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商业 饮食服务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槐荫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59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商业 饮食服务业
分类号:
F726.91
页数:
5
页码:
176-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槐荫区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槐荫区
商业经济
饮食
服务业
内容
百货业 1954年,辖区有私营百货业98户,著名商号有天增祥布店、三盛永百货店、三益合百货店、裕大百货店、三仙成眼镜店等。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成立百货区店、贸易区店,统辖全区国营、公私合营、合作店百货业务。1957年有网点24处,从业人员257人,其中国(合)营网点18处,从业人员213人;合作店6处,从业人员44人。另有个体商贩120户。此后,网点、人员几经变化。1960年建成西市商场,辖大楼、纬八路、五金交电3个网点,经营百货等业务。1963年初,西市商场所属百货网点划归百货区店。1964年8月,撤销百货区店,成立百货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合作网点7处,从业人员120人,全年营业额116万元,实现利润2.44万元。1976年,百货合作管理处改为百货管理处。1981年,撤销百货管理处,成立百货公司。年末,全区有网点12处,从业人员240人,全年营业额659万元,实现利润29万元。此后,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建立百货网点。1987年,济南市百货公司所属西市商场、辛西路两个核算店共15个百货网点(国营11个,集体4个)交区管理。同年,区土产公司并入区百货公司。1989年,区百货公司、西市商场共有百货网点15处(国营4处,集体11处),职工794人,全年营业额3443万元,实现利润52.1万元。其中区百货公司有网点11处,职工175人,全年营业额1215万元,实现利润23.8万元。
土产业 解放初,经一路纬七路至纬八路为陶瓷集中地,纬十一路为藤竹绳经等集中地。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设立行业中心店,管理下属网点。1957年有网点19处,从业人员236人。其中国(合)营网点12处,从业人员111人;合作网点7处,从业人员125人。另有个体430户。1958年成立土产、废品区店,统辖全区国(合)营、合作土产、废品业务,下设网点13处,从业人员124人。此后,网点、人员几经变化。1963年有网点25处,从业人员559人。其中国(合)营网点5处,从业118人;合作网点20处,从业人员441人。另有个体户202户。1965年4月,撤销土产、废品区店,成立土产、废品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下设14个门市部,有职工435人,经营土产杂品销售、废品收购、委托代卖、黑白铁加工等,有资金26.19万元(流动资金19.83万元,固定资金6.36万元)。1966年10月,4处加工厂交区工业局,委托商店、陶瓷门市部交百货合作管理处。1970年7月,利废合作加工厂(由3处商店合并成立)交物资回收公司。1975年,土产废品合作管理处有职工52人,全年营业额33.9万元,实现利润2.1万元。1976年,土产废品合作管理处改为土产、废品管理处。1981年,撤销土产、废品管理处,成立土产废品公司,部分店兼营百货、五金交电等。是年有网点5处,职工78人,全年营业额118万元,实现利润8万元。此后,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兴办土产网点。1986年,土产公司下设网点6处,有职工70人,全年营业额124万元,实现利润8万元。1987年并入区百货公司。
烟酒糖茶业 1954年,辖区私营烟酒糖茶业有62户,其中食物19户,山果7户,烟酒22户,茶叶14户。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设立行业中心店,管理下属网点。1957年,全区有网点56处,从业人员321人。其中国(合)营网点25处,职工255人;合作网点31处,职工66人。另有个体613户。1958年成立烟酒糖茶区店,辖烟酒糕点、茶叶、果品3个行业,有国(合)营、合作网点26处,职工238人。此后,网点几经撤并。1963年有网点21处,职工171人。其中国(合)营网点10处,职工87人;合作网点11处,职工84人。另有个体149户。1965年4月,撤销烟酒糖茶区店,成立糖业烟酒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合作网点9处,职工89名,全年营业额64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另有合作小组12个、86户。1976年,糖业烟酒合作管理处改为糖业烟酒管理处。1981年,撤销糖业烟酒管理处,成立糖业烟酒公司,辖集体网点10处,职工134人,全年营业额342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兴建烟酒糖茶网点。1987年,济南市烟酒糖茶站槐荫食物公司6处国营网点交区管理。1989年,区糖业烟酒公司、食物公司共有网点14处(国营6处,集体8处),职工244人,全年营业额3335万元,实现利润76.7万元。其中糖业烟酒公司有网点8处,职工144人,全年营业额2317万元,实现利润64.6万元。其营业额、利润分别为1981年的6.77倍和4.04倍。
饮食业 解放初,辖区有庆泉、会宾楼、三乐居、泰丰园、福盛永、民众等较大私营饭店7户。1953年有饮食业户999户,其中面食坐商110户,饭馆122户,面食、饭食摊商767户。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年3月设立饮食区店,辖合营店12处,合作店11处。1958年,撤销饮食区店,成立饮食、服务区店。1963年有饮食网点24处,从业人员730人。其中国(合)营网点7处,从业人员154人;合作网点17处,从业人员306人。另有小商贩270户。1964年,饮食业、服务业分开管理,复设饮食区店,辖网点23处,其中国营网点7处,从业人员173人;合作网点16处,从业人员321人。1965年1月,撤销饮食区店,成立饮食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合作店16处,职工312人,全年营业额97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1974年,街道兴办饮食代营店。1976年3月,驻区12处国营网点交区管理。同年,撤销饮食合作管理处,复设饮食区店,下辖网点25处,职工566人。其中集体网点13处,职工314人,全年营业额450.3万元,实现利润31.6万元。另代管工厂、街(居)代营饭店42处。1981年,撤销饮食区店,成立区饮食公司,下辖网点31处,全年营业额390万元,实现利润14万元。其中国营网点全年营业额204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饮食网点迅速发展,一批风味小吃相继恢复。1985年有系统、单位网点93处,个体网点24处。1989年,全区饮食网点达560处。其中区饮食公司有网点31处(含国营11处),职工384人,全年营业额807万元,实现利润31.4万元。另有个体网点529处。
服务业 解放初,辖区有服务业大户18家,其中理发7户、货栈3户、旅栈4户、浴池1户、席箔1户、照像2户。1952年,全区有大小货栈60余家。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服务业归福利区店管辖,下设行业中心店,管理基层网点。1958年,饮食业、服务业实行统一管理,成立饮食服务区店。1963年有合营、合作服务网点20处。同年10月,饮食业、服务业实行分开管理,成立服务区店。1965年1月,撤销服务区店,成立服务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网点44处(理发21处、旅店13处、洗染店4处、理发合作组6处),职工251人,全年营业额24.3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1976年10月,服务合作管理处改为服务管理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1981年,撤销服务管理处,成立服务公司,有网点27处,职工334人,全年营业额112万元,实现利润14万元。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相继兴办服务网点。1985年,服务公司辖网点30处,职工296人,全年营业额275万元,实现利润17.3万元。此后,公司所属理发网点逐渐减少,洗染业淘汰。1989年,服务公司辖网点25处,职工250人,全年营业额738.1万元,实现利润25.5万元。另有个体服务网点133户。
副食品业 解放初,辖区有德馨斋、宝泉居、汇泉斋、中和兴、东元兴、三盛公、泰和元、凌云志、大华等较大酱园9家,其中德馨斋为本市五大酱园之一。1954年3月10日,区摊贩联合会下属6个青菜摊贩分会,共10个组、124人。1956年成立酱菜区店。1957年,全区有网点25处,其中国(合)营网点22处,职工241人;合作网点3处,职工113人。另有个体516户。主营蔬菜12种,酱腌菜、调味品18种,兼营烟酒等20种。1958年后,合作店、合作组减少。1961年下半年恢复合作店,网点逐步增加。1962年,全区有网点39处,从业人员215人。其中国营10处,从业人员40人;合作店23处,从业人员127人;合作小组6处,从业人员48人。另有个体37户,从业人员58人。1964年第一季度,全区网点达45处,职工535人。其中国营24处,职工356人,全年营业额113万元;合作21处,职工179人,全年营业额28.6万元。1965年4月,撤销蔬菜、食品区店,成立区副食品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归口管理。是年有网点23处,职工309名,全年营业额111.82万元,实现利润5.39万元。70年代初,街道兴办副食代销店。1976年,区副食品合作管理处改为区副食品管理处,辖网点15处,有职工152人,主营蔬菜16种,酱腌菜、调味品17种,兼营生熟肉、糕点、水产品、烟酒等,全年营业额9.61万元。1981年,区副食品管理处改为区副食品公司。80年代,系统、单位、个体经营蔬菜、副食业户增多,部分百货商店兼营副食、调料等。区副食品公司主营酱腌菜、调味品、粮薯制品、水产品、蔬菜、肉食、糕点、烟酒糖茶等330余种。1989年,副食品公司辖网点19处,职工163人,全年销售额604万元,实现利润19.9万元。其销售额、利润分别为1976年的3.04倍和2.07倍。
知识出处
《槐荫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1989至1904年槐荫区地理、经济、城市建设、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经济综合管理、综合政务、卫生、社会生活、组织机构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槐荫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