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孙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913
颗粒名称: 前孙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玉皇庙镇前孙村村庄概况、村计民生、村政任职、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玉皇庙镇 前孙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前孙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方向30公里处,玉皇庙镇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由前孙和小展家村的一部分组成。东与安家村为邻,西与临邑县被马店村相连,北依后孙村,南与展赵村接壤。全村占地总面积1886亩,村庄占地400亩,耕地900亩,沉沙池占地586亩。2010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673人,有孙、张、王、赵4姓,其中孙氏占总人口的85%。
  明未清初,孙氏两兄弟由河北枣强迁至此处,分前后居住,由此得名。前孙村地势平坦,属于黄白土质,东有引黄干沟,南有邢家渡二级沉沙池,村内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已得到改造,有速生林300亩。
  村计民生
  1970年开始,村民修沟排涝,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村党支部号召村民发展棉花生产,1983年棉花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亩。1995年建冬暖大棚20个,后续建15个,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芹菜等。2004年发展速生林300多亩。1991年建面粉加工厂1处,农机维修部3处。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该村大批村民到天津、北京、淄博等地打工,务工人员达300多人。
  1988年,村里对宅基、住房、街道实行统一规划。1989年,安装100干伏变压器1台,全村户户通电。1992年,村南沉沙池建成。2000年,村内通上公路,安装程控电话120多部。2004年,全村打深水井8眼。2005年,安装路灯30盏。2007年,有线电视安装到户。2010年,全村通自来水。2010年,全村有大型农机5部,轿车、面包车20辆,重型运输车5辆,电脑30余台。彩色电视、通讯工具基本普及。
  1953年,建成村内第1所学校,成立夜校、识字班。1987年,新建砖瓦结构的学校5间。1991年学校进行扩建,建教室5间,达到课桌凳、操场、院墙、大门、厕所六配套。1992年,修建村“两委”办公室及文化大院,设有乒乓球室、篮球场,配有健身器材等。2003年,由村集体提供场所和该村幼儿园教师联合开办小红花幼儿园,该村儿童上学费用免50%。1955年,该村办“迷戏”剧团。“迷戏”源于清末,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广泛流传于商河、临邑、济阳、乐陵等地,演出曲目主要有《借年》《小姑贤》《王二小赶脚》等。孙丰玲、孙德久、孙守荣等老艺人在1963-1975年间曾多次到外地演出。
  村政任职
  1937年,张义龙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村第一名党员。1938年,孙德久、孙德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中共前孙村第一届支部委员会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张义龙、孙德久、孙德友参军参战,孙德友牺牲。1967-1989年,孙法亮、孙德刚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84年10月,建立前孙村村民委员会,孙法亮任村委会主任,孙德刚任村委会副主任,有委员3人,下设4个生产小组。1990-2000年,孙丰亮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村民委员会由4人组成,孙京会任村委会主任,孙法军任村委会副主任,孙京春任村文书,吕秀英任妇女主任。2005年,孙京会任村党支部书记。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京会
责任者
昝开东
相关人物
石金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前孙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