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希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72
颗粒名称: 王士希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778-7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王士希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村政任职、社会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王士希村

内容

村庄概况
  王士希村位于沙河乡政府东4公里处,东与赵席头村相邻,西与烟墩村相邻,南与文丰梁村相连,北与梨行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2070亩,其中耕地面积1740亩、林地100亩、苇塘30亩、村庄民居占地200亩。2010年全村共有161户,总人口544人。有李、董、吕、张、王、何、石、杜、刘9姓,均为汉族,其中王氏最多。明末清初,该村王氏从河北省枣强县一带迁入,初名王新庄,后因王士希此人胆识过人,武艺超群,在周边村镇小有名气,遂以人名改称村名。村东南曾有王士希古墓一座,1973年土地修整时被毁。2009年,王士希村被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村民经济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达到了700余斤。为大幅度提高粮食产值,村民采用大水漫灌、铺设沙土柴草、秸秆还田等形式,改良盐碱地。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双千斤。村内有自留菜地,蔬菜能达到自给自足。该村交通便利,主要路面已硬化,村内有综合服务商店3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每年输出劳动力100余人,年收入150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0万元,人均6800元。
  村政任职
  1941年冬天,李方明经梨行村赵延亮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是该村早期党员之一。抗战期间,何福禄、李登伦等青年先后参加革命工作。何福禄于1945年9月牺牲,李登伦于1948年8月牺牲。解放战争中,李方梅、张延桢等十多人响应党的号召先后参军。李方梅参军当年牺牲,张延桢1948年9月牺牲。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党支部。1948-1962年,王长海任村党支部书记。1962-1975年10月,李方明任村党支部书记。1975年10月-1981年7月,王林轩任村党支部书记。1981-2010年,王丙云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王士希大队,王林霞任大队长。1967年5月成立王士希革命委员会,何福祥任“革委会”主任,王福田任副主任。1975-1978年,石兆木任大队长。1984年成立王士希村委会,有委员三人,石兆连任主任,何广义任文书。1998年村委改选,王中正任村主任。2004-2010年,王东军任村主任。
  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7名。
  社会生活
  1995年,为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进行了扩建,投资10万余元新建12间房屋,告别了土台子、黑屋子、泥孩子的历史。当时学校能容纳东赵村、文丰梁村及王士希村120余名学生,有教职工17人,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普九”后三至六年级并入沙河中心小学,该校成为简小。2001年学校撤销,合并到沙河中心小学。1978年,王士希村进行村庄规划,大多数村民住上了砖石结构的瓦房。2004年,村内大街硬化,安装了路灯。2008年春天,安装了自来水管道,村民喝上了干净水。2010年,全村拥有电话80多部、电视机120多台、机动车50余辆、电脑20余台。
  人物
  何福禄 1919出生,1945年3月参加革命,1945年9月牺牲,烈士。
  李方梅 1912出生,1947年3月参加革命,1947年8月牺牲,烈士。
  张延桢 1924出生,1947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9月牺牲,烈士。
  李登伦 1924出生,1939年3月参加革命,1948年8月牺牲,烈士。
  (王丙云)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丙云
责任者
何福禄
相关人物
李方梅
相关人物
张延桢
相关人物
李登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王士希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