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垤道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829
颗粒名称: 前垤道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98-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前垤道村概况、村落变迁、村政沿革、村民文化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前垤道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前垤道村东临西小王村,南临西小李村。西(略偏南)临李马虎村,北(略偏西)临后垤道,距商河县城约8.5公里。据传说,该村先祖明末清初由河北省枣强迁入, 因该村原址西北角有一条较高土岭,且村西有一条南北向 官道。所以命名垤(意为小土堆)道,后来由于某种原 因,村民分为两部分,均从原村址分别向南北各退1公里建立新村落。南迁部分建新村落,定名前垤道,即前垤道村。北迁部分建立新村,名后垤道村。前、后垤道两村相 距约2.5公里。
  该村姓氏有侯、李、赵、王、许、徐、亓、齐、张、 潘、孟、肖、曹13个姓氏,各姓氏迁入先后无从考证。
  村落占地面积198亩,耕地面积1340亩,总人口455 人,121户。
  村落变迁
  该村20世纪60年代前,村貌变化不大。房屋均为砖建基,土坯墙的土木结构平顶房。一条东西走向主街,农户聚集于大街两侧,胡同宽窄不一。1989年前,出现砖木结构房屋,建基开始用石头。1989年该村统一规划,宅基东西长20米,南北长25米。每两排宅基之间留一条胡同,宽4米。三条东西向大街,中街宽15米,南、北两条 大街各宽10米。南北向大街(居村中心)一条,宽12米。 房屋多为砖木结构。至2000年,逐渐出现砖瓦混凝土结 构的房屋和两层简易楼房。
  该村1987年通电,2003年硬化大街路面。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该村隶属于五区常庄乡,潘吉 增任农会主任。1949年,隶属于四区,侯公修任村长。 1953年初级社阶段赵长安任该村党支部书记。1955年高级社阶段,赵长安任大队长,下设两个小队,隶属于钱铺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于城关公社,侯光村 任大队长。1964年,曹春田任村党支部书记。1966-1969年,孟宪贵任村“革委会”主任。1969-1987年,王秀祯任村党支部书记。1987-2003年,侯建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2011年4月,赵纯华任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4月,潘忠明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经济
  该村历来均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原始的耕作方式,以牛耕为主,粮食产量每亩在100斤左右。1947年土地改革后,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粮食产量仍增幅不大。1959-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产量有所下降。1961年后,政府提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加之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粮食亩产量逐渐提高到300斤到400斤。1981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由于良种、化肥和农业机械地应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截至2010年,粮食产量每亩年产1000公斤,棉花亩产籽棉250多公斤。
  1972年,全村只有一台抽水机,1974年每小队一台抽水机用于农田灌溉。1982年后,农业机械逐渐增多,至2010年,全村已有农用拖拉机83台,农用三轮车45辆,大型运输汽车2部,轿车和面包车21辆。
  村民文化
  该村的鼓子秧歌以花跷新颖为特点,他们采用了高跷的表演形式,表演“上扁担”“叠罗汉”,成为当地一种较为新颖的表演形式。村民们每逢农闲时间及逢年过节,便自发地组织起小剧团,表演一些传统剧目,如吕剧《小姑贤》《王汉喜借年》等。闲暇之际,孩子们则盛行各种游戏。男孩子们玩打蹦、打铜牌、扣破锅等。女孩则玩跳绳、踢毽子等。这些游戏形式逐渐被新兴的现代娱乐形式所代替。
  民国以前,该村有一所私塾。民国期间有学堂一处,许洪瑞、许十一等任教。1949年,建公办学校一处,直至2010年学校合并,该村学生到许商中心小学(学校设在西铺大院)就读,该村学校撤销。
  1976年村里建卫生室一处,医生赵文杰。之后,由赵纯祥、赵文忠,先后任医生,直至2010年。
  2006年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人物
  王注东 清朝末年廪生,曾授馆于该村,当时以其教学质量高而闻名商河城南。
  齐长星 毕业于某石油学院,任胜利油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该村大街路面硬化时,个人资助5万元。
  侯建良 任新疆建设兵团公安厅副厅长。
  侯玉堂 任乌苏县副县长。 李景胜 曾任商河团县委书记、德州市科委副主任。
  (潘忠明)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潘忠明
责任者
王注东
相关人物
齐长星
相关人物
侯建良
相关人物
侯玉堂
相关人物
李景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前垤道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