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79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城区建设
分类号: F299.275
页数: 12
页码: 106-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市历城区城区建设: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绿化美化的情况。
关键词: 历城区 城区 建设

内容

第一节市政设施
  一、 市政设施建设
  道路1987年,历城区所辖城市道路包括工业北路、工业南路东段、花园路、闵子骞路、山大北路、山大南路、洪家楼路、洪楼西路、洪楼南路、黄台北路、黄台南路、大桥路、北园路东段、历城货场路、北外环路东段、益寿路、济临公路历城段17条,总长34.2公里,沥青路面70.47万平方米。1988—1991年,改建洪家楼南路、闵子骞路,建设长2782米、宽50米的花园路东段,拓宽改造黄台南路。1992年8月,投资700万元,建设树德路,南起工业南路,北接花园路,全长1646米,路宽30米,同年12月竣工。1993年4月,建设二环东路花园路至七里堡段和解放路至山大南路路段,总长1300米,宽50米,同年9月竣工。1994年6月,建设北园路东段道路改造工程,全长1357米,宽50米,同年8月竣工。1996年,投资476万元,建设济南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道路和花香路工程。1998年4月,投资230万元,建设山大南路东段道路,西起山东大学南门,东至二环东路,全长1020米,10月1日竣工通车。同年5月,投资470万元,实施小清河北路历城段拓宽改造工程,西起济南齿轮厂,东至洪家园桥,全长5000米,平均路宽10米,9月竣工。1999年,拓宽改造工业北路,由9米拓宽为60米。2002年5月,实施花园路商业街改造工程,长1100米,宽35米;维修改造二环南路、洪家楼南路人行道、华龙路西段、山大北路、桑园路、辛祝路、七里堡西路、辛北路、洪兴路9条道路。2005年,改造洪家楼南路、黄台南路、七里堡东路、山大南路、洪家楼西路5条道路。2006年,改造祝甸路、西周南路、花洪路、学府路、海蔚路5条道路。同年,华龙路、华信路、华阳路、华能路、七里河路、飞跃大道、兴港路、凤岐路、凤鸣路、世纪大道等10条道路移交历城区管理,总长24.6公里,总面积65.16万平方米。2007年,拓宽改造七里河路,长1666米,宽30米。年末,城区有主要道路47条,总长64.48公里,总面积191.75万平方米。其中,主干道5条,长27公里;次干道10条,长13.95公里;支路16条,长16.33公里;宽度10米以上街巷道路16条,长7.2公里。
  主干道路简介:
  花园路东起化纤厂医院,西至山大路,长3187米。1988年5月25日至1989年8月18日,对洪楼广场至化纤厂医院路段(原名洪楼东路)宽6米的乡土路进行拓宽改造。改造后与原花园路连接,统一命名为花园路,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两侧各设宽4米绿化带、2米人行道,车行道为沥青路面。2002年5月,实施花园路商业街改造工程。西起山大路,东至洪家楼南路,全长1100米,改建以35米红线为基准,沿路两侧三层以下建筑物全部拆除,机动车道采用高标准沥青油面铺设,管线全部埋入地下,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增加两条雨水沟,新设污水管道,两侧人行道由2.5米~3米统一加宽到7米,用“济南青”花岗岩火烧板铺设,面积1.6万平方米,路沿石用“济南青”花岗岩铺装。2002年10月1日,车行道通车。2004年3月,济南市实施经一路延长线工程,对花园路(洪楼广场至化纤医院段)进行拓宽改造,长2240米,按红线50米建设,11月车行道通车。
  工业北路东起韩仓桥,西至全福立交桥,长11074米。该路为沥青混凝土路,宽11米~22米。1995年,投资1.3亿元,拓宽改造全福立交桥至还乡店路段,长1225米,宽30.8米。1999年,拓宽改遣还乡店至坝王路段。以深圳“深南大道”为样板,长6755米,宽60米,双向10车道,中间设8米宽绿化带,两侧各设宽22米快车道、3米人行道和23米绿化带,2001年9月通车。共计拆迁各类建筑物31万平方米,迁移更新管线10余种,征占土地25.8公顷,铺装人行道花砖5.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0.4万平方米。2006年,拓宽改造坝王路至济钢铁路桥段,长928米,规划红线60米,中间隔离带宽8米,两侧各设宽1 5米快车道、3米绿化带、8米慢行一体车道,2007年6月10日通车。
  工业南路东起工业北路,西至义和庄桥,长3000米。该路为沥青路面,主路宽21米~23米,土副道宽9米~11米。1994年4月—9月,济南市拓宽改遣工业南路,宽35米,其中,快车道宽21米,两侧各设宽0.5米隔离带、4.5米慢车道、2米人行道。2005年,再次对工业南路进行拓宽改造,规划红线70米,快车道宽30米,两侧各设宽4.5米隔离带、7米慢车道、5.5米人行道和3米绿化带。2006年3月,交历城区管理。
  二环东路南起工业南路,北至济青高速零点立交,长8666米。1992年8月,建设花园路至山大南路段工程,长1.5公里,同年12月15日通车。1993年4月,投资1188万元,建设花园路至七里堡段和解放路至山大南路段,总长1300米,宽50米,其中车行道35米,两侧各设宽3米隔离带、4.5米人行道,路面下设14条管线设施。9月通车。
  北园大街东起全福立交桥,西至北园大街界碑。1994年6月,济南市投资535万元,对北园路历城段进行改造,长1357米,宽50米,8月通车。2006年,济南市实施北园大街快速公交(BRT)工程,拆除全福立交桥,采用“双快”设计,上层是快速车道,下层是快速公交线路,2007年8月底通车。
  桥梁1986年,主要分布于工业北路、旅游路、窑头大沟沿线。有前进桥、殷陈立交桥、殷家小庄桥、大辛桥、韩仓桥、引水桥、南全福庄桥、北全福庄桥、东方红桥、分水岭石拱桥10座,涵洞38座。2007年,有殷家小庄桥、南全福桥、北全福桥、花仙路桥、殷陈铁路立交桥等桥梁37座。
  排水设施主要包括雨水、污水排水管沟和构筑物。1987年,城区排水管沟长7358米,雨污合流。1989年,殷陈铁路立交桥泵站由济南市市政局移交历城区管理。1997年3月,黄台铁路立交泵站建成投入使用。2007年10月,对小清河支流全福河历城段进行整治,南起工业南路,北至小清河,长约3300米。整治一期工程北起胶济铁路,南至二环东路,长约900米,拆除各类建筑物1.1万平方米。年末,城区排水管沟长124.8公里,有检查井3447眼、雨水斗2801座。
  二、市政设施管理
  1987年,历城区市政工程管理养护所成立。所辖道路17条,总长34.2公里,沥青路面70.47万平方米,花砖人行道5.91万平方米,雨、污水管道长33.7公里,检查井541眼,雨水斗667个。桥梁10座,涵洞38座。1997年9月,成立区市政管理局。所辖城市道路包括工业北路、工业南路东段、花园路、北园大街东段、闵子骞路、益寿路、二环东路等20条,道路总长31.9公里,沥青路面55.14万平方米,花砖人行道9.57万平方米,雨污水管道长41公里,有检查井911眼、雨水斗1080个。桥梁有殷陈立交桥、韩仓桥、南全福桥、北全福桥、殷家小庄桥等5座,涵洞7座。2000年,济南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颁布实施。2003年8月,市政设施管理行政处罚权下放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管理城市道路养护、城市排水设施、道路挖掘工程,查处破坏市政设施的违法行为。同年10月,开通“12319”市政服务热线。至2007年,受理“12319”市政服务热线2600余件。
  第二节 公用事业
  一、 路灯
  1987年,花园路历城段、山大北路、洪家楼路、洪家楼西路、洪家楼南路安装有琵琶灯250多盏,灯距50米。1994年起,实施城区亮化工程,花园路沿街680个单位、经营业户门头设置霓虹灯,装灯率达85%以上,形成花园路霓虹灯一条街。2000年开始,以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沿街广告牌匾、主要建筑为重点,协调融基大厦、鑫都大厦、智慧大厦等高层建筑和富翔天地、泉印兰亭、齐鲁世纪园等居住小区的建筑产权单位安装建筑轮廓灯、泛光灯和射灯。同年,拆除沿街业户违章、破旧、不合格广告牌匾640余块,进行内置光源灯箱式或霓虹灯式广告牌匾改造;对临街落地门窗店面一律增设橱窗灯和内透灯,提高灯亮效果。2004年,投资200余万元,对洪楼广场灯光组团进行改造。2006年,投资10万元,更换广场灯光地下电缆,增设80多盏草坪灯和庭院灯;投资8万元,安装二环东路与花园路节点庭院灯43盏。2007年,投资400余万元,对花园路、二环东路、山大北路等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21栋高大建筑的装饰灯进行改造。同年底,城区有路灯5099盏,供电线路长137.36公里,有100余幢多层和高层建筑完成灯光装饰改造,1000余家沿街业户完成广告牌匾改造。
  二、 供气
  1986年3月,管道煤气第一期工程在东郊王
  舍人庄动工,1988年通气点火。至1995年,管道煤气发展缓慢,用户有2955户。1996—2001年,铺设煤气管线210公里,铺设中压管线17.84公里,建设调压站60座、阀门井211眼,新建液化石油气充装站11个。2001年,在黄台建立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12月,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西气东输”济南—淄博齐鲁石化天然气工程(历城段)开工,涉及王舍人、华山、郭店、董家、孙村5个镇,铺设天然气管道39公里,在华山镇和董家镇建2座天然气门站。2002年9月,济南市东部第一座天然气接入门站——董家天然气门站正式投入运行,设计年供气能力2.6亿立方米。2007年,城区居民用气以管道燃气和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站为主。城区有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站25个,瓶组供气用户6139户,管道燃气用户6412户。
  三、供热
  辖区集中供热工程由济南开发区热力公司负责建设。1991年6月—1992年11月,建设一期蒸气管网工程,铺设主管网6公里,支管网3公里。1992—1995年,建设二期热水采暖管网工程,铺设方式为架空与地下直埋相结合。1994年,开始采暖,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1995年,有13个热水交换站,低温水管网长16公里,用热单位50家,供热面积38万平方米。2001年后,供热热源以热电厂为主,区域供热锅炉房为辅。2007年,供热单位有东新供热、济南热力、黄泰热力3家公司,供热面积710万平方米,供热用户8.8万余户。
  四、供水
  1986—1988年,利用卧虎山、锦绣川水库地表水,建成日供水5万立方米的南郊水厂,为52545户居民供水。1989年,改造花园路历城影剧院—洪楼市场段、洪家楼南路历城影剧院—闵子骞路段2条供水管道。1990年4月,建设七里河加压站。1994年,修建锦绣川水库专线供水管道,长2580米。1998年,建设分水岭水厂,次年9月供水,占地面积3.32公顷,进水管道直径900毫米,出水管道直径700毫米。生产工艺采用计算机全自动闭环控制模式,对滤池进行相对恒速调控,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1999年5月8日,开工建设鹊山调蓄水库,2000年4月24日,正式向黄河水厂送水。2001年8月,雪山水厂开工建设,设计日供水量2万立方米。2002年2月,卧虎山水库停止向南郊水厂供水。同年8月,雪山水厂建成供水。2004年,改造花园路供水管道,直径由200毫米改为500毫米,长3000米。2005年,改造七里河加压站,解决洪家楼南路、山大南路、山大北路、闵子骞路片区水压低的问题。2005年7月,实施“一户一表”城市自来水户表计量工程。2006年,升级改造学府路自来水管道,直径200毫米,长800米。2007年,城区供水用户达10万户。
  五、节水管理
  1991年,历城区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成立,主要协助市节水办下达用水计划,进行节水检查。1991—2001年,区节水办每年不定时对辖区基建工地、大专院校、餐饮业户用水情况进行检查,查处无计划用水单位82家,宾馆、饭店、浴池180余家,查封自备井80个。2002年6月27日起,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委托历城区节水管理部门,对辖区内100余家单位用水进行计划管理和用水考核,代发用水计划和代收超计划加价水费。2005年7月,实施户表工程,在每个住宅用户的住宅外安装由供水企业统一编号和管理的计量水表,按户计量,收费到户。
  第三节 绿化美化
  一、 城区绿化
   道路绿化1986年,城区内道路两侧基本空白,仅在花园路上有少量行道树。1988年,闵子骞路建成,两侧绿地宽1.5米,面积1810平方米,栽种法桐258株,种植百日红、连翘、冬青球、桧柏等苗木。1989年,实施花园路绿化,长6000米,种植大叶黄杨、丰花月季、桧柏、绿蒿、法桐等苗木,绿化面积7735平方米。1994年,实施东外环路绿化,长3200米,2条分车带各宽3米,总长4915.6米,配植上乔下灌,乔木中红叶梨178株,冬青球473株,剑麻6689株;行道树为毛白杨,共1067株。1997年起,实施“见缝插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造绿工程,相继对小清河两岸、山大南路、山大北路、闵子骞路、洪家楼南路、工业北路、机场路、洪家楼西路、洪家楼北路、桑园路、花园路东段、西周南路、东晨大街、祝舜路等道路进行绿化。2007年,城区公共绿地397.51万平方米,其中,道路绿地177.9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38.98%。
  庭院、小区绿化1987—1995年,驻区单位的爱绿增绿意识逐步增强,在庭院内种植绿化苗木的单位增多,部分单位拆墙透绿,提升主干道绿化率。1997—2001年,连续五年实施造绿工程,新增绿地256.9万平方米。至2007年,全区庭院、小区绿地总面积619.7万平方米,济钢集团、黄台电厂等9个庭院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庭院,永大小区、上海花园、东方花园3个小区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小区。
  街头节点和游园绿地1990年,对洪楼广场以南1500平方米三角形空地实施绿化,建成历城城区第一个三角绿地。1998年,完成花园路路口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1999年,区政府做出城区绿化建设向小区、乡镇发展的决定,全年新增节点和游园绿地面积36.6万平方米。2000年,对二环东路、省道102线、国道309线、工业南路、工业北路、大桥路6条道路的8个节点广场进行绿化。2001年,实施“绿化进庭院、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街道”造绿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7.6万平方米。2002年后,按照道路建设改造与街头节点和游园绿地同时进行的原则,对桑园路节点、还乡店节点、北外环道路节点及七里堡小区街心小游园等8处节点绿地和游园进行绿化,面积4.03万平方米,栽植苗木6.9万株。
  二、广场、公园
  洪楼广场位于洪家楼天主教堂南侧,地处历城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地带,由九鹤泉街心公园扩建改造而成。九鹤泉街心公园始建于1987年,占地8876平方米,有绿色植物47种,绿地面积5500平方米,设石桌、石凳等休闲设施14组,建有面积950平方米的喷泉,其中9只栩栩如生的灰鹤雕塑嬉戏水中,故名九鹤泉街心公园。1999年3月扩建改造,并更名为洪楼广场。东西长233米,南北宽96米,占地2.24万平方米。建有花岗石雕塑——天使沐浴喷泉,花岗石娱乐活动平台3600平方米,彩色花砖曲径小路4500平方米,花岗石嵌草1268平方米,安装草坪灯78盏、庭院灯50盏、音箱22个。种植草坪13000多平方米,苗木3万余株。2001年,入选“全省十佳文化广场”。
  将军广场位于济青高速公路零点以南,1998年3月开工建设,10月竣工开放。总占地面积10.8公顷,分东西两大部分,其中东广场占地5公顷,西广场占地5.8公顷。栽植各类乔灌花木5.6万株,草坪5.5万平方米,设置广场灯58组,草坪灯40盏。东广场东北侧,以白皮松、毛白杨等高大乔木和常青树为主,形成长450米,宽25米~30米的绿色长廊背景;广场中间,用丰花月季、瓜子黄杨等灌木植物组成不规则图案造型;广场前侧是长近300米,宽约50米的草坪,绿色草坪中间,建有一处观景鸳鸯亭,石桌、圆凳置于其中。西广场内,用雪松、毛白杨等大型乔木形成长430米、宽25米~30米的绿色屏障,广场中间用花岗石铺装成1750平方米的游乐平台。
  幸福柳广场位于王舍人镇大辛村,2000年9月开工建设,2001年7月竣工开放。占地5万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分幸福柳雕塑群、世纪鼎殷商文化、柳荷园三大园区。1959年4月13日和9月21日,毛泽东主席曾两次到大辛村视察,在田间一棵大柳树下,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干部群众把这棵大柳树称为“幸福柳”,并专门刻制石碑作纪念,广场由此而得名。
  华山公园1996—1998年,区园林局投资205万元,在华山进行山体绿化、打井和铺设引水上山管道等工作。1999年,实施华山公园一期工程建设,按照8米、6米、3.6米、1.8米四种宽度,修上山路750米,陡峭处安装铁链栏杆70多米,种植黑松、蜀桧、国槐、连翘等苗木10967株,铺草坪500平方米;对位于南侧山体半山腰最险要处的吕祖庙(建于明代,已倾塌)进行重修,长6.11米、宽5.81米,建筑面积约31平方米;在山南侧中部,新建成一座方攒仿古四角尖亭——祥云亭,内置石桌、石凳。2001年,进行华山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华泉修复和牌坊建设,建成长20米、宽15米、高4.65米的泉池;泉水由泉池中流出形成华山瀑布,总落差110米,是济南市唯一一处落差过百米的大型人造瀑布。
  百花公园东临二环东路,西至闵子骞路,始建于1986年,1989年竣工开放,总面积17.87万平方米,是济南市区东部唯一一个集休闲、健身、植物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园。公园以花木观赏、休闲健身为特色,植被丰富,树木品种多,形成玉兰、牡丹、碧桃、木瓜等多个具有观赏性的精品园。
  烈士山公园位于王舍人镇赵家庄东南。1950年开始筹建,1954年破土动工,1955年正式落成。2003年,投资1500万元对陵园进行改造,拓宽烈士山东路、北路,新建3300平方米的悼念广场、2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壮观的汉白玉大门牌坊,以及无名烈士碑、“前仆后继”主题雕塑、“无坚不催”“鱼水情深”巨型花岗石浮雕、1500平方米的健身运动区及园林绿地等景观。改造后的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是济南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东部新区的“红色公园”。
  鲍山公园位于济钢厂区以南,1992年济南钢铁厂建设,先后栽植各类树木35万株,铺设引水上山管道,建成总长4000米的内外环山路,修建7条总长3700米的登山台阶,按照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构建了五组亭廊,建成2400平方米的人工湖。2003年,投资300多万元建成鲍山瀑布,落差38米,流量每小时400立方米~700立方米,人工湖扩建为5000平方米,湖周边修建了八角亭及3座石桥。公园郁郁葱葱,花草遍地,景色优美,成为市民休憩、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第四节 环境卫生
  一、 环卫作业
  道路保洁1987年,区环卫局承担的道路保洁面积为90万平方米。采取承包到人、分段保洁方式,实行面积、人员、工具、奖罚四落实。建立“区局一月两查、环卫所长十天一查、管理干部一日两查”三级检查制度,实施保洁员一日两普扫、全天守岗拣扫道路保洁制度。1988年,实行单位门前卫生有偿服务,单位门前保洁和道路保洁质量同步提高。1995年,城区范围内的21条道路,10条厂企、乡镇路,均纳入保洁管理范围,保浩面积达380万平方米。1998年起,主要道路实行机械化清扫。道路两侧的花坛绿地被纳入正常保洁范围,建立“五净”(墙根净、树坑净、电线杆净、花坛绿地净、路牙和下水道口净)、“五无”(无乱堆乱放、无摊点污染和施工污染、无垃圾死角、无渣土杂物堆积、无积水和污水排放)标准。2005年,开展“环卫进社区”工作,将社区内道路纳入保洁范围。2006年,增加唐冶新区和旅游路道路保洁工作。2007年,开展“环卫进农村”工作,全区道路保洁面积640万平方米。
  垃圾清运1986年,县环卫局有垃圾清运车辆3辆,日清运垃圾24吨,以土建垃圾池收集、翻斗车散装清运为主。1987年,有生产车辆5部,垃圾清运工12人,日清运垃圾90吨。1995年,有生产车辆12部,垃圾清运工16人,日清运垃圾120吨。1997年5月,区环卫所成立,将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纳入统一管理,由各企事业单位自行运到专用垃圾场;对无能力自运的单位,由环卫部门有偿代运。1998年起,推行居民和沿街门头垃圾收集袋装化,购置压缩车,实行垃圾压缩密闭收集运输。2000年起,区环卫局不再设立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运往济南市济阳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对有能力运输的单位,区环卫局为其办理垃圾准倒证和车辆准运证;对无自运能力的单位,环卫部门实行有偿代运。2007年,区环卫局有环卫车42辆,垃圾统管单位241个,代运单位233个,日清运垃圾400吨。
  二、 环卫设施
  公厕1986年,城区有公厕4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均有管理制度、保洁标准、服务时间。1992年,在历城影剧院东邻建成195平方米2层高标准公厕,投资30万元。1997年,建设百花公园公厕。按一类公厕设计,内设无障碍残疾人间、婴儿车、梳洗台等服务设施。2005年8月,在二环东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三角绿地处和环联小商品市场北门建设一类水冲公厕2座,并对城区6座公厕进行改造,全部达到一类水冲厕所标准。同年10月,在大润发超市附近和洪楼广场设置免冲环保移动公厕2座。至2007年,城区共有固定公厕11座,移动公厕9座,建筑面积1185平方米。
  垃圾中转站1987年,有土建垃圾池20个,电动升降垃圾台4个。1990—1998年,以铁质高架垃圾台取代土建垃圾池。1998年,在二环东路汽车客运中心建成第一座生活垃圾中转站。1999年,拆除沿街铁质高架垃圾台,设置新型清洁房27个。2002年,拆除旧式沿街清洁房12座,建设垃圾中转站10座,实现垃圾全密闭收集和运输。2007年,全区有垃圾中转站57座,中转箱82个。
  环卫公寓2002年7月,投资70多万元,建设环卫公寓1座。按欧式风格设计,共3层,建筑面积502平方米。2003年1月,因经一路延长线拓宽,公寓被拆除。2005年,山大路、洪家楼、全福、东风4个环卫所分别建成小型环卫公寓。为解决双职工保洁员分居问题,区环卫局在胶济铁路全福段建环卫公寓1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可供56对夫妻居住。2007年6月,区环卫局在辛祝路北端建设板房结构的环卫公寓1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可供40人居住。
  三、环卫管理
  环卫执法1992年8月1日起执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济南市成立市容环境卫生监察大队,历城区设中队,负责辖区内建筑工地、商业摊点、车辆撒漏、生活和建筑垃圾倾倒等管理工作。1999年11月16日,开始实施环卫“110”热线电话服务社会联动,主要受理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生活垃圾乱倒等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区环卫局成立环卫“110”办公室,设立联动热线电话“88902321”,接受市环卫局“110”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当年接热线34次,处结率100%。2007年,接环卫“110”急办件207件,处结率、答复率100%。
  环卫进社区2005年,全区推行“环卫进社区”,对村改居的社区实行环境卫生有偿委托管理,区环卫专业队伍负责社区道路保洁和垃圾袋装化清运。2006年,区环卫局分别与祝甸、北全福、南全福、西周、殷家小庄、七里堡、洪苑小区、洪家楼等11个社区签订有偿服务协议。至2007年,实行“环卫进社区”居委会14个。
  第五节 城管执法
  1987年,城区管理工作由区建委城管科负责。5月,对城区9条主干道、52条街巷道路进行治理,拆除乱搭乱建设施3760平方米。1991年,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开展市容综合治理,拆除破旧广告牌匾、残墙断壁,粉刷改造部分沿街建(构)筑物,取缔违章摊点。1996—2002年,对花园路、洪家楼南路、山大北路、二环东路、山大南路、闵子骞路等9条主要道路和34条街巷道路进行综合治理,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0多万平方米,清洗粉刷墙面近百万平方米,取缔违章摊点上万个(次),没收违章摊点器具2000余件。2003年8月,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当年取缔马路市场20余个、沿街露天烧烤90余个,清除乱贴、乱画3000余处。2004年,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整治城市“八乱”(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贴、乱画、乱占道经营、乱倒垃圾污物),清理占道经营摊点4000余个,取缔马路市场230余个,清除露天烧烤860余个,清理乱贴、乱画17000余处,查处违章渣土运输车辆1080辆次,清理违规广告设施1000余件。2005年,对驻区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清理占道经营摊点800余个,取缔马路市场40余个,清除露天烧烤380余个,没收烧烤炉具800余件。同年5月,将清除乱贴乱画城市“牛皮癣”工作承包给保洁公司,变突击性清除为经常性清除。2006年3月起,开展“执法大延伸,城管进社区”活动,在鑫达小区、南全福小区等10个社区进行试点;下半年,在龙岱花园、洪苑小区等15个社区进行推广。是年,取缔占道经营摊点1700余个,清除露天烧烤260余个,清理违章广告灯箱740余块,查处不文明施工工地100余处,查处违章渣土运输车辆80余辆。2007年7月,全区开展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工作。拆除华坤汽修车间、郭店镇山前村旧村改造项目、百花小区内违章建筑和占压全福河河道等违章建筑,清理经十东路武警总队两侧、102线两侧、董家和唐王镇非法占地,共计20余万平方米。取缔占道经营摊点600余个,清除露天烧烤120余个,没收经营物品1500余件,整治违章广告牌匾550余块,规范广告牌匾200余块;整治小区41个,拆除乱搭、乱建520余处、面积6000余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7万余处,粉刷楼体、墙面8万余平方米,清除垃圾死角150余处、清运垃圾210余车次。年底,城区20余条主次干道违章固定商摊平均每公里不超过0.5处,流动商贩和店外经营平均每公里不超过1个(户),临街建筑墙体和设施乱贴、乱画平均每公里不超过2处。

知识出处

济南市历城区志

《济南市历城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地域范围为2007年济南市历城区行政区域。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开放开发、农业综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工业、商贸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历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