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树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458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树种
分类号:
S725.1
页数:
4
页码:
138-14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商河县树种资源较丰富,分别有杨树、柳树、榆树、刺槐等。
关键词:
商河县
林业
树种
内容
商河县树种资源较丰富。1949年以前,有30余种。建国后,从外地引进了许多优良树种,至1985年全县共有各类树种75种,分属33科、41属,较解放前增加45种。1990年全县各类树种又发展到175种,分属39科、61属,较1985年增加100种。主要树种有:
杨树 为杨柳科杨属,落叶阔叶乔木。在县内栽培的共有数十种。1975年全县有杨树面积2933.33公顷、480万株,“四旁”杨树200万株;1985年杨树片林面积542.2公顷,“四旁”杨树19万株,杨树总蓄积量13.5万立方米;1990年全县有成片杨树林面积1842.8公顷,农田林网杨树152.46万株,村镇四旁散生杨树53.06万株,总蓄积量15.2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的41.4%。毛白杨,为商河县的优良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1949年前,多在沙滩、村落零星栽植。1949年后,毛白杨造林有所增加,主要用于道路、村庄及庭院绿化,但后来逐渐被各种杂交杨所取代。80年代后,毛白杨作为优良乡土树种,被广泛用于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建设及村庄绿化,重现优势,以山东毛白杨为主,河北毛白杨次之。1970年从泰安林校引进5万株小美杨类杂交杨和八里庄杨,经过国营商河林场育苗试种后,1973~1975年广泛用于农田林网、村庄绿化,小美杨类杂交杨因生长不良,1984年后逐渐被毛白杨代替。欧美杨类,是欧洲黑杨与美洲黑杨杂交后各无性系的总称。其中加杨引入商河最早,已有70年的栽培历史。建国初期至60年代是道路、村庄绿化的主要树种,后来由于管理不善,病虫害严重,70年代很少种植。而健杨、意大利214杨、意大利69杨、意大利72杨、沙兰杨、科伦158等欧美杨被大量引入,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农田林网及村庄绿化。尤以岳桥、孙集、郑路、龙桑寺等乡镇和国营林场栽植最多,仅林场就营造速生丰产林80余公顷。
柳树 为杨柳科柳属,落叶阔叶乔木。柳树树种主要有旱柳和垂柳,以旱柳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旱柳为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它具有根系强大、固土力强、耐涝耐旱、繁殖容易、生长迅速等特点,1949年前多在“四旁”散植。建国后发展迅速,70年代被广泛用于农田林网建设;80年代后在林网、片林中与其它树种混交种植。垂柳在1949年以前少见,建国后,特别是60年代后广泛用于城乡机关、学校及坑塘边绿化。1975年全县共有柳树1533.33公顷,232万株。但后来由于管理不善,干形不好,生长不良,70年代后期种植较少,1985年全县有柳树800公顷,其中用材林69.87公顷、防护林463.2公顷,计100余万株,多种植在低洼地、碱地上。1990年全县有柳树212.7公顷,农田林网柳树26.81万株,村镇四旁散生柳树41.81万株,柳树蓄积4.99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的13.6%。另外,还有旱柳的变种——龙爪柳、旱快柳及钻天柳。龙爪柳枝条弯曲,树型美观,多在庭院栽培观赏,数量不多。钻天柳、旱快柳干性好,生长快。钻天柳是1972年从乳山引进,旱快柳是1980年从天津引进,可用于营建农田防护林,1990年仅玉皇庙镇就种植旱快柳8万余株。
榆树 为榆科榆属,落叶乔木。适应性强,寿命长,叶可食,材质坚韧,花纹美丽,可用来制做家俱,又是民间盖房的上等檩梁材料。是优良乡土树种,在全县农田林网、防护林、用材林及村镇四旁中广泛分布。1975年全县有榆树418万株。80年代后因天气干旱,榆兰金花虫发生量大,防治困难,很少有人育苗种植,1985年仅有榆树片林273.87公顷,疏林地42.8公顷,村镇四旁榆树132.8万株,蓄积量5.2万立方米。1990年全县共有榆树林197.9公顷,农田林网榆树25.16万株,村镇四旁散生榆树74.07万株,蓄积量4.3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的11.7%。
刺槐 原产于北美洲,1913年(民国2年)引进,旧称“琹”、“阿戛琹”、“琹树”、“洋槐”,解放后改称刺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阔叶乔木。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及轻度盐碱,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坚硬,冠大荫浓,花多芬芳,既是很好的蜜源树种,又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用材林的良好树种,解放前多用于县城及村镇四旁绿化。解放后刺槐造林发展最快。1975年全县有1600公顷;1985年有片林等1266.67公顷,村镇四旁刺槐44.64万株,蓄积量为6.79万立方米。1990年全县共有刺槐林1600公顷,村镇四旁散生刺槐54.71万株,蓄积量为11.85万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的32.3%。
泡桐 俗称桐树,属玄参科泡桐属,落叶阔叶乔木。冠大荫浓,花美芬芳,抗污染能力强,生长迅速,耐干旱,根深胁地小,是全县农林间作、村镇四旁绿化美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有兰考桐、毛泡桐两种。始种于50年代,70年代有较大发展,1975年全县有泡桐64.53公顷;1985年全县有泡桐4.67公顷,农桐间作840公顷,村镇四旁泡桐1.18万株,总蓄积量为3071立方米;1990年全县泡桐间作面积42公顷,农桐间作0.37万株,村镇四旁桐树达2.12万株,泡桐总蓄积量1599立方米,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的0.43%。
国槐 俗称家槐、槐树,为豆科槐属,落叶阔叶乔木。寿命长,冠大荫浓,材质好,花纹美,是县内的乡土树种,1945年前即被广泛种植,以街道、庭院、宅旁栽培最多。另外,商河县尚有龙爪槐,是国槐之变型,其枝条拱弯下垂,树冠呈伞形,树型美观,1984年后多在机关、工厂、学校院内栽植,供观赏,数量不多。
香椿 为楝科香椿属,落叶阔叶乔木。其嫩叶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家庭上等小菜。解放前,多零星散植,尤以沿沙河两岸的田间、村宅旁、院内栽植较多。解放后,由于政府提倡,香椿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遍布全县城乡。1972年仅怀仁镇的古城、付家庙两个村就植成片香椿树4.67公顷;1984年玉皇庙镇东甄管区香粮间作13.33公顷;1990年底全县共有香椿树30余万株,年产椿芽100万公斤,产值80万元。
臭椿 为苦木科臭椿属,落叶阔叶乔木。耐干旱瘠薄,生长快,抗烟污能力强,是商河县的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解放前后,农村有利用臭椿放养樗蚕者,但为数不多;臭椿木质好、花纹美,商河人民有利用其做大柜等家具的传统;1990年全县零星臭椿树3万余株。
苦楝 为楝科楝属,落叶阔叶乔木。适应性强,材质好,生长快,1958年引进,是城乡较好的绿化树种,县直机关、学校、工厂栽植较多,1990年底全县有苦楝树2381株。
悬铃木 俗称法桐,为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阔叶乔木。1963年引入县林场育苗,翌年栽植,因抗寒力差,种植较少,多散生于县直机关院内及街道两旁,1990年全县共有悬铃木2105株。
绒毛白蜡 为木樨科梣属,1962年自天津引进,耐水湿,抗盐碱能力强,生长快,木材花纹美,是较好的民用家具材料,80年代中期后有较大发展,以农田林网、街道、庭院栽植数量最多,至1990年底全县有绒毛白蜡1.34万株。
侧柏 古称椈树,今称松树,为柏科侧柏属,常绿针叶乔木。是商河县的乡土树种,解放前仅限于寺庙墓地种植,今用于绿篱等庭院绿化。侧柏的栽培变种——千头柏、黄金柏(别名撒金柏),均为庭院观赏的风景树。
龙柏 为柏科扁柏属,庭院观赏树种,近几年城乡机关、学校栽培数量逐渐增加。
紫穗槐 俗称棉槐,为豆科紫穗槐属。全县广泛分布。50年代种植较少,以沟、渠、路、河堤岸坡种植较多。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发展迅速,被用作农田林网中乔灌混交林的下层灌木树种。农民多取其枝条编筐,取其叶做饲料或沤制绿肥等。1990年全县有紫穗槐340万墩:
杞柳 俗称簸箕柳,杨柳科柳属。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固沙、固土能力强,多植于河沟岸边、渠道旁及低洼地。杞柳枝条细长、柔软、洁白,为上等编条,主要用以制作筐、篮、包、帽等柳编工艺品,1990年全县有30万墩。
白蜡条 木樨科椈属。耐水湿,耐盐碱,耐干旱瘠薄,根系强大,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其枝条又是上等编织材料。白蜡条不平茬可长成小乔木,其木质坚韧,抗弯性好,可用来做杈、农具把柄等。1972年由夏津县引入,分布于沙河两岸,1990年底有5万余墩。
银杏 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为稀有珍贵树种,其果经济价值较高,是庭院街道绿化、美化比较理想的树种之一,县林场1963年引种2株,现生长良好。
水杉 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稀有古老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县国营林场1973年由南京引种6株,现生长良好。
杜仲 杜仲科杜仲属。其叶、果皮均含杜仲胶,可制绝缘材料,树皮可入药,木材质优,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商河县苗圃、郑路镇窑厂等处有少量引种栽培。
龙桑 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是商河县的原生树种,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树型美观、枝条弯曲如龙等特点,故名龙桑。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县城东北15公里龙桑寺中尚存龙桑一株,今龙桑寺镇政府院内分别有20年、4年龙桑各一株。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实事求是地记述商河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水利、农业、林业、工业商业、经济管理、财税金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商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