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312
颗粒名称: 前进东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548-5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前进东村概况、村政任职、村计民生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前进东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前进东村位于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郑路镇西部,北靠商展路,东靠路家村,西靠前进西村,南与扒牯李村相接。全村占地总面积105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962亩,苇塘占地12亩,村庄民居占地76亩。2010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505人,有郭、崔、傅、岳、刘、邢、王、魏、郑9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郭氏、刘氏、傅氏、岳氏、邢氏人口较多。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由河北枣强迁民于此建村,取名官庄。据传说,在1931年夏季,村内一老者在村北约1000米处,发现一古井水甘甜,传说喝此水能治百病,方圆百里的人们都来此取水治病,此井被称为“神井”,该村也改名为神井官庄。后来,村民在井旁修建一座长10米,宽6米的亭子,由此,该村被称为亭子官庄,后来日军侵略,将亭子拆掉,该村又被称为“神井官庄”。1959年,神井官庄分为神井东、神井西两个村。1966年,神井东改名为前进东村。
  村政任职
  1945年,神井官庄建立农民协会,高成禄任农会主任。1946年5月,崔法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47年,成立中共神井官庄支部委员会成立,高成禄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郭玉林任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神井官庄生产大队,付丙水任大队长,下设4个生产小队。1959年,神井官庄分为神井东和神井西两个村,成立中共神井东支部委员会,郭玉林任党支部书记,成立神井东生产大队,付丙水任大队长,刘丙文任民兵连长,生产大队分为两个小队,一队队长付丙良、郭玉成,会计刘丙坤;二队队长刘德孔、邢连银,会计岳俊升。1966年,神井东村改名为前进东村。1976年,刘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刘忠信任党支部委员,刘思明任村文书。1984年,成立前进东村民委员会,刘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岳全祥任党支部委员、村文书,房秀凤任妇女主任。1985年,刘丙文任党支部书记,岳全祥任村委会主任。1995年,刘忠亭任党支部书记,岳全祥任村委会主任。2011年,刘忠亭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兆民任党支部委员,岳全祥、王树云任村委会委员。
  村计民生
  生产建设前进东村南临土马河,东靠丰收河,北有顺水沟,水源丰富。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只有东西1条大街,不足50米长,8条胡同长短不一,房屋基本全是土屋。那时耕种都是人拉肩扛,全村有铁轮大车不过七八辆,牲口只有七八头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后来成立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大队,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0-1962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64年,进行水利建设,挖沟修渠。1982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千斤。1988年,打机井12眼。1989年,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至2010年,村内建有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主要种植黄瓜、芹菜、茄子、辣椒等,年产值60万元以上。有近10户村民种植珍珠红西瓜、关东白甜瓜,年产值20多万元。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3万元,人均纯收入7216.5元,彩电、电话、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普及,有轿车、面包车、运输车等15辆。
  村庄建设 1976年3月,规划宅基地和大街。1985年,修建村小学。1996年,全村有80户先后安装电话。1998年,投资2万元修建校舍10间。2001年3月,建立村两委办公室及计划生育办公室。2004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05年7月,硬化大街。2008年秋天,村内大街硬化为水泥路。
  (刘忠亭)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忠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前进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