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市中区志》 图书 |
唯一号: | 150120020220005264 |
颗粒名称: | 第五节 勤工俭学 |
分类号: | G522.5 |
页数: | 2 |
页码: | 440-441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中国勤工俭学活动的发展历程。在1958年到1978年期间,勤工俭学活动得到普遍开展,师生参与生产劳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工俭学活动恢复正轨,1978年全区小学校办工厂生产项目有21项,年总产值9万元。勤工俭学活动有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并进行劳动观点和生产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校办工厂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达12万元,增加师生福利4万元。安平街小学用勤工俭学收入投资15万元自建10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座,1979年该校被授予山东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勤工俭学普及率达100%,纯收入53.5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5.6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3.16万元,用于师生集体福利5.69万元。1986年,区教委设校办工业公司,使校办工业有较大发展。1988年全区有校办工厂47个、服务网点6个。 |
关键词: | 市中区 教育 教育行政 勤工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