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园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90
颗粒名称: 单园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56-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单园村概况、村政沿革、村貌变化、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单园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单园村位于商河县城北2.5公里处,该村有单、王、刘、马4个姓。单姓最多,单氏始祖单仁于明末迁于此,历经六百余年,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始祖六世同堂,7世8支雁行,子孙遍及商河、陵县、德平,远行海内外。王姓为该村第二大姓,始祖由河北枣强迁入。清朝中期刘姓、马姓迁入聚齐四大姓。
  截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该村计有人口1024人,248户,总版面积1700亩,村居占地470亩,耕地面积1230亩。祖祖辈辈种地为生,经济作物以露天菠菜、芫荽为主,大红枣遍及全村,远近闻名。俗语称:单园好,单园好,又有菠菜又有枣。
  村政沿革
  该村1960年隶属城关公社,村称生产大队,分4个小队。1984年隶属城关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许商街道办事处管辖。
  1961-1969年,单金明任党支部书记,单金河任大队长。1969-1973年,单贵树任党支部书记,单祥元任大队长。1973-1996年,单祥元任党支部书记,王金叶任大队长。1996-2011年,刘桂清、王永义、单祥元、王银业、单祥成、单桂波、单桂河交替担任村干部,由于村干部的不固定,造成民怨,上访事件不断,在当地造成很坏的影响。2011年,村两委换届,由办事处领导任党支部书记,单祥正任村主任。
  村貌变化
  2010年,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并且安装到户,家家户户都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并且安装了路灯,村民互相帮助,在各个路口又修起了涵洞,修建了下水道,使村中道路雨天不再泥泞。
  村民经济
  村民原来是分散小农经济,后来慢慢发展露天菠菜、芫荽,效益很好。随着县城建设的推进,耕地的减少,村民们又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搞起了餐饮业、化工业、建筑业、装修业、电动车组装等。村民刘桂江、王长忠、单荣军组建建筑队。王永才、单天军兴办化工厂。王长兵带头搞起了电动车组装。单天辉组建装修队,吸收了部分劳动力,给部分家庭带来了经济收益。有的村民盖起了楼房、添置新家具。该村有大型农机具14套,轿车30余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的传统文化为鼓子秧歌,3面大鼓同时敲响,堪为一绝。村民吕剧团轰动周围村庄,每逢节日,到处演出,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该村建有小学1处,开设1-5年级课程。1973年改建单园联中,实行1-9年教育。1995年撤并联中,恢复小学,有在校学生500余名,教职工30多名,周围村庄儿童均在此就读。
  村里设有卫生室1处,村医2名。2004年该村作为试点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人物
  烈士 单祥斋
  (单祥正)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单祥正
责任者
单祥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单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