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会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6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工会委员会
分类号: D412.852
页数: 4
页码: 323-3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槐荫区工会委员会的群众团体发展情况。
关键词: 槐荫区 群众团体 工会 委员会

内容

组织沿革 1951年9月设立济南市总工会第六区办事处,为市总工会派出机构,全区有基层工会委员会5个,共有会员330人。1953年11月改为济南市工会联合会第六区办事处,全区有基层工会委员会15个,共有会员3075人。1955年9月改称济南市工会联合会槐荫区办事处。1960年改称济南市总工会槐荫区办事处,全区有基层工会委员会98个,共有会员2.19万人。1967~1969年,组织陷入瘫痪。1970年2月召开东风区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东风区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1971年9月,区工代会委员会、共青团东风区委员会、区妇女联合会合并成立东风区革命委员会群众工作组。1973年4月召开东风区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东风区第二届工会委员会。是年7月改称槐荫区工会委员会,全区有基层工会委员会33个,共有会员7385人。1979年6月,撤销区工会委员会,建立济南市总工会槐荫区办事处。1989年12月召开济南市槐荫区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撤销济南市总工会槐荫区办事处,成立槐荫区总工会委员会。全区有基层工会委员会103个,共有会员15205人,专职干部34人,兼职干部2924人。
  主要活动 1951年,在私营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检查贯彻执行《工会法》情况;建立劳资协商委员会,订立劳资合同;修订爱国公约,开展抗美援朝捐献运动。1952~1953年,发动职工检举揭发资本家不法行为,全区共举报资本家偷漏税款5000多万元(旧人民币),清除打进工人队伍中的资产阶级“坐探”分子35名;继续开展抗美援朝捐献活动,全区共捐款1.3亿余元(旧人民币);在中苏友好月活动中,以苏联人民为榜样,向职工进行前途教育,全区共建立中苏友好协会19个,有会员2675名;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动员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努力完成国家计划,1952年2月首次评出路怀长(植物油厂)、吴俊杰(商业)、王福堂(商业)、张淑珍(教育)等4名市级劳动模范。1954~1955年,组织会员学习宪法和粮食统购统销、棉布计划供应政策;以织布业15个联营社为重点,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救济会员583人、57.27万元(旧人民币)。1957年,协助政府在公私合营企业中进行工资改革;发动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活动,355人提出发明、技术改进建议401条,实施228条,创价值1.72万元。1958年在6个200人以上的企业中首批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发动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59年掀起扫盲运动,11个单位建立职工教育委员会,74个工厂办起职工学校,全年共扫除文盲6997人。1963~1966年掀起工业学大庆高潮,开展增产节约、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1972年组织388个班组、6345名工人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涌现出先进集体46个,先进生产者668名。1977年开展争创“大庆式企业”活动,涌现出先进单位25个,先进生产者223名。1983年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38个基层工会成立读书小组473个,参加读书的职工达5000余人。1984~1985年开展整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职工之家、争当职工之友和兴办“五小”事业活动,全区42个基层工会通过验收,评出优秀“职工之家”8个、优秀“职工之友”39名,兴办小食堂23个、小浴室26个、小更衣室29个、小托儿所11个、小厕所11个。1986~1988年先后进行女工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工作大检查,举办161名企业干部和工会主席参加的学习班,组织4284名职工开展学习《企业法》、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1989年召开全区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总工会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开展以“优质、高产、低耗、安全”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双学”(学雷锋、学铁人)、“五爱”(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军队、爱企业)活动,涌现出优秀班组181个,先进个人1437人,积极分子1052人。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工会委员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槐荫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