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531
颗粒名称: 周陈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744-7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集乡周陈村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文教卫生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乡 孙集乡 周陈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周陈村位于孙集乡西北,东靠李家村,西靠刘安村,北与葛家村相连,南与省道316线相接。全村耕地面积900亩,村庄民居占地250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580人,有周、陈2个姓氏,其中周氏人口最多,均为汉族。据记载,明末清初,该村先祖由河北省武邑一带迁入,以周姓陈姓而得名周陈村。1965-1984年属于牛堡公社,1984-2005年属于牛堡乡,2005年乡镇合并划归孙集乡。
  村政任职
  1949-1967年,周本水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2005年,周中波任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周中河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计民生
  该村人均二亩多地,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地为主。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由于受自然条件与生产力的限制,村民生活并无大的改观。20世纪70年代后,经过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有所提高。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开始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科学种田,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二、三百斤提高到八、九百斤,甚至千斤。农业种植也由过去靠人力、畜力耕作改换为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耕作方式。2008年,全村通上自来水,大街上安装了路灯。另外,村委会还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环境,并划分好卫生区,村民主动清理大街。该村有超市1家,汽车50辆,大型收割机4台。有印刷厂1处,手套加工厂1处。至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文教卫生
  该村已修建村文化大院、篮球场、农村书屋、卫生室。该村历来有跑秧歌的传统,不但有青年男女参加,还有丑角加入,有玩旱船、推小车等。每逢正月十五在周围村庄或到县城表演,获得好评。新中国成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1984年,该村建立小学,设有6间教室,能容纳200余名学生,自小学成立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到1997年与牛堡小学合并,该村学生都到牛堡小学就读。
  1966年,村内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1名。2005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
  (周克志)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克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周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