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43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体制
分类号:
F324.3
页数:
2
页码:
232-2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香磨李1958至1961年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体制情况。
关键词:
香磨李
农业
体制
内容
1958年1月,撤销郊区建制,隶属于历城县。同年3月,香磨李村由新城乡划为北园乡。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由河南省来到山东省,于当日下午由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和省市县乡的领导陪同,到北园水屯村视察,察看了水屯村的水稻生产。当时北园乡党总支部书记刘传清、乡党总支副书记兼北园农业合作社社长李树诚,向毛泽东主席作了汇报。当刘传清向毛主席汇报到北园农民正在办大社时,问到主席:“是叫大社好,还是叫集体农庄好?”后来,毛主席发出号召:“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于是,一个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迅速掀起。1958年8月20日,北园由15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了山东省第一个人民公社——北园人民公社。公社成立不久,掀起深翻土地高潮。9月,北园人民公社调全社青壮年组成专业队,在王炉、药山、鹊山、黄台深翻土地,盲目密植。11月13日,济南至平阴干渠开工,北园人民公社男女青壮年24万人次先后出工,香磨李村出工日近万个,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刘振海等60多个整壮劳力在济平干渠修河,一直干到腊月29晚上才回家过年。劳民伤财,为防寒,仅烧掉的苇子即浪费了20万元。同时,贯彻中央关于“以钢为纲”、“全民大办钢铁”的指示精神,在王炉、泺口、无影山建立小高炉大炼钢铁。香磨李生产队男女出动,付出近万个劳动日。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人、财、物力的很大浪费。香磨李整壮劳力在无影山大炼钢铁,青壮年劳力日夜奋
战,炼不出铁还要“插白旗”,撤职批判,造成更大的劳民伤财。人民公社建立后,香磨李为标山大队第五生产队。1962年2月25日,香磨李生产队由标山大队析出,正式建立香磨李生产大队。此时,香磨李生产大队有耕地680亩。
人民公社初期,政社合一,实行军事化编制,大兵团作战,集中几乎全部劳力抓生产。起初,香磨李生产队为北园人民公社第四营第五连。刘成任四营营长,程文祥任营教导员,胡庆林任五连连长。军事化编制主要抓好五件事:一是大炼钢铁;二是深翻土地;三是挖掘济平干渠;四是修建卧虎山水库;五是治理黄河。1959年1月撤销营连编制,更名为管理区和大队。香磨李为北园人民公社第四管理区;同年2月,撤管理区后为北园人民公社标山大队第五生产队。1962年2月,建立北园人民公社香磨李大队,大队长徐广娥,下设3个生产队。
人民公社初期,实行公社一级核算,统一分配,穷富拉平,大量平调农业生产队的劳力、土地、粮食、资金和其他物资。当时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一万斤,有的浮夸为亩产几万斤,到处“放卫星”,谎报虚夸数字。集中全公社劳力,实行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提出“深翻一尺半,明年吃白面”的口号,建起了大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调走香磨李生产队300多劳力,上万个劳动日,造成了不少损失。农业丰产没丰收,不少地方大批地瓜收不进来,烂在地里。吃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结果,来年出现了粮荒,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导致三年的自然灾害。1959年,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郑州会议精神,改公社一级所有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并退赔了部分平调的粮、款、物。同年“反右倾”开始后,又停止了退赔。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纠正了建社初期的错误,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经济体制。
香磨李大队干部群众在总结工作时,指出了人民公社初期“左”的路线导致三年灾害。主要原因是:一是丰产没丰收。总结为3分天灾,7分人灾,人为原因导致三年灾害;二是苏联借机要债,中国人民卧薪尝胆,勒紧腰带还债;三是刮“五风”,一平二调三过渡,即平均主义大锅饭,无偿调动劳力,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提出“一天等于二十年”、“人民公社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提前建成共产主义”的错误口号,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四是深翻土地,密植小麦,一亩地下种100斤,有的下种200斤,提出亩产10万斤的口号,由于小麦没有合理密植,造成减产;五是大批整壮劳力无偿调出大炼钢铁,一部分劳力在无影山日夜奋战,大炼钢铁;另一部分劳力抽出到历城平陵城去炼钢铁。同时,无偿调动劳力修济平干渠、卧虎山水库、治理黄河等,形成“天兵天将都外出,妻儿老小搞农业”的状况,地没人种了,亩产只二三百斤,上报数字却报成亩产万斤、几万斤;六是计划经济,指令性种植,1959年全部改成菜田。世世代代种大田的农民,一下子全部成了种菜的,实行粗放型种植,产量很低,亩产蔬菜只有几千斤,造成了很大损失。“左”的路线,导致了三年自然灾害,香磨李村人民缺粮受饿,造成了“1958年,吃饭不要钱,吃了3个月,挨饿整3年”的不正常现象。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