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王庄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2032
颗粒名称: 贾王庄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303-30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贾王庄村发展情况包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村政任职、社会民生、人物。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贾王庄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贾王庄村位于龙桑寺镇南部,常郑路西侧,东与后翟村为邻,西与张佑村相连,南与后郅家村接壤,北临三合庄村,整个村庄呈长方状。全村总面积1353亩,其中耕地1053亩,村庄民居占地300亩。截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35户,总人口518人。
  据《贾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贾氏始祖贾友才由河北枣强迁入该村,后有王氏迁入,以姓氏命名——贾王庄村。全村现有贾、王两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贾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60%。
  自1988年,贾王庄村先后被县乡评为“先进党支部”17次,其中县级8次,乡级9次,党支部书记贾存江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11次。
  村容村貌
  20世纪60年代之前,村庄无大变化。村里大多数是土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197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有一部分户按照规划盖上新房,但因部分村民观念陈旧,旧房不拆,新房不盖,大街不通,房屋规划暂停。1988年,重新启动宅基规划,并制定优惠政策和村规民约,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拆旧建新,先后开通4条大街,总长1200米。到1990年全村房屋规划基本结束,户户都盖上了新房。
  1990年,修建村北、村东两座水泥桥。1994年,实行电网改造,安装路灯,2006年,通有线电视。2009年,村内通上自来水,村办公室建成使用,村内有了阅览室、农家书屋等,建立了活动场所,有了高低杠、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
  羊以上养殖户2户,豆腐加工11户,五金、百货商店和饭店各5处,外出及在当地各种打工人员150余人,村民经济收入快速提高。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6500元以上,全村安装程控电话98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260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轿车12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7%,新农保参保率98%。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前,贾王庄村建立农会组织,并组建妇救会、基干队、青年团等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有5名青年上前线参战。1952年,贾王庄村建立党支部,贾连法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由三合庄、赵官店等10个村组建高级社,贾连法任社长。1961年,恢复贾王庄村建制,建立生产大队,贾连法任党支部书记,贾存福任大队长。1966年,“文革”期间,贾存德任“革委会”主任。
  任职序列:1946-1952年,贾云连任农会主席。1952-1966年,贾连岳任农会主席。1952-1967年,贾连法任村党支部书记。1967-1973年,贾存德任村党支部书记。1973-1988年,贾德孝任村党支部书记。1988-2010年,贾存江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至201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21名。
  社会民生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有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投资3万元修建学校,盖房12间,校院、操场齐全。“普九”达标后又投入5万元对学校进行改造和扩建,入学率达到100%。1997年,学校“普九”达标,校舍达标,教学设施配套。1996年,学校合村并点,村庄孩子到常庄小学上学。
  卫生:1990年,村里设有卫生室。2004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后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贾德福 烈士,1947年2月参加革命,1948年在陕西蒲城永丰镇牺牲。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存江
责任者
贾德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贾王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