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辛庄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87
颗粒名称: 刘辛庄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792-7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刘辛庄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社会生活、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刘辛庄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刘辛庄位于商河县东北方向15公里处,西接杨市村,北与联五庄接壤,隶属商河县沙河乡管辖,全村占地面积900亩,其中耕地750亩,村庄占地和树木占地150亩。全村共有132户,总人口500人,有李、于、贺、吕、刘五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刘姓最多,明朝末年由河北枣强迁来。据传,刘姓祖先最先到达此地,由此得名刘辛庄。据传刘氏祖爷勤劳立志,辛勤劳作,以此著称,故得名“刘辛庄”。
  该村是沙河乡经济实力强村,多次被沙河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村”“模范团支部”等称号。1986年,被商河县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社会稳定模范单位”等称号。
  村民经济
  1981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筹集资金通上了电。为了改善灌溉条件,多方筹资4万余元架设了长1000米的低压灌溉线路,挖排水渠2000米,使粮田由亩产500斤提高到亩产1000斤。2008年以来,村民自筹资金硬化了三条大街,并且家家喝上了自来水。该村有养猪大户1家,年出栏量达500头以上,年纯收入近20万元。全村先后组建了3个建筑队,到201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150多人,建筑技工100多人,人均日收入百余元。村里兴办第三产业,先后建起了饭店、卫生所、农机维修、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专卖店、肉食店、电动车专卖店等。2010年全村装修从业人数达到300余人,实现产值150万元。
  村政任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村刘思温、于胜杰等青年先后入伍参战。1947年5月,刘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李兰玉、刘思功、王玉荣等人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刘胜全、李文秀、李永喜等青年投身革命,为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7-1960年,刘思成任村党支部书记,1961-1962年吕明亮任书记,1963-1965年刘周全任书记,于长华任大队长。1976-2004年刘思杰任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刘思亭任党支部书记。全村有党员16名。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新建。1983年以后有10名学生考取了全日制大学。
  村民生活 1986年,投资3万元建幼儿园1处,1999年安装自来水,孤寡老人得到救助。2004年以来,先后投资13万余元,将村内的3条大街全部红砖铺面硬化、绿化,安装路灯,排水设施配备齐全,还配备了1000条低压灌溉线路。2004年人均收入2650元,村民开始安装程控电话,购买电视、手机,截至2010年,村里购买汽车达100余辆,购置电脑家庭占总户数的20%,砖木结构住房达到了98%。该村鼓子秧歌主要节目有“四龙盘柱”“雪花眼”“牛皮钳”“灯笼挂”等。
  人物
  刘阳全 1910年4月生,1945年5月入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在惠民地区邮电通讯局工作,后任济南邮电党校教授,已故。
  刘思温 1920年出生,1942年3月参加抗日战争,1944年9月,在宁津柴胡店战斗中牺牲。
  李文秀 1914年生,1947年入党,任职于龙桑寺兵站,1948年任沙河区区政助理,1953-1955年任区委委员、供销社党支部书记,1955年去世。
  李永宝1928年生,1949年任尹巷区所通信员。1954年调韩庙区任通信员,1954年任商河县政府公务员,1964年任县服务公司经理,1982年离职休养。
  于盛森 1913年生,1947年1月参加解放战争,1948年在陕西蒲城永丰镇牺牲,烈士。
  吕明泉 1919年生,1938年7月参加革命,1943年3月抗日战争期间,在商河臧范战斗中牺牲,烈士。
  (刘思亭)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思亭
责任者
刘阳全
相关人物
刘思温
相关人物
李文秀
相关人物
李永宝
相关人物
于盛森
相关人物
吕明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刘辛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