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601
颗粒名称: 臧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803-8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臧家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社会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臧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臧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处,东靠燕韩公路,西与西范村相邻,北靠大沙河,南靠燕殷公路,隶属沙河乡管辖。全村占地面积758.67亩,其中耕地550亩、经济林40亩、村庄民居占地118.67亩。2011年全村共有46户,总人口430人。有李、付、于、马、田、王、张7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最多。元朝末年臧氏祖先,由河北枣强县迁来,以姓氏命村名。
  村民经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95年,村里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32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茄子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100余吨,产值15万元左右。发展养殖业,养鸡户5个、养猪户30多个,年产值50万元左右。李宗新养鸡1200只,年收入4万多元;李宗全养鸡1300多只,年收入5万元;田作胜养羊30只,年收入3.4万元;李洪珠养羊34只,年收入4万元;李宗顺养猪50头,年收入2万多元;于洪全养猪60头,年收入2.8万元;田合芳养猪108头,年收入6万元。
  村政任职
  1944年,李照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位党员。同年,中共臧家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马孟富任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有8名青年参军,有10余名民工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有3名青年参军参战。1961-2010年,马孟富、于洪告、王道坤、于洪泉、李佃富、李佃臣、李佃军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成立了臧家大队革命委员会,马孟富任党支部书记,李春富任村主任。1984年建立了村民委员会,于洪浩任村主任,于洪泉任村委员。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
  1950年后,先后对学校进行修建改造和扩建。1985年,投资2万元,新建学校6间,容纳4个教学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村民生活,1998年实行村庄规划,街道硬化,村民喝上自来水,年人均收入2300元。2001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安装路灯,土坯房屋逐渐被砖石房屋所代替,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至2010年全村拥有程控电话80部,电视机90台,各种机动车80余辆,其中轿车4辆,通讯设备达到普及。
  人物
  李洪佑 1921年1月生,1940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6月惠民淄角大湾战斗中牺牲,烈士。
  (于洪告)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于洪告
责任者
李洪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臧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