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5003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9
页码: 49-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市中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情况。
关键词: 市中区 自然资源 济南市

内容

第一节 土地资源
  辖区1990年土地总面积为5826.27公顷。其中:耕地884.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2%;园地190.28公顷,占3.3%;林地597.45公顷,占10.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256.87公顷,占55.9%;交通用地140.04公顷,占2.4%;水域23.62公顷,占0.4%;未利用土地733.15公顷,占12.6%。
  耕地 辖区884.86公顷耕地中:水浇地292.0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3%;旱地425.84公顷,占48.1%;菜地166.95公顷,占18.9%。耕地主要分布在七贤镇和两个街道办事处。其中:七贤镇拥有831.65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4%;舜玉路街道办事处拥有28.73公顷,占3.2%;六里山街道办事处拥有24.48公顷,占2.8%。
  由于辖区地势的差别,土地的利用程度不尽相同,东边的太平庄四面环山,面积虽大,但未利用土地较多,垦殖率较低,仅占村土地面积的7.6%。西部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率高,因企事业单位集中,占地太多,垦殖率不高。辖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地区,靠山沿路。
  耕地质量分布:一级耕地430.01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9%,多分布在西南部地势平坦地区。西部地区基本上全是一级耕地,土层厚,土壤质地好,多为水浇地,是辖区质量最好的耕地,其中菜地166.95公顷。二级耕地255.05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以旱地为主,也有部分水浇地。三级耕地181.8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0%,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四级耕地17.98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集中在土屋、太平、九曲、杨庄四个村及舜玉路街道办事处。三、四级耕地都是梯田旱土,土层薄,肥力差,产量低。
  园地 辖区190.28公顷园地主要分布在文庄、七贤庄、井家沟村、土屋村、九曲村及舜玉路、六里山两个街道办事处的山坡丘陵地区。1980年以后,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园地数量陆续增加。
  林地 辖区597.45公顷林地中:用材林30.8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4%;防护林地543.8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1%;灌木林地0.5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1%;疏林地4.7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8%;未成林造林地1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5%;苗圃1.0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2%。全区有林地的5个街道办事处(镇)中,七贤镇林地面积最大,有396.15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6.3%;六里山街道办事处有29.3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9%;七里山街道办事处林地面积37.57公顷,占6.3%,玉函路街道办事处有46.33公顷,占7.8%;舜玉路街道办事处有88.0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4.7%。林地面积多分布在辖区山丘上,平原地带林地不多。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辖区城区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地区,城镇面积广,人口密集,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比例大,占辖区土地总面积的55.9%。15个街道办事处中,除六里山、舜玉路有少量耕地与其他用地外,其余13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是城镇用地。七贤镇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占全镇土地面积的41.9%,全镇25个行政村都有省、市、区或镇办企事业单位用地,随着城市建设的逐年发展,城区将不断扩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也将不断增加。
  交通用地 辖区交通用地140.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其中:铁路用地28.39公顷,占交通用地面积的20.3%;公路用地37.48公顷,占交通用地的26.8%;农村道路用地74.17公顷,占交通用地的52.9%。七贤镇交通用地面积达131.95公顷,占全区交通用地面积的94.2%。
  水域 辖区境内无较大河流,更无湖泊,仅有少量坑塘、沟渠。全区沟渠用地22.21公顷,占水域面积的94%;水工建筑物占地面积0.78公顷,占水域面积的3.3%;坑塘水面占地面积0.35公顷,占1.5%;苇地占地面积0.28公顷,占1.2%,水域面积主要分布在辖区西南部。
  未利用土地 辖区未利用土地733.15公顷。其中:山丘荒草地156.31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21.3%;平洼荒草地43.27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5.9%;裸岩石砾地429.27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58.6%;田坎65.55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8.2%;其它未利用土地44.17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6%。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七贤镇和六里山、舜玉路两个街道办事处。七贤镇有681.37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92.9%。太平、土屋、九曲、文庄等几个依山村庄,未利用土地面积都在66.67公顷以上。
  第二节 水资源
  水文地质条件 辖区主要含水层为石灰岩岩溶含水层,属古生界下奥陶统;其次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含水层。两个含水层的厚度、岩层产状及具体岩性详见本篇第一章。
  辖区石灰岩裂隙岩溶极为发育,为大气降水的入渗和地下水的运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大气降水沿岩溶裂隙下渗至下伏地层中的页岩、泥灰岩等不透水层,便沿岩层南向北运动。石灰岩岩溶含水层在山前地带隐伏于辉长岩体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下;辖区南部及以南的低山丘陵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由南向北流向市区,由于受辉长岩体的阻挡而不能继续向北运动,因地下水的静压力传逆,故在济南市区南部形成承压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泉群。
  地下水 辖区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承压地下水,流向一般由南向北或北西(因自来水公司西郊各水厂开采地下水量较大所致);地下水位标高为25~60米,年变幅5~24米。辖区内中南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单井涌水量为500~2000立方米/日,山前隐伏灰岩区(省体育中心至八一立交桥一线以北)为岩溶地下水的富集带,水位埋藏较浅,单井涌水量大于1万立方米/日,市自来水公司饮虎池水厂和普利门水厂均设在此带,这一地区既是岩溶地下水集中开休区,也是泉水排泄区。
  辖区第四系孔隙水分布于山间地带和山前冲、洪积层中,岩性、厚度不均,多小于40米,故富水性存在较大差异,单井涌水量每日小于500立方米。七贤镇一带地下水从南往北流动,平原地区流动水位一般在150米,静直水位6米,由于受城区过量采用的影响,城郊地下水位陆续下降。后魏华、红庙、井家沟一带,机井灌溉浅井需15米,若要维持长期抽水,需在25米以下打井。
  辖区岩溶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属碳酸氢钙型和碳酸氢钙镁型。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水温17.5℃,矿化度为0.3~0.4克/升,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160~250毫克/升,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分别小于15毫克/升和30毫克/升。
  辖区岩溶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是良好的重碳酸钙型、低矿化度饮用水。局部地带地下水因生产活动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七贤镇境内的魏华庄、井家沟、白马山车站一带地下水硬度已高达350~720毫克/升,矿化度达1.0克/升左右,有机污染物也偶检出,已不是好的饮用水。
  第三节 矿产资源
  石灰岩矿 据山东省地质局鲁中二队1957年在青龙山~刘长山一带勘查结果表明,水泥灰岩A+B+C级储量为1227万吨(大部分储量在区外刘长山)。70年代勘探后,查明白马山石材灰岩地质储量为500万立方米,米山坡石材灰岩地质含量为500万立方米。
  经预测圈标,辖区大型石材灰岩矿有2处,中型9处,小型12处,按水泥灰岩矿分,大型水泥灰岩矿床5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11处。E级石材灰岩总储量42981.44万立方米,保有E级石材灰岩总储量41129.24万吨;其中含有E级水泥灰岩总储量93394.38万吨,保有E级水泥灰岩总储量为88779.14万吨。
  其中,英雄山~七里山、青龙山、郎茂山、金鸡岭、橛子山为风景保护区;万灵山、簸箕山、凸螺山矿区为公共设施保护区,禁止开采。
  粘土矿 辖区粘土矿主要分布在南部山间洼地和山前坡麓与平原相接地带,分为砖瓦粘土矿和水泥粘土矿。砖瓦粘土在杨家庄、文庄、双龙庄一带以及西八里洼、土屋一带均有产出,剥去厚度0.2~0.5米的地表耕作层,即为砖瓦粘土,主要为浅红色、褐红色、黄褐色粘土及亚粘土,厚达4~10米。水泥粘土矿分布在井家沟、杨家庄、文庄及九曲庄以南山前地带。主要有三处:
  窟窿山北粘土矿:位于窟窿山西北段北侧,北邻机床一厂煤气站,西距井家沟石料二厂约300米。该粘土矿一般呈红色,局部夹少量黄色粘土。矿物成分复杂,以蒙脱石、水云母等为主。红色粘土粘度大,呈致密状结构,块状构造,塑性指数为14.4;黄色粘土的粘度较低,结构较松散,塑性指数10.55。均达到一级水泥粘土的质量指标。远景储量大于50万吨,达到小型矿床规模。
  文庄粘土矿:位于文庄以南龟山东侧。该处粘土矿呈酱红色、褐红色,结构致密,粘度较大,块状结构,达到一级水泥粘土质量指标。远景储量50万吨,规模为小型矿床。
  九曲粘土矿:位于九曲庄南、假山坡以北。粘土矿呈红~酱红色;矿块裂隙面上见黑色锰质或有机质,黑色物质呈树枝状、星点状,如同假化石;矿块晒干后呈鲜红色,结构较致密,粘度中等,块状构造,属二级水泥原料。该处粘土矿规模很小,其远景储量10万吨左右。
  辖区50年代开始进行矿业开发。主要有水泥及水泥制品业、建筑石材开采加工和砖瓦生产、烧制石灰等。1978年以后,镇办和村办集体矿山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到1990年,辖区矿山和矿产品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0家。(详见第七篇第二章第四节)。
  第四节 生物资源
  辖区南部七贤镇境内多为丘陵山坡,历年来树木花草生长茂盛,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资源 有药用、纤维、油脂、芳香油类、淀粉糖类、鞣质、土农药、饲料植物等8类。
  药用植物有75种。根类有大戟、天门冬、丹参、玄参、四叶参、白前、白薇、白头翁、芍药、委陵菜、柴胡等11种;根茎类有山药、山豆根、山百合、半夏、白茅根、芦根、香附、射干、薤白、石榴皮、冬瓜皮、合欢皮、远志(附小草)、牡丹皮、桑白皮等15种;全草类有大蓟(又名大青青菜)、马齿苋、小蓟(荠荠菜)、卷柏、青蒿、苦菜(败酱草)、苦地丁、金不换、蔼菜花、荆芥(附荆芥穗)、茵陈、香薷、益母草(附茺蔚子)、徐长卿、甜地丁、野百合、黄花蒿、紫花地丁、扁蓄、蒲公英、薄荷、瞿麦、藿香等23种;叶类有大青叶;花类有月季、玉米须、鸡冠花、玫瑰花、洋金花、夏枯草、野菊花、槐花等8种;果实种子类有大枣、无花果、丝瓜络、苍耳子、栝楼(附栝楼皮、仁,天花粉)、蛇床子、硬蒺藜、王不留行、车前子、牛蒡子、杏仁、牵牛子、桃仁、蓖麻子、酸枣仁等15种;茎藤类有桑寄生、臭梧桐等。
  纤维植物有6种:苎麻,可纺纱造纸;南蛇藤,茎皮含纤维素35%,可作纺织造纸原料;胡枝子,茎皮含纤维素23.3%,可造纸搓绳;葎草、羊胡子草、白羊草都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油脂类植物有7种:侧柏,柏木油可用于香品及药用配料;播娘蒿(麦蒿)种子含油44%,可食用或工业用;南蛇藤种子含油37%,提取后可作机械润滑油;苍耳子含油21.4%,提取后工业用;小檗、野大豆、蒺藜等都是重要的野生油类植物。
  芳香油类植物有野花椒、野薄荷、香薷、藿香、百里香、黄花蒿等6种。
  淀粉糟类植物有野薯蓣、葛藤等2种。
  鞣质植物有地榆、多花蔷薇、郁李、委陵菜、绣线菊、君迁子、丹参、赤松等8种,可作工业印染造纸原料。
  土农药野生植物有枫杨、臭椿、南蛇藤、苦参、猫儿眼、半夏、毛桃、百部、瞿麦等9种。
  野生饲料植物有麻栎、桑、蓖麻、胡枝子、尖叶铁扫帚、野苜蓿、野豌豆、羊草、虎尾草、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稗等13种。
  动物资源 有陆栖脊椎动物和陆栖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陆栖脊椎动物:两栖类有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青蛙)、金钱蛙等;爬行类有蜥蜴和蛇约10种;鸟类有留鸟(含麻雀、大山雀、喜鹊、灰喜鹊、秃鼻乌鸦、野鸽子、斑鸠、斑啄木鸟、老鹰、风头白灵)10种,夏候鸟(含金腰燕、家燕、白腰雨燕、大杜鹃、黄鹂、红尾伯劳、棕腹啄木鸟)8种,冬侯鸟(燕雀、寒鸦、灰鹤、大天鹅)4种,旅鸟(小天鹅、红点颜、大雁)3种;哺乳类有食虫目(含刺猥、麝鼹)2种,翼手目(含大菊头蝠、小菊头蝠、大足蝠、东方蝙蝠等)10多种,啮齿目(含花背全鼠、大仓鼠)2种,草兔,食肉目(含赤狐、獾、黄鼬、貉、狼)5种。
  陆栖无脊椎动物有:蚯蚓、蚂蟥、蜗牛、蜈蚣、蚰蜒(俗称草鞋虫)、蜘蛛、蝎子、各种天敌昆虫(主要有螳螂、寄生蝇、小茧蜂、姬蜂、小蜂、赤眼蜂、蜻蜓、瓢虫、草蛉、食虻等40余种)、土元(俗称土鳖)、蛴螬、蝉、蝼蛄(俗称地狗)。

知识出处

市中区志

《市中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志采用小编结构,平行分目。设篇、章、节、目,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概述”冠于志首,总括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志为主体。共设26篇105章249节。内容包括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城市建设、交通、邮电、街道办事处、镇、工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市中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