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枝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商河乡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782
颗粒名称: 刘万枝村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
页码: 49-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商河县刘万枝村概况、村政沿革、村貌变化、村民经济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商河县 刘万枝村

内容

村庄概况
  刘万枝村位于商河县城正北方向4公里处,东临卞楼村,南依单园村,西与省道248线相连,北与殷巷镇安美村毗邻。
  该村总人口667人,男345人,女332人,有168户,总面积1455亩,宅基占总面积150亩,耕地面积980亩,非耕地面积325亩。
  据传明初刘万枝由河北省枣强一带迁来定居,该村以人名命村名,有刘、张、韩、郑、王、宋、徐7个姓氏。刘氏总人口占30%,其他姓氏占总人口的70%。 ,
  村政沿革
  1947年土地改革时,成立农会组织,张志德任农会主任。该村有妇救会、儿童团、基干队等组织。张友富、宋仁腾、韩元杰等10人参加担架队送军粮,救伤员,支援前线。
  1946年建立刘万枝村党支部,张志德任党支部书记。 1946-1963年,张志德任党支部书记。1963-1984年, 宋振清任党支部书记。1984-1989年,王永新任党支部书 记。1989-2005年,刘传峰任党支部书记。2005-2010年,张友柱任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53年,该村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社长宋振清。1957年,加入高级社,社长宋振清。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刘万枝归 城关公社管辖。
  村貌变化
  1945年9月商河解放前,该村401人,东西一条街,村民都住在街北,住土坯房。1976年实行全村规划。1985年后逐步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子,且建有二层楼一座。
  1987年全村通电,2003年全村硬化街道。该村在外地工作、经商者捐资筑路,捐资总额55000元,村委会为捐款者立功德碑一块。2009年通有线电视。2010年安装 自来水管道。
  村民经济
  该村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过去亩产600斤左右,村民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打机井26眼,实现亩产2000斤。
  该村长年外出务工者有32人,农闲外出务工60人,村民刘长忠在县城北经营家具——金桥家具城。人均纯收入5400元,户户有彩电,30户有冰箱,50户安装太阳能,轿车、面包车15辆,货车5辆,大型农机具6台套,三轮车、小四轮拖拉机40辆。
  教育 文化 卫生
  该村有私立学校1处。1950年建土坯墙学校1处,入学率60%。1987年建砖瓦结构学校1处,入学率98%,2002年学校合并,适龄儿童就读单园小学,入学率100%。“文革”时期村里有赤脚医生1人,2004年全村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设有卫生室,有医生1人。
  人物
  1948年,刘长江参加淮海战役,牺牲,烈士。
  1948年,刘长圣参加淮海战役,牺牲,烈士。
  1947年,韩丙地、王存坤、宋振河、宋振清、刘志江参军复员后回乡务农。
  1949年,王秀怀、刘成春、刘长仁参军,其中刘长仁复员转业到商河县交通局任局长,已离休。
  刘关风1947年参军,复员转业到惠民县水利局工作,后调鲁北水利局任处长,后离休,2009年去世。曾与毛泽东主席合影留念,合影是在鲁北三区根治海河,兴修水利时。
  刘盟春大专文化,1989年在商河县政府任办公室主任,2002年调县土地管理局工作,任局长。
  刘长富大专文化,山东省农业大学毕业,先后在胡集乡、展家乡任党委书记,后调县林业局任局长,已退休。
  (张友柱)

知识出处

商河乡村志

《商河乡村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是《商河乡村志》是我县史志部门继《商河年鉴(2007~2010)》、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商河流长》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是我县第一部记载乡村历史的志书,她以行政村为基本编纂单位,较全面、系统、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全县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村庄形成、家族变迁、人口状况、村落变化、村政沿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村计民生、人文轶事、民间艺术、经济特色等各个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友柱
责任者
刘长江
相关人物
刘长圣
相关人物
韩丙地
相关人物
王存坤
相关人物
宋振河
相关人物
宋振清
相关人物
刘志江
相关人物
王秀怀
相关人物
刘成春
相关人物
刘长仁
相关人物
刘关风
相关人物
刘盟春
相关人物
刘长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刘万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