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磨李居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3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道路
分类号: K925.2
页数: 3
页码: 151-15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至2001年底香磨李形成的道路情况。
关键词: 香磨李 道路 建设

内容

香磨李庄建成村落后,逐步形成了几条乡间土路,连接着村落,并与外界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发展生产,方便交通,开发、拓建了许多公共道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已成香磨李村的主题。在要致富,先修路的前提下,香磨李村为发展经济,扩大开放,改善交通条件,随着村庄的改造,逐步规划修建道路。1997年《香磨李居旧居改造规划草案说明》中,对全居的道路作了规划,其规划格局基本上以依托原居内道路的骨架,进行拓宽改造。主要分为干路和支路,干路有中心路济泺路,南北走向,宽50米,由南而北,穿过香磨李居。标山路,南北走向,宽30米,由南而北,穿过香磨李居。2001年底,全居共有道路6条,总长度为1800米,道路总面积为9.12余万平方米。主要道路有:
  济泺路位于香磨李居中部。南起成丰桥,北至泺口黄河大坝,全长5290米,宽50米。该路在1925年称“义威路”,
  为宽6米的土路;1930年改称为“五三路”;1938年改称“济泺路”。国民党统治时期,路基由6米加宽到12米,并修建了宽3米的碎石路面。1953年将碎石路加宽至7~9米,并将泺口街里至大堤段加宽。1954年将成丰桥至济泺桥一段(称南段)路面铺装34厘米厚的沥青路面。1956年又将济泺路北段(济泺桥以北)做了沥青表面处理。1958年6月3日至7月17日,将济南段沥青路面加厚35厘米。同年10月又在南段主路两侧修建煤渣路面慢车道13360平方米。1964年1月8日至2月10日,由造纸西厂等单位集资修建了东侧边沟。1969年济泺路南段拓宽为34米,其中,快车道14米,两侧隔离带各4米,慢车道各6米,全为沥青混凝土路面。1984年由天桥区市政工程养护所施工,4~5月将南段隔离带由宽4米改为3米,快车道宽度增至15米,慢车道也各增至6.5米。1985年自成丰桥到汽总路两侧慢车道又各加宽至7.5米,新建人行道各4米,并将路边沟改为100×110厘米混凝土盖板沟及直径600~700毫米管道。
  1988年7月~1989年5月,以企业集资、政府拨款等方式投资497万元,拓宽了济泺路北段,长度2.2公里,宽度为50米。其中快车道15米,慢车道各宽7米,隔离带各宽3米,人行道3.5米×2,绿地各宽4米。同时修建雨水管道4公里,污水管道300米。
  标山路(老济泺路)标山路南起北园路,北止泺口居,经标山居、凤凰山居、林家桥居、香磨李居、马家庄,长2700米,宽7.5米,面积20250平方米。
  小滑河北路1997年,小清河进行拓宽,1998年兴建小清河北路。该路经香磨李居段长400米,宽50米,是一处新兴的道路经济增长带。
  香磨李小区西路香磨李小区西路南起小清河北路,香磨李居办公楼西侧,北至居活动娱乐中心,长250米,宽8米,系2000年建成的居民小区街巷道路。
  香磨李小区东路该路南起小清河北路,香磨李居办公楼东侧,北至居活动娱乐中心,长250米,宽8米,系2000年建成的居民小区街巷道路。
  河滨路该路西起济泺桥,东至林家桥,小清河北岸,沿河东西行,长400米,宽8米。路南侧为绿化带,路北侧为鞋城和洛中货物集散中心,是一条商业和观光道路。

知识出处

香磨李居志

《香磨李居志》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原则,反映了香磨李居的历史与现状。记述时限上起事物发端,断至2001年。

阅读

相关地名

济泺路
相关地名
标山路
相关地名
小清河北路
相关地名
香磨李小区西路
相关地名
香磨李小区东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