第五节 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26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勤工俭学
分类号: G522.5
页数: 2
页码: 440-4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勤工俭学活动的发展历程。在1958年到1978年期间,勤工俭学活动得到普遍开展,师生参与生产劳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工俭学活动恢复正轨,1978年全区小学校办工厂生产项目有21项,年总产值9万元。勤工俭学活动有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并进行劳动观点和生产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校办工厂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达12万元,增加师生福利4万元。安平街小学用勤工俭学收入投资15万元自建10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座,1979年该校被授予山东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勤工俭学普及率达100%,纯收入53.5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5.6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3.16万元,用于师生集体福利5.69万元。1986年,区教委设校办工业公司,使校办工业有较大发展。1988年全区有校办工厂47个、服务网点6个。
关键词: 市中区 教育 教育行政 勤工俭学

内容

辖区勤工俭学活动1958年普遍开展,各校大办小工厂、小农场,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全区举办勤工俭学产品展览。后因师生参加大炼钢铁,秋收秋种,劳动过多,影响教学,勤工俭学活动逐步收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工俭学活动步入正轨。1978年全区小学校办工厂生产项目有标牌、防护手套等21项,年总产值9万元。勤工俭学活动有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并进行劳动观点和生产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校办工厂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12万元,增加师生福利4万元。安平街小学用勤工俭学收入投资15万元自建10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座。1979年该校被授予山东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同年12月市中区教育局、安平街小学分别被济南市授予勤工俭学红旗单位。1985年勤工俭学普及率达100%,纯收入53.5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5.6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3.16万元,用于师生集体福利5.69万元。1986年,区教委设校办工业公司,使校办工业有较大发展。1988年全区有校办工厂47个、服务网点6个,生产项目40个,用于改善办学条件38.57万元,区教委被评为济南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0年校办工厂达63个、商业网点7个,校办工业产值752万元,全年收益达337.54万元,比1989年增长18.63%(1989年收益为309.84万元),年收益过15万元的学校企业5个,10万元以上的学校企业13个,用于补充教育经费145万元,占全年收益的43%,改善了办学条件。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