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杨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624
颗粒名称: 尼杨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822-8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尼杨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社会生活、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尼杨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尼杨村(原燕家乡驻地)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11公里处、省道316线的北部,东与燕家村相邻,西距翟集村5公里,南与碱场王接壤,隶属沙河乡管辖。全村共有110户,420人,耕地632亩。据老人口述,明末清初由河北枣强县迁来。有尼姓和杨姓两姓,系两个自然村。1981年合并为尼杨一个行政村。
  村政任职
  1947年,尼有山、尼翠兰、尼连山等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批党员,尼连山任治安队长,杨本善任贫协主席。1956年,尼清汉任贫协主席。1958年,与燕家村合并成立燕家生产大队,尼顺山任大队长。1967年,成立燕家村“革委会”,尼培奎任“革委会”主任。1981年,成立尼杨行政村,尼法福任党支部书记,尼清林任主任,杨文安任村文书。1984年,尼法祥任党支部书记,尼清林任主任,李红梅任村妇女主任。2000年至今,尼法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尼青峰、杨兴安任村委委员,李红梅任村妇女专职干部。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3名。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2008年,村新建幼儿园1处,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恢复高考以后,考入中等专业学校15人,考入大学10人。
  村民生活2008年,实行了全村规划,规划后南北大街宽16米,东西大街宽26米。该村有集贸市场,农历三、八为集日,集市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有农贸、百货、副食、水果、蔬菜、成衣、布匹等600多个摊位。村内有运砖车40多辆,年收入150万元左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有轿车10辆、面包车15辆,有商铺6家、香油作坊1家、苇板加工1家、粮食加工2家。尼杨村有规模型服装厂1家、绣花厂1家,从业人员达100余人。1982年,该村在全乡率先通电。1995年,程控电话用户达到85%以上。2007年,接装有线电视用户达100%。2010年,建党员活动室1处,每逢周五组织党员集体活动。
  人物
  杨文明 1915年9月出生,1945年8月参加革命,1945年12月禹城战斗中牺牲,烈士。
  尼清云 中共党员,1928年出生,1956年参加工作,1962年开始历任陵县教育局局长,陵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已离休。
  (尼法祥)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尼法祥
责任者
杨文明
相关人物
尼清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尼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