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集体化合作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4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集体化合作经济
分类号:
F062.3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48~1957年这一时期香磨李村的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
集体
香磨李
内容
1948年,济南解放后,香磨李人民获得了新生。1949年,区里派来了土改工作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首先解决减租减息,由过去的“四六分”变为“三七分”。1950年,市区派来的土地改革工作队进驻香磨李村,王新元任组长,后杜秀英带领的土改工作组来到香磨李村。工作队进村后,认真贯彻执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分化地主,集中力量打击大地主和恶霸地主的阶级路线。发动群众开展忆苦思甜教育,组织农会划分阶级成分,斗争不法地主,没收土地,分配土地,颁发土地证书等工作。在调查教育摸底的基础上,香磨李村建立了农会组织,具体领导土改工作。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会的领导下,开展了诉帝国主义的苦,诉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苦,诉地主恶霸的苦。这时,人民政府根据群众的控诉,法办了一批地主分子,依法枪毙了一批恶霸地主分子和反革命分子,逮捕了部分地主分子。大灭了地富的反动气焰,大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地改革法》的规定,香磨李人进行了斗地主分田地的运动,没收、征收土地188余亩,农具300余件,家具700件,房屋70余间,30余户,110名贫雇农分到了土地。广大贫下中农欢天喜地翻了身,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共产党是恩人,毛主席是救星”的欢呼声,传遍了香磨李村这块土地上的家家户户。
接着,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翻身后的农民发展经济。195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香磨李人闻风而动,组织起季节性和长年性的互助组。1952~1953年,香磨李村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75%。1954年,香磨李村成立了2个初级农业合作社,90%的农户加入了初级社。一社张文清任社长,二社程震为社长。这时,农民的生产热情很高,种粮、种菜,养鸡、养鸭,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小农经济发展得热火朝天,生产得到发展。
1955年12月,香磨李、标山、凤凰山、林家桥、马家庄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立了丰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香磨李村99%的村民参加了农业社的生产。当时,香磨李村为丰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五生产队。高级社劳力统一调配,土地联片集中。合作社对生产队实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制度,即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土地、劳力、牲口、大型农具固定到队。生产队收入全部按劳分配,采用评分记工和定额管理的办法,社员积极性很高,生产有较快发展,社员收入增加。据统计,高级社的第一年(1956年),香磨李村人均分配增收40%,粮食增收50%以上。1956年,香磨李村年产粮食20万斤,创出前所未有的粮食最高产量。
1948~1957年这一时期,香磨李村的经济发展整体上还是自然经济,也叫小农经济。人们的经济意识是:玩龙,玩虎,不如玩土;金窝,银窝,不如土窝;金买卖,银买卖,不如在家挖泥块;20亩地1头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点粮食混饱肚,养头肥猪吃点油,卖点鱼虾添衣裤,养只母鸡酱油醋,过着以土为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香磨李村的经济停留在一家一户,种瓜种豆的自然经济。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香磨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