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集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688
颗粒名称: 丰盛集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889-8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坊乡丰盛集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民间艺术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张坊乡 丰盛集村

内容

村庄概况
  丰盛集村位于张坊乡西北部,北临怀仁镇,西靠胡怀公路,南靠张刘公路。全村233户,共计1038人。共有耕地1656亩,村居占地345亩。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农业种植、劳务输出和畜牧养殖等。
  该村由李、赵、孙、信四大家族组成。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李氏始祖李忠德从青州府安丘城南烽山李村迁来,占籍立村,初定村名“何家楼”。旧时该村村北有烽台,此台高出地面两米之多,圆形,台顶面积约有一百平方米之多,相传是明代的烽火台,后人为附会人们期盼五谷丰登的心愿,取名为丰台。村名的由来,还在于该村自古就有集贸市场,农历逢四、九为大集,街面上有茶馆、饭馆,并设有木料市、粮市、布衣市、菜市、牲畜市等,每逢大集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赶来进行物资交易。后改名为丰盛集。李姓在此立村后,赵、孙、信三姓相继迁入该村。该村原是德平县最东南的乡驻地,1956年划归为商河县辖区。
  村政任职
  1950-1956年,李希照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1961年,李汉平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1977年,李汉庚任村党支部书记。1977-1983年,李希令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1986年,赵执深任村党支部书记。1986-1997年,李希令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李正富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1971年,村庄有大街及小巷,但全村不贯通,宽窄不一,村内坑洼不平,下雨天路面泥泞的无法走路。后来,村庄规划为一纵五横六条大街,全部硬化为柏油路面,所有巷道硬化成水泥路面。大街两侧建有花池,种植各种风景树及花草20余种30000多株。所有巷口修筑景观桥共计125座。家家安装太阳能,部分家庭修建沼气池,全村统一安装了路灯。该村设有卫生室一处,初级小学一处,文体广场一处,并建有村两委办公室,敬老院及老年人活动中心。
  民间艺术
  该村的鼓子秧歌表演具有老德平鼓子秧歌的风格,该村最古朴的鼓子秧歌为三段式结构,第一段是武术表演,第二段是高跷队,第三段是大鼓带领下的手鼓队。旧时,每年元宵节,该村的鼓子秧歌队在走村串巷表演时,先到丰台之上表演一番,庆丰收,贺盛世。
  人物
  李本信 1921年8月生,惠民简易师范肄业。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历任战士、干事、科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共西藏工委昌都分工委秘书长、昌都地委书记、西藏卫生厅党组书记等职。
  李汉典 县宏业集团总经理,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捐资百余万元,并亲自参与规划设计。
  (马盛礼)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盛礼
责任者
李本信
相关人物
李汉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丰盛集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