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220
颗粒名称: 燕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4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燕家村贾庄镇村庄概况、村政任职、村民经济、文教卫生、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贾庄镇 燕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燕家村位于商河县城西,临商河以东,北与李王村、范家村、泉家村相邻,西至王天市村。该村共有农户225户,总人口930人,劳动力约有282人,耕地总面积1685亩。
  明朝永乐年间,该村以姓氏命名燕家,先后有宋氏、孙氏、李氏、泉氏家族迁往,后来刘氏从位家村村西头迁至该村,泉氏自从1963年外迁至东北以后该村泉氏绝姓,熊姓迁至该村住姥姥家延续3代后于1983年改姓,熊氏以后绝姓,全村总人口中孙氏占10%,宋氏占10%,李氏占5%,刘氏家族最多占总人口的75%,刘氏家族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北枣强,元末明初迁至山东省邹平县大刘家庄,后迁至亚林庵位家村西首,八世祖由位家迁于燕家东首,族人刘之芬一生行医,医德高尚医术超群,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晓。
  该村1947年归李金乡管辖,1955年由王天市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胡集公社管辖,至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贾庄镇管辖至今。
  村政任职
  1949年,刘文彩任村长,领导全村进行土地改革,分田到户,以后成立互助组,后又成立初级社,以后联社任社长。1958年,孙佃奎任村党支部书记,1960年洪涝灾后带领全村艰苦奋斗,带动群众渡过难关。1967年,刘希财任村党支部书记。1968年,刘汉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对全村的宅基进行规划。1986年,孙永奎任党支部书记。 1987年该村借用石油电网全村通电,以后通过商河电业局电网改造,该村全部用上农电,家家购买了电视机、电风扇,1991年,刘于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6年,刘培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刘希东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把全村街道进行硬化,带领群众种植大棚蔬菜。2008年,镇统一铺设了自来水管道。
  村民经济
  该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土地平整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全村每50亩地有一口机井,水源条件好。自2008年,实行种植结构调整,村党支部书记刘希东牵头种植高温大棚5个,主要种植丝瓜和葡萄,效益可观。随后又建地上棚15个,主要种植青菜、芹菜等。2010年,农户种植土豆、冬瓜等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该村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3台,大型耕耘机3台,家家以拖拉机、三轮车运输为主,出行以电动车为主。
  文教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中建立了小学,1-5年级。1958年,周围10个村庄的适龄儿童均到该村就读。1992年,改造校舍。该村先后出现了大学本科生10名,中专与专科生25名。
  1966年,村里没有卫生室只有一名赤脚医生。2000年村内建立村委办公室、阅览室、图书室。2004年,该村作为新一轮的合作医疗(新农合)试点村之一。2010年,全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安排专人每3天一次大扫除,建立了定点垃圾箱。
  人物
  刘希道 1932年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任水利局技术员,1975年任钻井股股长,1983年任县水利局局长。
  刘顺清 1940年出生,商河一中毕业,1965年在县电影院当售票员,1970年,任县公安局刑警队队长。1980年,任县公安局局长。
  刘东海 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胡集中学,后考入烟台经济学院,1990年毕业后安排到德州交通局工作,2004年任德州市交通局副局长。
  宋茂斌 1940年出生,1959年参军。1966年转业,任齐鲁石化后勤处处长。
  刘玉清 革命烈士,生于1928年,1948年牺牲,牺牲时任排长。
  刘希云 革命烈士,1925年出生,1947年参军,1948年牺牲。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月江
责任者
刘永清
责任者
韩宪光
责任者
刘希道
相关人物
刘顺清
相关人物
刘东海
相关人物
宋茂斌
相关人物
刘玉清
相关人物
刘希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燕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