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98
颗粒名称: 芦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801-8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芦家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芦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芦家村位于商河县东北方向约15公里处,北靠大沙河与陈围村、赵黑豆村接壤,南与张迈范村相望,东与西范村相邻,西与刘辛村相连,隶属沙河乡管辖。全村土地总面积2167亩,其中耕地1594亩、村庄民居占地573亩。2010年共有185户,总人口756人。有芦、杨、苏、刘、孙、邸、翟、张、李、于10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芦姓最多。
  芦家村祖籍孙集乡(原牛堡乡)芦家河沟村,明末清初,兄弟三人迁居于此,老大、老二兄弟两人立村为大芦村,老三立村为小芦村,两个自然村合为一个行政村。
  芦家村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2003年3月被商河县人民政府评为“县级文明单位”,2004年、2010年被中共商河县委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2003年被中共商河县委、商河县人民政府评为“县级先进单位”,2005年获“济南市造林营林特别奖”。
  村民经济
  芦家村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利用黄金梨标准化生产基地这一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走特色、品牌之路,发展黄金梨种植产业。2008年,芦家村的黄金梨产业协会转化为黄金梨专业合作社,对果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服务,每到上市时节,济南、滨州等地客商便会主动上门订货,供不应求。村民科学管理、科学种植,黄金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芦家村成为济南市林业局指定黄金梨标准化生产基地,2010年黄金梨种植300多亩,亩产6000斤,亩收入9000元。
  村内有商店、维修部、木材收购点等服务行业。该村养殖业发达,村内有养鸡场1处,注册“绿鲜园”商标,绿色鸡蛋产品已打入济南各大商场超市。
  全村拥有电话170多部、电视机170多台,各种电器、通讯设备基本普及,面包车15辆、轿车15辆、大型联合机械3部。
  1987年通电,2001年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先后开通村内4条大街,总长1500米。2008年10月,投资17余万元修建了2970米下水道,2009年,芦家村投资2万余元完成了4条主街道绿化,栽植紫叶李、松柏等苗木800棵。此外,还在村东沿中心公路向北直通大沙河新挖500米排灌水沟一条,共动用土方10500立方米,投资近9万元;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该村新修建了2座砖混结构的出村桥。同时,投资52000元将原小学进行翻修。
  村政任职
  1937年7月,苏兰升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杨秀太、孙宝升牺牲。1962年成立村党支部,1962-1976年芦杰修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芦培香、杨胜林、苏兰周先后任党支部书记。1997年芦本春任党支部书记至今,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7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芦家村生产大队,芦杰修任大队长,下设5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芦家村革命委员会,杨元升任主任。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芦家村村民委员会,有委员3人,下设5个居民小组。2003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芦本春任主任,刘宝岭任村文书,李桂萍任妇女主任。
  人物
  杨秀太 1913年4月出生,1940年5月参加革命,党员,1940年商河佟道口战斗中牺牲,烈士。
  芦本江 1920年4月出生,1943年1月参加革命,1943年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烈士。
  芦永武 1928年10月出生,1942年参加革命,1948年陕西宝鸡战斗中牺牲,烈士。
  苏兰明 1918年7月,1941年1月参加革命,1943年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烈士。
  苏保重 1923年出生,1945年参加革命,1945年8月齐河辛集战斗中牺牲,烈士。
  芦秀兰 1937年出生,1958年11月参加革命,1961年8月21日于济南市经二路纬三路执勤时殉职,烈士。
  (芦本春)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芦本春
责任者
杨秀太
相关人物
芦本江
相关人物
芦永武
相关人物
苏兰明
相关人物
苏保重
相关人物
芦秀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芦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