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街街道办事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061
颗粒名称: 岔路街街道办事处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3
页码: 117-119
摘要: 岔路街街道办事处位于市中区西部,东起纬四路,西至小纬六路,北起经六路,南至经十路。办事处以辖区岔路街得名。有61个企事业单位和3所学校。交通便利,种花植树的绿化一条街,周边有济南第一机床厂东厂、济南木器一厂、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济南三中等。
关键词: 市中区 岔路街 办事处

内容

岔路街街道办事处位于市中区城区西部,东起纬四路与经七路、杆石桥街道办事处相接,西至小纬六路与槐荫区青年公园、振兴街街道办事处相连,北起经六路与大观园街道办事处相邻,南至经十路与四里村街道办事处接壤。面积0.38平方公里,办事处以辖区古老街道岔路街而得名,办公机关驻岔路街211号。
  辖区原为古历城县乡村田野(称六狼沟)。济南开辟商埠后,为商埠南缘。1929年济南设市,属商埠中部第六区。日伪时期(1937~1945年)属商埠中区。至济南解放前夕,仍沿袭旧制。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属济南特别市六区。1951年1月全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属济南市五区,1952年称五区第七大居民委员会。1954年4月改称五区第七街道办事处。1956年始称岔路街街道办事处。1959年12月划归槐荫区管辖,改称槐荫人民公社机床一厂分社,1960年6月重新划归市中区,1963年复称岔路街街道办事处。1966年改称红旗区卫东街道革命委员会。1977年复称岔路街街道办事处。有工作人员26人,下辖10个居民委员会,116个居民小组。1987年有居民4097户,人口11243人(男5699人,女5544人);1988年有居民4342户,人口11457人(男5765人,女5692人);1989年有4570户,人口11877人(男5955人,女5922人);1990年,人口12043人,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8.28%。
  辖区有街巷13条、里(胡同)39个,有2路电车,2、6路公共汽车通过,沿途设6个停车站,交通便利。经七路中段是商业繁华街,岔路街种花植树为绿化一条街。辖区多平房小院,是城建待开发地区之一。
  辖区驻有济南第一机床厂东厂、济南木器一厂、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济南三中等企事业单位61个。其中机关团体2个,中小学3处,医院门诊部3个,金融邮电2个,大型工厂4个,商店门市部46个。
  济南开埠后,岔路街以南划地6.67公顷作为墓地,后贫苦居民沿长清大道(经七路)以南建房栖居。太平庄、启明里一带兴办裕记、裕顺窑厂。1930年以后,一些商人在此购地建房。1931年,民生银行在黄家岗子购地1.33公顷,由赵洪林等6人组成六和堂代管出租土地,后居民陆续迁入,渐成街巷。在经七路小纬四路一带,1925年4月,由季海泉(上海土木建筑业者)、苏古农(安徽亳县资本家)、王盛三(山东周村资本家)3人集资修建游艺园。1932年改作进德会会址。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改为昭和公园,1944年改昭和园工厂,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名山东省机械工厂,即机床一厂东厂前身。
  解放后,辖区街道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1958~1978年先后上交街办较大厂、组14个。1987年有街办工厂4个,其中市中型钢厂生产的4种扁钢近百种型号,机械性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产品行销南京、杭州、西安、福州等16个省市。另有建筑队1个、商店8个、饮食店3个、服务单位1个、托儿所和卫生院各1处,有职工420人,年工业总产值50.54万元,利润18.59万元。1988年有工商企业21个,其中市中型钢厂、市中包装装璜厂、市中电器厂等县级企业7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253万元,工业利润111.37万元,商业营业额768.3万元,实现利润21.5万元,完成工商利润132.93万元。1990年工业总产值1299.4万元,利润74.82万元。街办商店8个,饮食店3个,建筑队1个,其他服务性单位3个,商业、服务业营业额117.5万元,利润24.9万元。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