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49
颗粒名称: 李王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580-5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李王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李王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李王村位于商河县城东25公里处,郑路镇东部,东与惠民县郑家村相邻,西与韩家村相邻,南靠徒骇河,北与陈家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90公顷,其中耕地50公顷,企业占地2公顷,村庄民居占地8公顷,蔬菜大棚10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23户,总人口489人,有李、王、张三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氏居多。据传,明末李氏和王氏由河北枣强一带迁来各立一村,取名为李家、王家,1967年徒骇河故道整修,李家和王家往北迁移500米合并为一村,取名李王村。
  村政任职
  1936年3月,李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9年3月,中共李王村支部委员会成立,李玉荣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6月,李玉荣组织10户村民成立该村第一个生产互助组。1956年,该村与邢王庄村、新陈家村联合组成大农业合作社,名为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李玉荣任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素功、陈玉俊任社长,合作社下设10个生产小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李王村生产大队,王吉福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67年1月,成立李王村大队革命委员会,李玉章任“革委会”主任,王吉福任“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6月,李士贵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李王村民委员会,李玉银任村委会主任,王玉江任村委会副主任。1996年,李玉银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李清胃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李洪波任村委会主任。2001年,李洪德任党支部书记。2010年李洪德任党支部书记,李春忠任村委会主任,展玉香任妇女主任。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 李王村地势平坦,盐碱地已改造,村东村西各有一个扬水站,该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大棚蔬菜等作物。蔬菜大棚10公顷,养猪场1公顷,植被面积30公顷,覆盖率7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年年涝情严重,颗粒不收。1954年,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盐碱地和涝洼地,村北的碱地种上苜蓿,几年后碱地变成良田。1955年,大搞水利建设,打井28眼。1956年,李王村、邢王庄村、陈家村联合组成大农业合作社,名为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开辟青菜园30多亩,在邢王庄村北开设木工厂和粉条粉皮加工厂,在徒骇河内滩安装20多部手摇水车,河外耕地的井上安装马拉水车。1962年,在徒骇河上修建扬水站,修水渠3里,90%的农田旱能灌、涝能排。1967年,徒骇河故道整修,李家和王家往北迁移一公里合并为一村,取名李王村,同时进行村庄统一规划。1968年,植树造林,修建环村路。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全村户户通电。1995年,发展蔬菜大棚80多个,年产蔬菜300多吨,年产值80多万元。1999年,程控电话开通,全村100余户先后安装了电话,大街安装电灯。2008年,建成蔬菜大棚育苗基地,年产值100多万元。2009年,建成木片厂。2010年,建成铁丝厂。截至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22万元,人均收入7354元。
  村庄建设 村内两条东西大街,南北两条大柏油马路与村南商展路相接。全村砖瓦结构住房占99%,建有居民二层楼3座,各种机动车100余辆,其中轿车5辆,面包车7辆,运输车7辆。村内有木工厂、五金门市部、铝合金装修门市部,钢砂厂、废品收购站、木片加工厂、馒头房和4个副食门市部。
  (李春忠)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