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戏剧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39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戏剧曲艺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页码: 656-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戏剧京剧、吕剧、豫剧等剧种在历城均有流传戏剧曲艺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文学艺术 戏剧曲艺

内容

戏剧京剧、吕剧、豫剧等剧种在历城均有流传,业余爱好者颇多。20世纪80年代,受影视业发展及群众文化消费观念变化等因素影响,剧团演出市场日趋萎缩。1988年,区文化馆封玉斗创作的戏剧小品《二百五》获“南开杯”全国戏曲小品大赛创作奖和山东省戏剧小品电视大奖赛一等奖。1992年,封玉斗创作的小品《豆腐脑,热的》获华东六省一市话剧小品大赛二等奖。1996年,区文化馆郭晓燕在全国第三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中获“中国京剧十大名票”称号。2000年,封玉斗创作的小品《卖报的小哥哥》,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首届“蒲公英”奖暨全国新苗奖第四届少儿京剧邀请赛中获创作金奖和表演银奖。同年,郭元金创作的戏曲剧本《姑嫂情》获全国首届戏剧文学学会奖创新奖。2001年,由封玉斗创作、于洪新导演的古装小品《垒庙墙》在华东六省一市话剧小品大赛中获二等奖,在第十一届群星奖山东赛区选拔中获二等奖。2003年,在山东省首届吕剧戏迷大赛中,康玉茂获金奖,吕淑洁获蓓蕾金奖,另有4人获1银奖、3铜奖。2007年,华山镇庄户剧团的吕剧《娶婆婆》在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中获银奖;在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年度评比中,于洪新、李宗斌创作的小品《一根花椒木》获一等奖,刘炎玲的小品《淘月楼轶事》获三等奖。
  曲艺在历城流传的曲艺形式有山东快书、快板书、评书、山东琴书、木板大鼓等,其中最活跃的是山东快书和快板书。1999年,在山东省“天坤杯”快书邀请赛上,李文山创作、孙家振表演的《娘改嫁》获一等奖,戚爱民表演的《历城新貌》和苏兴表演的《张大娘借锅》获二等奖。2007年,西营镇选送的快板书《多的多》在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中获优秀奖;于洪新、李宗斌创作的山东快书《山村夜曲》获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年度评比三等奖;木板大鼓传承人王伯起在历城区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演出中演唱《辛弃疾智闯金营》受到好评。1986—2007年,历城区共有20余件曲艺作品获得省市奖项。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