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80
颗粒名称: 徐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786-7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徐家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社会生活、村民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徐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徐家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北方向14公里处,东与潘家村相邻,西与后邸村相邻,属商河县沙河乡管辖,全村总面积720亩,其中耕地500亩、林木面积40亩、苇塘20亩、村庄居住占地160亩。2010年,全村有110户,总人口421人,有徐、葛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徐姓最多。2010年,人均收入4500元。明初,徐氏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该地,原名千鼎徐家,有一千户之多,村庄面积是现在的两倍。近几年,有村民在村南地里挖出古碗及老年间的灶台、炉具。后因家族衰败,许多住户搬走,并有分支搬迁至本县其他乡镇。随着住户的减少,村名改为徐家。
  村政任职
  1946年,徐龙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随后在徐龙文的介绍下,徐占文入党。1951年,建立了徐家村第一届党支部,徐龙文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建立生产互助组,徐龙文任组长。1953年,成立初级合作社,葛培俭任社长,当时全村53户,入社18户。1954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徐家、潘家、任家合并为一个联合大队,入社率100%。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徐家村生产大队,徐占文任大队长。1961年,葛培任任党支书部书记。1963年,徐荣文任党支部书记。1970年,徐兰文任党支部书记,徐荣文、葛培西为委员。2004年,徐迎先任村主任,徐德山、徐德祥任委员。2007年,徐德山任村主任。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 20世纪9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10年,先后有5名学生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2010年9月,投资4.5万元,建成党员活动室,配置篮球场、乒乓球场等。
  村民生活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2000年,人均收入2400元。2010年,村民都住上了砖木结构的瓦房,电视户户有,电话户户通。机动车拥有量增多,有三轮车80辆、面包车9辆、轿车10辆。村内有百货商店、汽车维修点、首饰厂和服装加工厂各1处,综合维修1处。全村有60多人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1.5万元,年增收90余万元。20世纪70年代,村内宅基、街道实行了统一规划,90年代,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平方米。
  文化生活2009年春节,村民自发捐款8040元,筹办鼓子秧歌,组成由葛洪德、徐进水、徐进路、徐岭先、徐少文、葛洪金等人参加的秧歌委员会,出村表演。2009年建党员活动室,建立远程教育管理站。
  人物
  徐宝文 南下干部,中共党员。1921年生,2005年去世,曾任中央直属企业浙江省萧山县树脂厂厂长,党委副书记。
  葛培亮 生卒时间不详,早年参加八路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武汉军区调至郑州,师级干部。
  葛培俊 烈士,1925年8月生,1947年7月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作战于西北野战军二纵六旅十八团二营六连,安葬于陕西省蒲城县永丰镇村。
  徐龙文 1910年生,1946年入党,徐家村第一名中共党员,第一任党支部书记。2005年去世。
  徐金文 194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医,多次受到市、县的表彰。2004年,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荣获济南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
  (徐迎先)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迎先
责任者
徐宝文
相关人物
葛培亮
相关人物
葛培俊
相关人物
徐龙文
相关人物
徐金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徐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