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优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6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优抚
分类号:
D632.3
页数:
2
页码:
890-89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香磨李村国家对烈军属、残废军人等优抚、抚恤等工作情况。
关键词:
济南市
工作
优抚
内容
优抚 1951年,解放后的第三个春节,香磨李村干部群众敲锣打鼓到烈军属户送光荣牌、贴对联、挂光荣灯。此后,每年春节均慰问烈、军属。根据党和政府的优抚政策,香磨李村采取了帮助耕种、优待劳动工日、统筹现金、慰问等方式,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帮助耕种。1951年,香磨李村4名村民第一批志愿军入伍,他们是高玉海、李发、赵国珍、程殿明。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军属的土地实行代耕代种、优先收打。至1985年,村里享受帮助耕种的烈、军属5户,年均用工50余个。
优待劳动工日。从1956年合作化到1958年,香磨李村对烈、军属的优待方式改为优待劳动工日,以所在队(组)统一评定。1958年后,以其生产队逐户评定出优待劳动日,直接参加收益分配。评定标准,按照稍高于一般社员生活标准,优待劳动工日。为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优待补贴劳动工日后,年终分配时,多者不扣,少者不补。
统筹优待现金。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香磨李大队对现役军人家属优待,实行现金补贴。80年代中期,现役军人(义务兵)每年享受优待现金300元左右;90年代初700余元;90年代中期,每年优待金1000元;2001年,每年优待金提高到2000多元。对现役军人家属,尽力安排在收入较好的居办企业里工作。
节日慰问。济南解放后,每到春节,村干部带领群众、学生开展慰问烈、军属活动,敲锣打鼓,挂光荣牌,送鱼、送肉等慰问品;还为烈、军属打水、扫院子、送煤炭,让其欢度节 日。80年代后,每逢春节 ,大队为烈、军属送副食品、慰问品。
抚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烈军属、残废军人发放抚恤金。建国初期,以发放粮款和实物为主。1960年后,实行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补助。1979年后,扩大补助面,提高补助标准。解放后至80年代,香磨李村抚恤对象为4户4人。对1951年参加革命的荣誉军人多方照顾,定期把抚恤金送到他手里。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抚恤金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