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业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91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林业资源
分类号: F326.275.2
页数: 3
页码: 211-21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的林地、林场、古树名木,林业资源情况的简介。
关键词: 历城区 林业资源

内容

第一节 林地
  1986年,全县林地面积38140.20公顷,林木覆盖率13%。1988年4月—1989年5月,区林业局对全区林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1990年,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全区林业用地面积45242.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0467.5公顷,疏林地1425.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806.8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7542.1公顷;宜林面积37125公顷,已林网化面积15423.3公顷,地堰已开发面积18471公顷;村庄四旁植树594万株;林木覆盖率16.1%。同年,制订全区“八五”林业发展规划和“九五”林业发展总体设想,获省林业厅优秀设计一等奖。
  1997年4月,开展林业资源普查,全区林业用地面积48676.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8959公顷,疏林地332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529.8公顷,苗圃地28.2公顷,无林地11837公顷;宜林面积41865.7公顷,已林网化面积16729公顷;全区林木覆盖率24.7%,其中,山区林木覆盖率29.9%,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7%;锦绣川乡林木覆盖率最高,为51.6%,郭店镇林木覆盖率最低,为3.7%。
  1999年,在彩石乡万粮峪、西营镇积米峪建立规模666.67公顷森林植被恢复基地,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森林植被恢复样板基地。
  2000年,开展林业资源调查,全区林业用地面积42109.4公顷,其中,林地38457.8公顷,疏林地918.4公顷,灌木林地58.9公顷,无立木林地2504.5公顷,苗圃地169.8公顷;全区林木覆盖率30.6%,其中,南部山区林木覆盖率超过40%,西营镇林木覆盖率最高,为63.5%,郭店镇林木覆盖率最低,为4.0%。同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市)。
  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1.32万公顷。制订《历城区“十五”林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林业发展远景规划》,获省林业厅优秀设计一等奖。同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市)。2007年,全区林地面积42648.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39.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42%,其中,西营镇林木覆盖率最高,为67.5%,王舍人镇林木覆盖率最低,为8.7%。
  第二节 林场
  1986年,全县有国营柳埠林场、黑峪林场2处,以村为单位的集体林场980余公顷,家庭林场1200余公顷。2007年,全区有3个国有林场,分别是柳埠林场、黑峪林场、唐王森林公园,以村为单位的集体林场2.8万余公顷,林地流转面积1500余公顷(家庭或公司承包)。
  柳埠林场 1987年,柳埠林场设办公室、林场派出所、森保站、财务室和10个林区。林场分别与莱芜、章丘及长清县的6个乡镇、60个村接壤,总面积2466.7公顷,其中,林地240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15051立方米。主要树种有侧柏、油松、赤松、黑松、刺槐、麻栎,以松类为最多。1992年11月14日,林业部批准历城区政府关于在柳埠林场筹建国家森林公园的报告,命名为柳埠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1月25日,由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负责编制的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通过省、市专家论证。1998年10月,柳埠国家森林公园被济南市政府批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1999年,历城区国营柳埠林场更名为历城区国有柳埠林场。同年9月26日,经市政府批准开发建设的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柳埠林场内)建成并对外开放。2000年5月,柳埠林场与四门塔文物管理所合并成立四门塔景区管理委员会。2001年10月,市政府批准建设市级自然保护区,以柳埠林场为核心区。2002年8月,柳埠林场与四门塔管委会分离,恢复原来的管理体制。
  黑峪林场 1987年,黑峪林场设办公室、森保站、财务室和4个林区。林场总面积551.7公顷,其中,林地545.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779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以上。除少量刺槐及散生木外,皆为侧柏纯林,是全区侧柏母树林。1999年,黑峪林场申建蟠龙山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黑峪林场与山东鲁建世纪集团合作,开发建设蟠龙山森林公园。2003年,蟠龙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主要经营特色旅游项目。2006年9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在黑峪林场建设济南蟠龙山省级地质公园。
  唐王森林公园 2001年,市林业局批准建设。规划为垂钓、珍禽观赏、花卉观赏、森林、休闲度假、特色农业观赏、生活服务娱乐、儿童乐园8个功能区,占地2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9.1%,有“天然氧吧”之称。公园内种植有毛白杨、垂柳、箭柳等100余种木本植物,以及南北名贵花木500多个品种;养殖四声杜鹃、大杜鹃、柳莺、啄木鸟等31种鸟类。茂密的森林与相邻的白云湖融为一体,极具田园风光,是全市唯一的平原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
  第三节 古树名木
  2007年,区园林局对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编号挂牌。普查结果为:全区古树名木品种有26个树种,计493株;树龄100年~300年的260株,300年~1000年的230株,1000年(含1000年)以上的3株。古树名木群有板栗树群2个,侧柏树群5个。板栗树群分布情况为:西营镇藕池村、上降甘村,102株,树龄约300年。侧柏树群为:华山镇华阳宫内,500年~1000年的60余株,300年~500年的古树20余株;彩石镇石翁峪村,17株,树龄约300年;柳埠林场,20余株,树龄约200年;柳埠镇千佛崖,20余株,树龄约200年;西营镇丁家峪村,35株,树龄约100年以上,其中4株达到300年以上。
  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有:
  编号A5-0093.侧柏,别名九顶松,柏科,树龄约2000年,位于柳埠镇四门塔景区内,四门塔北侧。树高25米,胸围580厘米,胸径184.7厘米,树冠呈伞状,冠高17米,冠幅平均16米,长势良好,伸展方向及动势均匀。树干粗大,枝权茁壮,因树上有九股平伸枝干,被称为“九顶松”。传说,此树由当年朗公寺创始人朗公亲手栽植,故又称为“千岁柏”。历史悠久、高大粗壮、枝叶繁茂的九顶松“遮荫一十八倾”,被誉为“齐鲁第一树”。
  编号A5-0133、A5-0134:侧柏2株,柏科,树龄1000年以上,位于柳埠镇九顶塔景区内,九顶塔北侧、观音殿前两侧。西侧为茶柏,东侧为烟柏。树高均为17米,胸围平均为428厘米,胸径平均为136.1厘米,冠幅平均东西10米、南北15米,长势良好、干形通直。由于两树间距较近,除内侧外,两树树枝分别向四外伸展。传说,该2株侧柏由唐朝大将尉迟敬德建造九顶塔时亲手栽植。
  编号A5-0116:五角枫,槭树科,树龄约800年,位于西营镇阁老庄山坡玉泉寺旁。树高20米,胸围225厘米,胸径71.6厘米,树干通直,气势雄伟,树皮呈黑色,开裂,质地坚硬,长势优良。
  编号A5-0110:银杏,别名白果树,银杏科,树龄约600年,位于仲宫镇北道沟普门寺。树高30米,胸围361厘米,胸径115厘米。树冠呈长方形,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树干通直,树皮呈浅褐色,纵裂、质地较软。
  编号B5-0198~0201:千头柏4株,柏科,树龄约200年,位于彩石镇捎近村,成一字形东西排列,树干通直,树冠呈蘑菇形,垂直生长,十分旺盛。
  编号B5-0223:石榴,石榴科,树龄150年以上,位于华山镇华阳宫。树高5.7米,胸围56.5厘米,胸径18厘米,树冠呈伞状张开,长势良好。树干通直,树皮灰白色,片状开裂,质地坚硬。
  编号B5-0191~0194:圆柏4株,柏科,树龄均在250年以上,位于柳埠镇槲疃村,同植于一院。树高平均21米,树冠平均11米,胸径平均0.12米,树冠均呈松散形。干形扭曲,无枯枝,长势良好。
  编号B5-0218:丁香,木犀科,树龄约150年,位于柳埠镇四季村宾馆,树冠呈长椭圆形。
  编号B5-0227:石楠,蔷薇科,树龄约100年,位于柳埠镇四季村宾馆,树干质地坚硬,整个树冠呈伞形。
  编号A5-0106:油松,别名迎客松,松科,树龄约300年,位于西营镇赵家庄山坡上。树高25米,胸围215厘米,胸径65.5厘米,树干通直,树冠呈伞形,姿态优美,长势良好。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