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梁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71
颗粒名称: 文丰梁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776-7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沙河乡文丰梁村村庄概况、村民经济、革命活动、村政任职、社会生活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沙河乡 文丰梁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文丰梁村位于沙河乡政府东3公里处,东与赵席头村、龙桑寺镇庞家村毗邻,西与长庄村相连,南靠大沙河北岸,北临梨行村。全村占地面积1770亩,其中耕地1600亩、湾塘及环村林占地50亩、村庄民居占地120亩。2010年全村共有189户,总人口702人。有梁、庞两姓氏,均为汉族,梁氏人口占总人数的70%以上。梁氏是明朝成化年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当时该村以孟氏为主,至清朝前期,孟氏断代,改名梁家。清朝后期,梁氏有12个秀才,开办了12所私塾房。皇帝由此而过时,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便信口而说“真是文风梁家”,后改名文丰梁村。
  村民经济
  文丰梁村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丰富,南靠大沙河调蓄水库,引水沟环村绕转,适合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农作物。1963-1964年,借鉴河北石家庄的先进经验,实行了沟成网、地成方、沟渠路旁树成行,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试验田。1965年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数量占公社总任务的三分之一,年年大丰收。1978年后,小麦、玉米亩产突破1000斤,棉花亩产籽棉500斤。随着大沙河的治理,村民建设了60个面积一亩多的白莲藕池,池壁种地瓜、花生,成立了白莲藕生产合作社,每个藕池年产白莲藕4000斤,年收入3万元。该村外出务工人员2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的65%以上。村内相继建起收粮点、馒头房、综合超市、百货零售门市、维修部、木材加工厂、废品回收站等。养殖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10年底,能繁殖母猪存养量达到60头,年提供商品猪1000头以上。
  革命活动
  1938年前,梁振贵、梁克旬等人在惠民县归化街村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已有共产党员20多名。1947年,有32名青年参军参战,其中党员6名,梁希元、梁书田、梁振刚等7名青年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生命。全村有11人和3辆大车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支前队伍。1951年,全村有3名青年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其中梁甲富牺牲。
  村政任职
  1947-1957年,梁中春任村长,梁振玉任农会主席,梁延玉任民兵队长。1955年,梁景田任第一个初级社社长,庞举喜任第二个初级社社长。1957年,梁振玉任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下设生产大队,该村与王士希、赵席头三个自然村为一个联合大队,赵洪凡任大队长。1960年,三个自然村大队分开,梁中臣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队。1967年,成立大队“革委会”,梁重经任“革委会”主任。1960-1984年,梁重经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建立村民委员会,有委员3人。1985-1996年,梁振彬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梁振勤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2010年,梁德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改选村委领导班子,梁延山任主任,村委会设委员3人。1999年,梁延柱任主任。2007-2010年,梁德清任村委主任。1988-2010年,吕华任妇女主任。
  2010年,全村共有党员29名。
  社会生活
  1975、1987、1997年分三次对学校进行扩建和整修,增设教室13间,改善了办学条件,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适龄儿童入学率到达100%。该村先后有10名学生考入全日制本科或大专院校。1978年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水平、住房条件明显提高。1999年以来,村两委按照旧村改造,重新测绘规划,实施统一标准。2000年,对大街、宅基进行全面规划,三年内实现了砖、石、木结构统一标准的砖瓦房,形成全长1916米、三横两纵的村大街。2003年,投资20万元,铺设了1670米的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大街两旁进行了绿化。2006年,投资8万余元修了金长3200米排水沟及管道。2007年,安上了自来水。2008年,投资10万元建成了农村文化大院,内设农家书屋、篮球场、健身广场、秧歌专用广场等,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09年,为村里孤寡老人建了一所农家小院。2010年,全村拥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480余部,电视机230余台,电脑30余台,90%以上的农户买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太阳能入户率达到40%左右。有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运输车、电动车500余辆,轿车、面包车13辆,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7台,起重吊装车3台。20世纪60年代,春节、中秋节期间,村民表演的小戏、小节目也有一定的名气。2010年,全村秧歌队发展到130多人,表演形式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又重新统一购置了服装、鼓乐器具,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文物古迹
  2005年,在大沙河清淤治理中发现了汉代古墓群,方圆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汉代墓葬30余座。该墓群位于文丰梁村西南方向大沙河中,经过济南市考古部门和商河县文物部门的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汉代青铜盉、陶马、刀币、陶罐、石马、汉砖等文物20余件,其中青铜盉、陶马属国家二级文物,现保存于商河县城市展览馆。经济南市考古所专家考证,该墓群为汉代平民墓群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
   梁书田 1917年3月出生,1947年1月参加革命,党员,1948年6月在陕西黄龙虎梯目战斗中牺牲,烈士。
  梁振刚 1923年出生,1947年1月参加革命,党员,1948年6月在陕西望高寺战斗中牺牲,烈士。
  庞连海 1930年2月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11月在陕西川瓦子街战斗中牺牲,烈士。
  梁甲富 1930年1月出生,1948年1月参加革命,党员,1951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梁恩春 1919年出生,1948年1月参加革命,党员,1949年5月上海战役中牺牲,烈士。
  梁克文 1931年出生,1945年参加革命,1949年9月在新疆牺牲,烈士。
  梁希元 1924年出生,1945年参加革命,1949年9月在江西九江战斗中牺牲,烈士。
  粱建河1913年出生,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军入伍,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任伊犁自治州副书记、秘书长,1980年病故。
  梁甲祯 1913年出生,1944年入党,以说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参军入伍,任连指导员,后任职乌鲁木齐,1996年病故。
  梁登第 1918年出生,1940年入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德州齿轮厂党委书记,1980年病故。
  梁克森 1915年出生,1946年入党,1951-1960年任商河镇委书记;1961-1967年任商河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1968-1972年任德州水务局局长;1972-1983年任德州汽车运输公司党委书记,1994年病故。
  庞连明 1927年出生,1947年参军入伍,1950年入党,曾任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四十五团政治部主任,后任商河农机局工会主席,2003年病故。
  梁克勤 1945年4月出生,曾任山东省社会劳动保障厅干部教育处副处长。
  (梁德清)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德清
责任者
梁书田
相关人物
梁振刚
相关人物
梁甲富
相关人物
庞连海
相关人物
梁恩春
相关人物
梁克文
相关人物
梁希元
相关人物
粱建河
相关人物
梁甲祯
相关人物
梁登第
相关人物
梁克森
相关人物
庞连明
相关人物
梁克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文丰梁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