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举人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950
颗粒名称: 李举人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218-21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商河县龙桑寺镇李举人村发展情况包括村庄概况、村容村貌、经济发展、教育、人物。
关键词: 商河县 龙桑寺镇 李举人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李举人村位于龙桑寺镇东部,文化路南侧,东连东刘 木村,西与龙桑寺镇中学相邻,南与杨茂村一路之隔,北 临小魏家村,整个村庄呈长方形状。全村总面积960亩, 其中耕地825亩,人均1.5亩,村民居住占地135亩。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共有125户,总人口510人。
  李举人村因李氏虞昌科考举人而得名,明末崇祯壬午 年(1642)已有记载,历经300余年演变,曾称为孙家营 村。全村有李、孙、王、冯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李 姓最多,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
  2010年,全村党支部共有3名委员,14名党员。
  村容村貌
  1976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先后开通南北2条主干街道和4条环村路。1978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村内通自来水。2005年,安装电话、有线电视。2008年,美化大街,安装路灯。2011年,对主街道进行高标准硬化。2010年底,全村95%的农户住上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
  该村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殡葬改革,将零散的祖茔地调整为3个统一的公墓。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谷物为主,亩产粮食不足百斤,群众生活艰苦。1977年,年人均粮食200斤,人均纯收入150元。1978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不足百斤提高到亩产500斤。
  1982年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开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立足自身优势,推广自由种植、养殖、加工。至2010年底,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外,还建有养猪场3个,蔬菜生产园地20亩,外出打工人员50人,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是改革开放前的30倍。村内砖石结构住房占100%,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累计125台,各种机动车辆120余辆,其中轿车10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教育
  在教育方面,该村为改善教学条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学校进行修建和改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96年,校舍通过“普九”达标验收。2010年,村内增设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桌等。
  人物
  李虞昌 明末崇祯壬午年,科考举人。
  革命烈士:李长亭 李春雨 李曰才 李曰云 李春岐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罗福
责任者
李虞昌
相关人物
李长亭
相关人物
李春雨
相关人物
李曰才
相关人物
李曰云
相关人物
李春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李举人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