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王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80
颗粒名称: 范王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607-6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范王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范王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范王村位于郑路镇东南部,东面隔徒骇河与郭家桥村相望,南靠张王村,西与前赵村相接,北隔徒骇河与秦家圈村相望。全村耕地面积1089亩,其中林地300亩,大棚286个共572亩,耕田217亩。2010年,总户数176户,总人口857人,由范氏、王氏两姓组成,均为汉族。据《范氏族谱》《王氏族谱》记载,明朝中期,范氏、王氏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分别为范家、王家两个自然村。1953年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合成一个行政村,命名范王村。
  村政任职
  1945年,范元湖、范元士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范王村支部委员会,范元湖任党支部书记,范元井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在党支部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村15名青年参军参战。济南战役时范元树牺牲。1947年建立村农民协会,范元湖任会长,范元井任村长,开展斗地主分田地,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950年发展党员8名。1952年,组织互助组4个,50多户。1953年,前赵、范王、史家洼联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史家洼村的史传夏任社长。1958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范王生产大队,下设5个小队,王登状任党支部书记,范元森任大队长。1967年成立范王村革命委员会,范廷润任革命委员会主任,范培东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设立范王村村民委员会,范培东任党支部书记,范元井任村委会主任,下设5个生产小组。1993年,范廷顺任党支部书记,卢秀英任村委会主任,范廷彬任文书。2011年,范廷顺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卢秀英、范廷彬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范王村三面临河,地形较高,土质疏松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1973年,建设扬水站。1978年,村大队购进55千瓦电机,修建扬水站,修地上水泥渠道2600米。1982年,实行家庭联合承包责任制。1991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棚蔬菜、畜牧养殖和个体经济。至2010年,建成范王无公害蔬菜基地,成立商河县廷顺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商河县范王芹菜专业合作社,建设蔬菜大棚286个,占地572亩,年产蔬菜1800吨,年产值460多万元;发展养鱼专业户6个,养牛专业户12个,养鹅鸭专业户8个,养羊专业户32个,全村畜牧养殖业年产值达858万元;村内个体工商户12家,主要有粮油店、服装店、电动车店、饭店等,还有3户在外地从事密目网销售,个体经济年销售收入185万元。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2万元,人均纯收入9840元。
  村庄建设 1993年,进行村庄规划。1996年,村民全部住上砖石结构的新瓦房。2000年,有二层居民楼1座。至2010年,全村有大型联合收割机2台,六轮车6辆,三轮车195辆,轿车17辆,面包车12辆,摩托三轮车124辆。
  文物古迹 龙泉寺,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追赶到此地,人饥马渴,看到一口古井,有水喝不着。刘秀说:水自己上来多好。话未落,井水真的自己上来了,人马喝了个饱。刘秀说:真是口龙泉。刘秀登基后在此兴修庙宇,命名龙泉寺。1921年,拆寺庙建立商河县龙泉寺范家第五高级小学。1952年设立商河县第六完全小学。2001年撤销小学。
  人物
  范元玉 1912年6月生,1936年入党是该村第一名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县政府秘书,在斜庙、沙河一代发动群众抗日自救,牺牲,烈士。
  范建泽 1941年生,高中文化,任德州市法院经济审判庭庭长。
  (范廷顺)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范廷顺
责任者
范元玉
相关人物
范建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范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