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编 政协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3205
颗粒名称: 第二十编 政协地方组织
分类号: K292.23
页数: 16
页码: 479-4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1986年至200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共历经7届。
关键词: 历城区 政协 地方组织

内容

1986—200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共历经7届。区政协常务委员会由区政协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每届任期,1993年前为3年,1993年起为5年。历城区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会议形式和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等方式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共立案委员提案2838件,开展调研视察活动350余次。1994—2007年,先后向区委提出12件建议案,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第一章组织设置
  第一节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是全国政协的地方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城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区政协由来自全区各界、各个领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协委员组成,以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职责。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关规定,每届区政协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经上届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协商确定。产生具体步骤一般为:(一)酝酿准备。在中共历城区委领导下,区委组织部、统战部会同政协党组做好换届调研工作,并建立相应协调机制。(二)制定方案。区委组织部、统战部会同政协党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政协章程规定,结合历城实际,研究提出政协换届委员人事安排工作方案,报区委审定。(三)推荐人选。根据区委确定的方案,各推荐单位经充分酝酿,提出拟推荐人选,并进行严格考察。(四)民主协商。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就推荐名单听取政协党组意见,并与各单位沟通协商后,综合考虑民族、地域、界别、年龄、性别及历史等情况,分别提出党内、党外初步人选名单,由区委统战部汇总。区委统战部受区委委托,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等参加的民主协商会,就初步人选名单进行协商,并进一步征求区委组织部、政协党组意见,形成委员人选建议名单草案,报区委审定。(五)审议通过。将委员建议名单提交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经全体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予以通过。通过的委员名单组成下届区政协委员会。(六)公布。经区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委员,由区政协办公室分别通知推荐单位和本人,向委员发委员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政协委员增补程序参照政协换届时委员产生程序。
  1993年前区政协委员每届任期为3年,1993年起每届任期为5年。政协委员(不含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的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任期不超过两届,党外人士和党内专家、学者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届,个别代表性强、表现突出、确实需要安排的委员可适当放宽任期期限。委员按照政协章程和区政协有关制度规定参加活动,区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听取并审议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通过小组讨论、书写提案、大会发言和列席区人代会等进行全面协商;闭会期间,通过参加常委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座谈会以及调研、视察、民主评议等活动方式履职。
  为充分体现政协工作的特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非中共人士在政协委员中占较大比例,一般不少于60%,其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代表面广;保证妇女委员、少数民族委员在政协委员中占一定比例。一些综合素质好、代表性强、符合条件的一线产业工人、工会干部和农民,也适当安排为政协委员。
  为能让更多的、各方面代表人士参加政协工作,坚持不交叉任职原则。除工作需要外,区政协委员人选原则上与中共区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不交叉安排,与区人大代表不交叉安排。上、下级政协委员尽量减少交叉安排。
  1986—2007年,历城区政协委员人数及构成情况:
  第一届县政协(1984.4—1987.5)共有委员124名。其中,中国共产党7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名,中国农工民主党1名,九三学社1名,无党派爱国人士2名,共青团4名,总工会3名,妇联5名,文化界1名,科学技术界11名,农民18名,教育界10名,体育界2名,新闻广播界1名,医药卫生界4名,少数民族4名,侨联小组3名,宗教界2名,特邀界25名,1985年3月增补委员7名,1986年3月增补委员12名;妇女委员13名,占委员总数的10.5%。
  第二届区政协(1987.5—1990.3)共有委员236名。其中,中国共产党9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名,中国民主同盟1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名,中国民主促进会1名,中国农工民主党1名,九三学社3名,共青团6名,总工会5名,妇联7名,文化艺术界9名,科学技术界15名,农民49名,教育界17名,体育界6名,新闻广播界1名,医药卫生界13名,少数民族2名,归侨、侨眷界3名,宗教界5名,特邀界78名,1987年9月增补委员2名,1988年3月增补委员1名;妇女委员36名,占委员总数的15.3%。
  第三届区政协(1990.3—1993.1)共有委员208名。其中,中国共产党7名,中国民主建国会1名,中国民主促进会2名,中国农工民主党2名,九三学社2名,无党派爱国人士3名,共青团6名,总工会6名,妇联6名,工商联2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3名,科学技术界21名,农林界43名,教育界1 5名,体育界2名,新闻广播界1名,医药卫生界9名,少数民族4名,侨联3名,宗教界3名,特邀界53名,1990年12月增补委员1名,1991年6月增补委员11名;妇女委员26名,占委员总数的12.5%。
  第四届区政协(1993.1—1998.1)共有委员222名。其中,中国共产党9名,中国民主建国会2名,中国民主促进会1名,中国农工民主党2名,九三学社2名,无党派爱国人士2名,共青团6名,总工会6名,妇联6名,工商联3名,科学技术协会3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2名,科学技术界15名,经济界3名,农林界44名,教育界14名,体育界2名,新闻出版界1名,医药卫生界9名,少数民族4名,侨联2名,宗教界3名,特邀界56名,1993年3月增补委员1名,1995年1月增补委员4名,1996年2月增补委员7名,1997年1月增补委员11名;妇女委员25名,占委员总数的11.3%。
  第五届区政协(1998.1—2003.1)共有委员288名。其中,中国共产党17名,中国民主同盟3名,中国民主建国会3名,中国民主促进会3名,中国农工民主党3名,九三学社3名,无党派爱国人士4名,共青团5名,总工会6名,妇联6名,工商联5名,科学技术协会3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6名,科学技术界10名,经济界10名,农业界51名,教育界9名,体育界3名,新闻出版界2名,医药卫生界7名,少数民族7名,归侨、侨眷界5名,宗教界2名,特邀界43名,1999年1月离任委员25名,2月增补委员36名,12月因济南市区划调整,驻桑梓店镇、靳家乡、大桥镇的14名委员归属天桥区政协,驻党家庄镇、十六里河镇的13名委员归属市中区政协,2000年1月增补委员4名,2001年1月增补委员18名,离任委员3名,撤销委员资格1名,同年4月增补委员12名;妇女委员34名,占委员总数的11.8%。
  第六届区政协(2003.1—2007.12)共有委员235名。其中,中国共产党14名,中国民主同盟3名,中国民主建国会4名,中国民主促进会3名,中国农工民主党4名,九三学社3名,中国致公党3名,无党派爱国人士5名,共青团5名,总工会6名,妇联4名,工商联8名,科学技术协会3名,台联3名,文化艺术界5名,科学技术界8名,经济界9名,农业界50名,教育界9名,体育界3名,新闻出版界3名,医药卫生界8名,少数民族界3名,归侨、侨眷界2名,宗教界3名,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2名,特邀界38名,2003年12月增补委员14名,2004年12月增补委员7名,撤销委员资格1名,2005年12月撤销委员资格1名,2007年1月增补委员3名;妇女委员42名,非中共人士134名,分别占委员总数的17.9%、57.0%。
  第七届区政协第一次会议(2007.12)共有委员255名。其中,中国共产党15名,中国民主同盟3名,中国民主建国会4名,中国民主促进会4名,中国农工民主党5名,九三学社3名,中国致公党3名,无党派爱国人士5名,共青团5名,总工会6名,妇联5名,工商联19名,科学技术协会4名,台联2名,文化艺术界5名,科学技术界10名,经济界25名,农业界44名,教育界11名,体育界2名,新闻出版界4名,医药卫生界13名,少数民族界3名,归侨、侨眷界2名,宗教界5名,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3名,特邀界45名;妇女委员66名,非中共人士153名,分别占委员总数的25.9%、60%。
  第二节政协常务委员会
  历城区政协设立常务委员会,其职权是:执行上级政协和区政协全委会的决议,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协商决定下届区政协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委员人选和界别设置以及本届区政协增加或者变更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及人选;召集并主持区政协全体会议;在区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审议提交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建议案;决定区政协工作机构设置和变动并任免其领导成员;指导本区各街道、乡镇政协工作机构的工作等。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区政协常委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主席主持常委会的工作,副主席、秘书长协助主席工作。1993年前常委会每届任期3年,1993年后每届任期5年。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般占委员总数的15%左右,最高不超过20%。其中,中共党员常委不超过35%,非中共人士常委不少于65%;非中共人士副主席不少于50%。
  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经协商提名,在区政协全体会议上由政协委员选举产生。其产生具体步骤一般是:在区政协委员产生的基础上,中共历城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充分酝酿协商,征求政协党组意见后,提出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草案),报区委常委会研究审定。选举工作,由新一届区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主席团主持。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经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后,作为候选人协商名单,提交各位委员酝酿协商。大会主席团根据多数委员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提交全体委员会议进行选举。会议一般采取等额选举办法,采取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等选举方式。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增补程序,参照政协换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产生程序。
   1986—2007年,政协济南市历城区第一届至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一届委员会(1984.4—1987.5)
  主 席亓刚文(1986.2病故)
  侯金水(1986.3任职)
  副 主 席李焜祥 卫敏行 赵绪昌
  董毓鑫
  常务委员王尉 王树廷 吕琦
  孙文成 刘秀河 李介梓
   李心华(女)林言顺 赵衍印
  胡广芹(女)聂晓寒 唐增生
  商希良 程继周
   1985年3月增补:张克
  第二届委员会(1987.5—1990.3)
  主 席侯金水
  副 主 席李焜祥 穆荣璋 卫敏行
  郭锐 赵绪昌 董毓鑫
  常务委员王化起 王尉 王树廷
  牛家娟(女)马宝生 刘秀河
  吕琦 李兆彩
  李桂芹(女)李洪昌 邢国栋
  宋昭桢 林言顺 张延钊
  张克 张淑珍(女)侯朝民
  徐延武 唐增生 程继周
  第三届委员会(1990.3—1993.1)
  主 席侯金水
  副 主 席张延钊 卫敏行 赵绪昌
  董毓鑫 牛锡江
  常务委员马宝生 王庆山
  牛家娟(女)王尉 刘秀河
  吕琦 邢国栋 李兆彩
  严和 宋昭桢 李恭临
  李鸿昌 单廷骅 张克
  林言顺 金秉恒
  张淑珍(女)高佩仁 徐延武
   1992年2月增补: 王兆文 刘庆宝
   郑凤玲(女)
  第四届委员会(1993.1—1998.1)
  主 席孙继鑫
  副 主 席贾兆菊(1995.2任职)
  杨振刚 张立泰
   冯邦尧(1996.3任职)
   卫敏行(1996.3离职) 赵绪昌
   董毓鑫 张淑珍(女)
   王兆文(1996.3任职)
  秘 书 长郑凤玲(女,1995.2任职)
  常务委员刁廷利 马宝生 王兆文
   牛家娟(女)朱振东 刘庆宝
  刘景林 关涛 李兆彩
   李光溪 李树清 李洪禄
  李福林 宋昭桢 张振武
  陈学亮 林言顺 金秉恒
   郑凤玲(女)单廷骅 胡济生
  郭永顺 曾昭芳 韩景明
  1995年2月增补: 刘宜栋沈铠
  孟涛
  1996年3月增补: 王际荣刘鹏
  邢介平陈述明
  侯龙飞
  第五届委员会(1998.1—2003.1)
  主 席潘忠田
  副 主 席贾兆菊(2001.2离职)
  于正齐(2001.2任职)
   杨振刚(2001.2离职)
   秦承安(2001.2任职) 冯邦尧
   邢介安(2000.1任职)
   陈茂棠(2001.2任职)
   董毓鑫(2001.2离职)
   张淑珍(女)王兆文 单廷骅
   贺光幸(2001.2任职)
  秘 书 长郑凤玲(女,1999.3离职)
  党延志(1999.3任职)
  常务委员马宝生 王义 王三元
  王子荣(女)王月峰 王钢城
  孙积刚 衣光军 李福林
  李德福 吴静(女)张绍九
  陈学亮 杨士钧 房泽连
  郑凤玲(女)郑宝明 侯龙飞
  赵中平 赵堂亮 袁长奎
  党延志 郭廷良
  郭晓燕(女)路洪珍(女)
   1999年3月增补: 邢介安
  第六届委员会(2003.1—2007.12)
  主 席谭传友
  副 主 席邓良和
   黎越(女,2007.1任职)
   张淑珍(女)王兆文 邢介安
  陈茂棠 贺光幸
  秘 书 长康和祯(2006.1离职)
  安德祯(2006.1任职)
  常务委员王三元 王之新
  王子荣(女)王连平 王钢城
  王荣芹(女)吕大海 仲跻峰
   刘兆秀(女)孙弋 孙积刚
   孙建广 衣光军 杨士钧
   吴乃华 张健 张继勇
   张景芝(女)郑宝明 房泽连
   范连群 赵彤(女)赵堂亮
   赵德田 徐道生 郭廷良
  郭晓燕(女)
   2005年1月增补: 王霞(女)杨文平
  第七届委员会(2007.12—)
  主 席谭传友
  副 主 席黎越(女)王志刚 王兆文
  邢介安 贺光幸 王钢城
  秘 书 长安德祯
  常务委员王瑞 王琴(女)
  王霞(女)王三元 王坤明
   亓学泉 付修琍(女)冯承强
   吕大海 刘庆福
   刘秀珍(女)刘克胜 刘怀勇
   许志华(女)衣光军 杨国春
  李滨 李在六 李庆奎
  李守明 李绪功 李越中
  张健 张卫兵 张东耀
  张志刚 张延岭 张其泉
  张林华 张桂芝(女)陈君
  岳凤丽(女)房泽连 范连群
  金兆坤 金德政 郑永和
  郑宝明 孟令谦 界空
  赵军 赵彤(女)赵德田
  宫承义 祝桂合 徐书才
  徐道生 郭建军
  曹捷(女)彭敏(女)韩东海
  路名良 窦明水(女)
  第三节工作机构
   一、区政工作机构
  1986年,县政协工作机构设办公室、文史资料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组织宣传科、调查研究科。1990年,区政协工作机构撤销组织宣传科和调查研究科,增设学习提案委员会、工作组工作委员会。1996年,撤销工作组工作委员会,增设3个专门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社教文卫体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2002年,增设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7年年底,区政协工作机构设办公室、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社教文卫体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二、基层政协工作机构
  1987年6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和开展政协工作需要,经区政协二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在全区17个乡镇建立政协委员联络组,组长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其职能是组织驻乡镇的区政协委员履行政协职能,在区政协常委会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1989年12月区划调整,划入桑梓店镇、大王乡、靳家乡。1990年3月,区政协三届一次常委会议决定,在桑梓店、大王、靳家3个乡镇,建立政协委员联络组,同时任命了联络组组长。1991年6月,为加强政协统战工作,区委决定,分别由区委和区政协下发文件,撤销各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成立乡镇政协统战办公室,为正乡镇级机构。原各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的工作职能,交乡镇政协统战办公室。随后,任命了全区20个乡镇政协统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同时,在各政协统战办公室配备1~2名工作人员。1995年12月,建立济南大正小区,随之设立大正小区政协统战办公室。1999年12月区划调整,划出桑梓店镇、靳家乡、大桥镇、党家庄镇、十六里河镇5个乡镇后,全区有乡镇(含大正小区)政协统
  战办公室16个。2001年2月,设立山大路、洪家楼、全福、东风4个街道后,分别设立了街道政协统战办公室。2002年1月,因机构改革,各街道、乡镇不再设政协统战办公室。为有利于区政协委员开展活动,更好地履行政协职能,经区政协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大正小区)设置政协委员联络组,并任命了组长。组长由各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一名副书记兼任。2005年12月,因高而乡、锦绣川乡并入仲宫镇,随之撤销高而乡、锦绣川乡政协委员联络组。
  2007年,全区共有王舍人镇、华山镇、遥墙镇、唐王镇、董家镇、郭店镇、孙村镇、大正小区、港沟镇、彩石镇、西营镇、柳埠镇、仲宫镇、山大路街道、洪家楼街道、全福街道、东风街道17个政协委员联络组。
  第二章 政协会议
  第一节政协全体会议
  全体会议是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最高形式。根据政协章程规定,区政协全体会议,由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召集并主持,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由预备会议选举产生的主席团主持。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有: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区人大全体会议,听取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法、检两院工作报告,组织委员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审议通过政治决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及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区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其他各次会议根据情况有时安排选举事项。会议日程安排主要有:开幕会、列席区人代会、大会发言与表彰、分组讨论、书写提案、闭幕会等。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安排选举会、主席团会。每次全体会议,邀请区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通过参加大会开幕式、闭幕式、听取大会发言、参加讨论等方式,同委员面对面协商交流,共谋全区发展大计。邀请区政协离退休主席、副主席和有关部门、街镇负责人列席会议。1986—2007年,历城区政协共举行全体会议23次。
  一、政协历城县第一届委 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1986年3月24日—28日在县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124名。县委副书记曹维新代表县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县政协副主席李焜祥作的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县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协商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会议补选侯金水为县政协主席,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二、政协济南历城区第二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1987年5月13日—18日在区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233名。区委副书记曹维新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侯金水作的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选举侯金水为区政协主席,李煜祥、穆荣璋、卫敏行、郭锐、赵绪昌、董毓鑫为副主席,选举出区政协常委会委员20人,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1988年3月9日—12日在区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236名。区委副书记曹维新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
  主席侯金水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三次全体会议1989年3月7日—10日在区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236名。区委副书记曹维新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侯金水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三、政协济南市 历城区第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1990年2月27日—3月3日在区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196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侯金水作的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选举侯金水为区政协主席,张延钊、卫敏行、赵绪昌、董毓鑫、牛锡江为副主席,选举出区政协常委会委员19人,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1991年3月12日—14日在区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197名。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侯金水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三次全体会议1992年2月25日—28日在区工人文化宫召开,出席委员208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侯金水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赵绪昌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增选区政协常委会委员3人,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四、政协济南市历城区第四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1993年1月8日—12日在区供电局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199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副主席卫敏行作的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赵绪昌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选举孙继鑫为区政协主席,杨振刚、张立泰、卫敏行、赵绪昌、董毓鑫、张淑珍为副主席,选举出区政协常委会委员24人。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1994年2月26日—3月1日在历城区供电局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00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孙继鑫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赵绪昌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了委员大会发言和提案审查报告,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会议决议。
  第三次全体会议1995年2月19日—22日在区供电局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04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孙继鑫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赵绪昌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和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增选贾兆菊为区政协副主席,郑凤玲为秘书长,增选区政协常委会委员3人。通过会议决议。
  第四次全体会议1996年3月12日—16日在区供电局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11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孙继鑫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贾兆菊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和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增选冯邦尧、王兆文为区政协副主席,增选区政协常委会委员5人。根据政协章程有关规定,卫敏行不再担任区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通过会议决议。
  第五次全体会议1997年3月14日—17日在区交通局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22名。区委书记谢传仁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孙继鑫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贾兆菊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提案审查报告和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会议决议。
  五、政协济南市历城区第五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1998年1月12日—16日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出席委员215名,列席会议33名。区委书记郭作贵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孙继鑫作的区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贾兆菊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选举潘忠田为区政协主席,贾兆菊、杨振刚、冯邦尧、董毓鑫、张淑珍、王兆文、单廷骅为副主席,郑凤玲为秘书长,选举出区政协常委会委员25人。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1999年3月5日—8日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出席委员227名,列席会议40名。区委书记郭作贵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潘忠田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贾兆菊作的学习提案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补选党延志为秘书长,增选区政协常委会委员1人,通过会议决议。
  第三次全体会议2000年1月23日—25日在农丰宾馆召开,出席委员200名,列席会议19名。区委书记郭作贵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潘忠田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贾兆菊作的常委会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增选邢介安为副主席,通过会议决议。
  第四次全体会议2001年2月17日—20日在农丰宾馆召开,出席委员216名,列席会议19名。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郭作贵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潘忠田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单廷骅作的常委会关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区政府代区长谭延伟到会讲话。会议增选于正齐、秦承安、陈茂棠、贺光幸为副主席。根据政协章程有关规定,贾兆菊、杨振刚、董毓鑫不再担任区政协五届委员会副主席。通过会议决议。
  第五次全体会议2002年3月9日—12日在农丰宾馆召开,出席委员227名,列席会议29名。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郭作贵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潘忠田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秦承安作的常委会关于五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会议决议。
  六、政协济南市历城区第六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2003年1月19日—23日在农丰宾馆召开,出席委员211名,列席会议21名。区委书记谭延伟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潘忠田作的第五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秦承安作的常委会关于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及换届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了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选举谭传友为区政协主席,邓良和、张淑珍、王兆文、邢介安、陈茂棠、贺光幸为副主席,康和祯为秘书长,选举出区政协常委会委员27人,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2004年1月9日—12日在农丰宾馆召开,出席委员225名,列席会议22名。区委书记谭延伟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谭传友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陈茂棠作的常委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会议决议。
  第三次全体会议2005年1月19日—22日在区机关北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30名,列席会议27名。区委书记谭延伟代表区委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谭传友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陈茂棠作的常委会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增选区政协常委会委员2人,通过会议决议。
  第四次全体会议2006年1月10日—13日在区机关北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29名,列席会议35名。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谭传友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陈茂棠作的常委会关于六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关于历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补选安德祯为秘书长,通过会议决议。
  第五次全体会议2007年1月28日—31日在区机关北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29名,列席会议36名。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谭传友作的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陈茂棠作的常委会关于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听取委员大会发言,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增选黎越为副主席,通过会议决议。
  七、政协济南市历城区第七届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2007年12月5日—9日在区机关北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委员255名,列席会议23名。会议听取并审议区政协主席谭传友作的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邢介安作的常委会关于五年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会议选举谭传友为区政协主席,黎越、王志刚、王兆文、邢介安、贺光幸、王钢城为副主席,安德祯为秘书长,选举出区政协常委会委员40人。会议听取了提案审查报告,通过会议决议。
  第二节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
  政协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是区人民政协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主要形式。依据政协章程规定,区政协常委会会议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临时举行。常委会举行会议时,不是常务委员的区政协各委办主任、副主任和各街道、乡镇政协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并视情况邀请有关区政协委员、区有关党政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区政协常委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审议政协会务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商讨论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政策和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听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有关重要问题的报告或说明,提出建议和意见;审议提交全体会议文件和重要建议案、提案、视察报告、调查报告和其他报告。1986—2007年,共举行常委会会议111次。
  第三节政协主席会议
  政协济南市历城区委员会主席会议,是区政协常务委员会闭会期间处理常务委员会重要日常工作的主要形式。根据政协章程和区政协主席会议规则有关规定,区政协主席会议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区政协各委办主任、副主任可列席会议,协商讨论重大议题时,可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介绍情况、听取意见。主席会议受常务委员会委托,主持下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预备会议。主席会议由区政协主席或主席委托的副主席召集并主持,会议议题由主席或副主席、秘书长提出。主席会议一般每月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集。主席会议主要任务是:加强自身学习,研究部署政协学习工作;审议本届区政协增加或者变更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下届区政协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提交常委会协商决定;对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及全区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意见或建议案;审议提交常委会议有关文件等。1986—2007年,共举行主席会议260余次。
  第三章政协主要工作
  第一节政治协商
  围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政治协商,是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面。区政协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及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坚持重大问题协商在区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
  通过主席会、常委会、全委会等多种形式,对全区重要决策进行全面协商、重点协商、专题协商。区政协坚持每月一次主席会议,每季一次常委会议,每年一次全委会议。(1)每年政协全体会议,区几大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通过参加大会开幕式、闭幕式、听取大会发言、参加讨论,同委员面对面协商交流,共谋全区发展大计。全体会议期间,委员列席区人代会,就区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法院和检察院工作报告、重要人事安排等进行协商。(2)召开常委会议,就全区“八五”“九五”“十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每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政协委员提案落实情况,法检两院工作等重点工作进行协商,并提出意见建议,有效地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在每年二季度召开的常委会议上,由区政府主要领导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3)召开主席会议,就提交常委会审议的议题、全区重要决策部署等进行协商讨论。
  通过列席相关会议,参加全区政协工作会议、各种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时机,协商相关问题。通过政协主席列席区委常委会议、副主席分别列席区人大常委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及时了解掌握党委工作意图和人大、政府工作进程,直接参与党委政府决策。1988年7月,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驻区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部分无党派知名人士20余人,参加了区委举行的民主协商对话会。1991年、2001年、2006年,区委先后召开3次全区政协工作会议,就加强和改进区政协工作进行协商,并制定印发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相关文件,协商程序不断完善。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界别委员积极参与协商座谈会,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
  第二节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1986—2007年,区政协发挥视察、提案、建议案等主要监督形式作用,围绕重点工程推进、教育及文化卫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保护、农村社会保障、构建平安历城和新农村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同时,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五届区政协为促进环境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作出《关于围绕环境创新对部分职能部门进行民主评议的决定》。2001年、2002年分别对10个、15个职能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委员们共提出问题163条、意见和建议243条。对被评议部门进行了意见反馈和跟踪监督。六届区政协二次、三次、四次全体会议上,分别组织委员对部分职能部门进行民主评议。2004年,召开20个部门民主评议座谈会,区交通局、区环保局主要负责人汇报整改情况,其余18个部门提交书面材料。2005年,同市政协联动,对区民政局、区工商分局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另外,被聘为特邀监督员、监察员的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对部门的监督工作。
  第三节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历届区政协通过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大会发言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为全区发展献计出力。1994—2007年,区政协向区委提出实施科教兴区、加快省城后花园建设、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等12件建议案,被区委以文件形式转发,成为全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自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在政协全委会上作大会发言的委员129人次,共提出意见和建议600余条,区委主要领导对《如何应对东区建设给我区带来的发展机遇》《关于洪楼商贸中心区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等发言作出批示,大部分建议被纳入党政领导决策或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立完善《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办法》,制定特邀信息员制度。区政协办公室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会议、委员视察、专题调研、委员提案等工作中,积极收集整理政协委员反映的重要情况和意见、建议,通过《社情民意摘报》《政协信息》等形式,不定期报送上级政协和区委,为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节提案工作
  提案工作是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每次政协全体会议听取审议常委会提案工作报告和提案审查委员会或提案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一、提案征集
  1985年,县政协一届二次全委会后,制定《关于做好提案工作的意见》。1993年,学习提案委员会制定《关于评选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试行条件及评选办法》。1996年,区政协制定《关于贯彻全国、省、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提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另外,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发《优秀提案选编》《提案征集通知》等方式,提高提案质量。《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关于严厉打击制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建议》《关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等众多优秀提案,对推动历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2007年,在区政协一届至七届一次会议期间共立案委员提案2838件,评出优秀提案186件。
  二、提案办理
  1985年,县政协一届二次全委会后,县政协与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召开提案交办会。1987年9月,区政府召开提案办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区交通局、区教委等单位介绍了经验。1990年,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大班子办公室联合制定《历城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暂行办法》。承办部门普遍建立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员办理政协提案的四级责任制。2000年起,由学习提案委员会向区政协全委会报告提案工作,改为由常委会报告提案工作。2005年起,开展政协提案“区长集中办理周”活动,到2007年,由每年1次扩展为3次,在已开展的7次集中办理周活动中,区长、副区长参与46人次,督促办理提案38件,落实率达到79%。区政协通过采取主席、副主席督办重点提案、提案办理“回头看”、现场督办等方式,推进提案办理工作。1993—2007年,共评出提案办理先进单位182个(次)。
  第五节调研视察
  围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前瞻性、有针对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是区政协围绕中心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二届区政协重点对经济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供销社改革、小城镇开发建设等进行了调研视察。三届区政协重点对乡镇企业发展、吨粮田开发建设、林果生产、旅游业开发、食品卫生等进行调研视察。四届区政协重点对“三资”企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等进行调研视察。五届区政协重点对畜牧业生产、旅游业发展、农民增收、大棚林果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工程建设等进行调研视察。六届区政协重点对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安历城”建设、唐冶新区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进行调研视察。调研视察中,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吸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1994年后,关于实施科教兴区、加快省城后花园建设、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等1 2件建议案,被区委以文件形式转发。1986—2007年,区政协开展调研视察活动350多次,形成调研视察报告160余份,提出合理化建议近千条。
  第六节文史资料征编
  1987年12月,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印发《文史资料征集意见》,内容包括政治、军事、工商经济、科教文体、医药卫生、民族宗教、侨务、社会生活等方面。此后,在每年年初,召开文史委员、各街镇政协工作机构负责人和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文史工作会议,动员大家积极提供有价值的史料线索。1988年1月,印发《建立文史资料撰稿员的通知》,开始建立文史工作队伍。每年组织文史委员实地考察,开阔视野,不断挖掘新史料。至2007年,共出版发行《历城文史资料》18辑、19册,近293万字;向《联合日报》《春秋》《济南文史》《济南名胜古迹词典》《历城》等省、市、区报刊、书籍供稿80余篇。另外,与200余家外地市、县、区政协交流文史资料,弘扬和宣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历城名胜古迹》《历城名人(一、二集)》均获省政协文史委和省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文史书刊”三等奖。
  第七节联谊交流
  加强与海内外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谊交流,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区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1986年以来,通过召开“三胞”眷属中秋座谈会、迎春茶话会、考察驻区外资企业,深入走访“三胞”眷属,发动“三胞”眷属向海外亲人写信等活动,宣传党和国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主张。1990—1993年,通过区政协组织及委员、“三胞”眷属牵线搭桥,与“三胞”达成投资意向或签订合同项目16个,引进资金1964万美元。1996年3月,为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联系,通过对在外有政绩、有突出贡献的历城籍人士调查了解,编印《志在四方的历城人》,共计4万余字。1997年6月,与区委统战部共同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民族宗教、无党派人士和港澳台侨眷、侨属60余人,参加迎香港回归座谈会。1999年12月,区政协召开迎澳门回归座谈会,“三胞”委员及眷属共30余人参加会
  议。至2007年,区政协共接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到历城探亲访友、观光旅游、经贸洽谈活动1000余人次。
  加强与省内外友好区县的交流,定期与天津市武清区等10余个友好区县政协开展信息交流,互通有无。与临淄区、平阴县、商河县等政协多次开展书画联谊交流活动。2004年4月,成立区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联谊会。至2007年,先后赴北京、苏州、上海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80余次,接待外地政协到历城参观考察100余次,600余人次。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