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86
颗粒名称: 杨家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53-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杨家村概况、村政沿革、村貌变化、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杨家村

内容

村庄概况
  杨家村距离商河县城2.5公里,位于县城北,东临城后李,西依大李村,南与县城毗邻,北与夏家村接壤。该村总人口186人,其中男92人,女94人,有42户人家。该村总面积350亩,耕地面积270亩,非耕地及宅基地占80亩。
  据传,该村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以姓氏命村名杨家村。该村村民均为杨氏,汉族。
  村政沿革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该村村民杨延位、杨并让等组织担架队,救伤员,支援前线,发展生产进行自救。该村有妇救会、青年儿童团、基干队。
  1947-1965年,杨文孟任农会主任、村长、社长。1965-1970年,杨恒位任党支部书记。1970-1975年,杨恒常任党支部书记。1975-1990年,杨丙胜任党支部书记。1990-2002年,杨丙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2002年,杨庆胜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村民住着土坯房,生活困窘,一遇到连阴雨天,房倒屋塌现象时有发生。1945年9月商河解放初期,村民仍居住土坯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980年开始逐步改建成砖瓦结构的房子。至2010年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村内修建二层楼10座,村民的衣食住行都得到较大改善。
  村民经济
  该村借助靠近城区的优势,以经商、副食业、组装电动车、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5320元。户户有洗衣机、冰箱,安装太阳能30台,拥有轿车6辆,面包车5辆,运输货车3辆,农用四轮、三轮车实现普及。
  1982年全村通电;2002年全村路面硬化;2007年全村安装有线电视;2010年全村安装自来水管道。
  教育 文化卫生
  1991年前,该村无学校,适龄儿童至邻村就读,1991年,该村与小李家、夏家三村建学校1处,适龄儿童入学95%,2002年全镇统一撤并学校,该村适龄儿童转入单园中心小学就读,入学率100%,该村共有大中专生17名。
  该村有计划生育协会,有红白理事会。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后该村与小李家、夏家合办鼓子秧歌队,村民剧团演出剧目《借年》《李二嫂改嫁》等反映农村题材的节目。
  2004年全村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杨庆胜)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庆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