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898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
分类号: F324.3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6—2007年山东省长春市历城区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情况。
关键词: 技术推广 农业经济 历城区

内容

第一节 农民培训
  1986年后,区农广校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每年对农民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技术培训,年均组织实用技术培训15000余人次。2004年,实施农村扶贫开发项目,为贫困乡镇、村开展就业转移技能培训。根据市场用工需求,举办缝纫、焊接、酒店管理等非农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2005年,启动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2007年,首次针对农民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组织40名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举办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集中培训时间10天,培训内容包括创业知识、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如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市场开发等。培训方式采取专家讲座、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交流和结合实际编写创业方案等形式。同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17970人次,其中农业新技术推广与配方施肥技术培训6280人次,农业生态与沼气应用技术培训6500人次,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620人次,种子技术应用与病虫防治技术培训200人次,农民扶贫科技培训与转移技能培训3150人次,农村村级财务培训400人次,农村合作组织培训200人次,农业行政法律、法规知识培训620人次。至2007年,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计达30多万人次;总计利用国家项目补助资金210多万元,阳光工程培训农民9280人,实现转移就业8890人。2005—2007年,历城区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先进县(市)。
  第二节技术推广
  1986—1990年,全区总结出3类、12种立体种植模式,推广间作套种,年均推广面积18670公顷。1988年,实施“10万亩小麦、玉米增产技术开发项目”“10万亩旱地麦田综合增产技术推广项目”“优质水稻综合开发项目”“31万亩玉米丰收计划项目”。1989年,实施“历城区10万亩地瓜综合增产技术开发项目”“小麦根基联合固氮菌试验推广项目”。推广多效唑、增产菌、叶面宝2330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544.5公斤;推广地瓜增产菌1000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457.5公斤;落实多效丰产灵、植物营养素330公顷,平均每公顷增产436.5公斤。1991年,设施农业种植开始起步,以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为主成立冬暖棚技术承包集团,推广蔬菜塑料大棚综合丰产高效技术。1991—1993年,实施旱作小杂粮开发,面积6870公顷,平均每公顷增558公斤。1994年,简易大棚种植草莓试验取得成功,亩产值2.5万元。1994—1997年,实施“鲜食花生、玉米、甘薯”基地规范化栽培技术开发项目,建成3000公顷“三鲜”作物生产基地;推广选育大白菜抗热新品种12个,解决了夏季大白菜供应问题。1997年,开展选育和推广小麦新品种技术,旱地小麦生产突破“三百”(每亩节水100立方米、增产100斤、增效100元)。1998—2001年,实施“四鲜”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定向引进试验研究与开发项目,采取边引进、研究、示范,边推广、应用、销售,鲜食玉米名特优新品种普及率90%以上,鲜食花生、甘薯、大豆新品种普及率85%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44万公顷。2001年,推广立体多茬高效栽培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引进试验新品种19个,示范推广鲜食花生新品种农大818,鲜食玉米紫香糯、中糯一号,鲜食甘薯17、豫薯10号、美国黑薯等,累计开发面积5430公顷。2002—2004年,实施“历城区20万亩无公害四鲜农产品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推广项目,累计推广面积14000公顷。2004年,推广旱地深耕深松、平衡施肥、秸秆地膜覆盖保水面积1730公顷,“W”覆膜(把土地整理成“W”型垄沟,覆盖地膜)集雨高效种植面积80公顷,林果畜禽立体种养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80公顷,建成旱作农业基地面积775公顷。2006年,推广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技术,可降低农药使用量70%以上。2007年,完成小麦配方施肥面积15420公顷,玉米配方施肥面积2730公顷,水稻配方施肥面积730公顷。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