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温桥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915
颗粒名称: 西温桥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183-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西温桥村村庄概况、村计民生、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西温桥村

内容

村庄概况
  西温桥村位于商河县最西南角,距离县城约27公里。东与东温桥村为邻,西临临邑县,南临济阳县,位于三县交界之处。2010年该村共有145户,总人口603人,有王、温、陈、程4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王姓最多。全村面积1725亩,其中耕地1125亩,林木225亩,村庄占地375亩。
  西温桥村西侧有临商河,是商河县与临邑县的界河。与临商河紧邻有一条地上渠,是商河著名的“引黄灌溉渠”,也是清源湖的引水灌渠。南侧有土马河,由济阳县流入商河县境内,西温桥村位于土马河在商河县境内的最 前端。该村石油储量丰富。
  明末清初,温氏兄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定居,因村南土马河上有座小石桥取名温家桥,后分为东温家桥村和西温家桥村。曾隶属于济阳县,后又划归商河县。
  村计民生
  新中国成立前后,该村有香油坊。人民公社时期有铁编厂1个,木工组1个。1978年以后,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种植,1982年发展到750亩,主要种植“鲁棉1号”,棉花亩产300多斤。1980年,在引黄灌渠修建两个分水闸,投资约10万元,占地45亩,村里所有土地用上了黄河水,实现自流灌溉。1987年,种植苹果树75亩。2003年,发展速生林300亩,建设畜牧小区3个,发展养猪专业户15户。2008年,建设木材加工厂1处,从业人员10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村民到天津、北京、淄博、寿光、济南等地打工。
  1980年,村里对宅基地、大街进行统一规划。1988年,全村户户通电。2004年,“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投资15万元,对村内长500米,宽6米的大街硬化,修建排水沟并栽植绿化苗木,更换路灯。2007年,实现自来水户户通。2008年,投资8万元对村外田间河道全部清淤,使村所有的土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2008年,大多数村民翻新盖房,彩电、冰箱、空调、太阳能、电脑等进入寻常百姓家,电话、手机基本普及,有各种机动车有200辆,其中轿车18辆、面包车13辆、大型收割机1台,电脑40余台。村内个体户有10户,从事运输、百货、饭店、服装、化肥、农药、木材、粮食收购等行业。
  1986年,新建砖瓦结构学校6间,配套设施4间。1993年,学校进行达标扩建,新建教室7间,达到校舍、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5年,建村办公室大院6间,设有图书室、计划生育室、党员活动室等。2009年,新购置图书千余册。村里对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元、300元不等。该村先后有11人考上全日制大学。
  该村文化节目较多,尤其武术、花鼓扇舞高跷四乡闻名。王宗圣、孙永安、陈东海、陈永辉、陈东山、王宗思、王宗路等人的长枪、双节棍,温大孝、陈东成、王延升、王光印的伞、花鼓很有名气。每年春节村民都会自发地进行表演。村里还设有阅览室,订购了各种报纸杂志,方便群众阅读,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政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第一批党员有王云星、温风兰、陈东海、王宗礼、王光领、王光印、王延令、王志新、王云森,王宗礼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光瓴为副书记。1979年,陈建林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元为副书记。2002年,王和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全村有党员15名。
  人物
  王云友 红军战士,1911年生,在四平街战斗中牺牲,革命烈士。
  温大孝 民间艺人,村花鼓舞教师,深受群众喜爱。
  王和亮 在济南成立贝因美公司,资产过100万元,年纯利30万元以上。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和军
责任者
王云友
相关人物
温大孝
相关人物
王和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温桥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