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赵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683
颗粒名称: 北赵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886-8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坊乡北赵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村庄建设、民间艺术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张坊乡 北赵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北赵村位于商河县张坊乡西部偏北,东临王洪九村,西接东张村,南至孙寨村,北靠怀仁镇小街子村。人口510人,皆为汉族。土地面积862亩,村庄占地面积175亩,地势较四周略显低洼。
  明初洪武年间(约1360),赵氏始祖赵克严携家眷自登州府莱阳县迁徙至此,清初,赵氏家族至鼎盛时期。村庄名因赵氏第十世祖赵名忠字孟昭,故定为“赵孟昭”。1958年划入胡集乡,更村名为“东赵家”。1964年划归张坊乡,更村名为“北赵村”。
  村中存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祖坟古冢一座,于2006年补立墓碑,详实记载村史起源及沿革。
  村政任职
  1957-1960年,赵耀谦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1970年,赵增祯任村党支部书记。1970-1979年,赵耀臣任村党支部书记。1980-1983年,赵耀光任村党支部书记。1983-1991年,赵耀堂让任村党支部书记。1991-2005年,赵耀茂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2011年,赵耀海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该村村南多以白沙土壤为主,适于耕作。村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辅以养殖业、家庭加工业、建筑业、外出服务项目等。常年打工的约260个人。村中有三个建筑队、两处铝塑门窗加工业、1处玻璃纤维布加工厂、1处家居装饰装修公司、1处涂料乳胶漆制作及专业刮涂队伍、1处服装加工、1处艺术雕塑雕刻、1处家电营销、1处豆腐加工、1处豆腐皮加工、1处中央空调设备公司、两家百货商店、养鸡场两处、多家规模养猪专业户、1处面粉加工机组、多家大型农机具作业户、三家医疗门诊、三家兽医门诊。
  村庄建设
  村内有大队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广场等。村庄规划自1975年启动,历经30多年,逐步形成通畅整洁的村容村貌。东西大街四条,南北大街一条,南北方向公路两条,四面环村沟渠、桥梁、涵洞、下水道设施配套。
  民间艺术
  该村早在1966年有过鼓子秧歌,赵耀水倒骑驴顶灯的角色堪称一绝。后来一度停办,2008年又闹起了鼓子秧歌。
  人物
  赵端 该村赵氏二世祖,明代曾任徽州府推官。
  赵增新 国民革命时期,毕业于黄埔军校。27岁担任甘肃省天水县县长。曾任西安市建筑公司工程师。
  赵华斋(女)曾任民国时期商河县妇女会长,为当地妇女解放运动作做了大量工作。
  赵耀礼 部队服役至副师级后转业至德州市农业局任局长。
  赵耀仁 苦修书法50余载,功底深厚,笔风飘逸流畅,字迹隽永清秀,名冠乡里。
  赵炳云 擅长雕刻、雕塑,技艺精湛。
  解放战争中,村民赵耀兴、赵炳章牺牲,为革命烈士。
  (赵光治)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光治
责任者
赵端
相关人物
赵增新
相关人物
赵华斋
相关人物
赵耀礼
相关人物
赵耀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赵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