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乡镇村铁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6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乡镇村铁编业
分类号: F279.26
页数: 2
页码: 168-169
摘要: 商河县铁编业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经历了由个体户经营到企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在商河县,铁编业最初是由个体户经营的,使用手工编织各种小型制品,如筐子、筛子、笊篱、灯笼和牲畜笼嘴等。20世纪60年代,商河县开始逐渐设立铁编车间,工业化生产铁编制品。20世纪70年代,铁编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个公社都建立了铁编专业厂,同时实现了机械化和科学化生产。商河县生产出了约10万吨铁丝和1.5万吨镀锌丝,实现了1500万元的产值和180万元的利税,出口创汇额达到200万元。
关键词: 商河县 乡镇村铁编业 铁丝

内容

商河县的铁编业起源于龙桑寺、常庄、孙集、城关一带。建国前分散在各家各户经营,以铁丝为原料,用手工编织筐子、筛子、笊篱、灯笼、牲畜笼嘴等较小的制品。除县内销售外,还销往外地。建国后,铁编艺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以生产大队或小队为单位进行编织,但生产规模仍然较小。1965年以后各公社的工厂普遍设有铁编车间。龙桑寺、常庄、孙集、殷巷、城关、牛铺、郑路、钱铺、燕家等公社均建立了铁编专业厂,年总产值达到2474万元。70年代铁编业空前发展,遍及全县每个公社,在城东一带形成了“村村编铁网,户户机杼声”的局面。同时不断革新技术,逐步地实现了机械化和科学化,产品不断增加和更新,成为乡镇企业中的骨干。产品有:镀锌丝、方眼网、菱形网、六角网、拧花网、电焊网、铁丝布、铜丝布、镍丝布、网围栏及手工制品铁笼子、铁筛子等共计20余种。其中铁丝网布占首位,花样繁多,各具特色。手工拧花网联接简洁,精致美观;拨花网经纬分明,交织牢固,抗震性强;机制方眼网配丝合理,经纬匀称,网面平整洁净;电焊网经纬牢固,耐腐蚀,钢性强;有色金属网布——铜丝布、镍丝布细腻美观,坚韧耐用。1977年后,年产2000吨,产值600万元,占整个乡镇工业产值的50%以上。1982年研制成功的电焊网,将铁编工艺和焊接技术融为一体,结合运用镀锌淬火等工艺处理,获省新产品试制一等奖和国家经委颁发的“金龙奖”,倍爱国内外用户青睐。1986年全县乡镇村铁编企业共生产:电焊网4000匹、方眼网162000匹、六角网35600匹、菱形网1840匹、铁丝布14891匹,生产镀锌铁丝1500吨、铁丝制品445吨,完成出口创汇额185万元,年产值达1060万元,实现利税151万元。1990年底全县有338家乡镇村铁编企业,其中有10家是乡镇铁编厂,其余328家企业分3种类型经营,即:村办集体企业,户联办企业,个体企业。全年生产铁丝布139485匹,镀锌丝3973吨,丝制品2183吨,年产值1500万元,实现利税180万元,完成出口创汇额200万元。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商河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实事求是地记述商河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水利、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经济管理、财税金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