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经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庄社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103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经济管理
分类号:
F299.22
页数:
5
页码:
177-18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杨庄村1948至2004年经历了自然经济、合作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5个发展阶段,经济管理及管理机构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关键词:
城市经济
经济管理
杨庄村
内容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至2004年,在长达56年的时间内,杨庄社区的经济工作经历了自然经济、合作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5个发展阶段,经济管理及管理机构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第一节 自然经济管理
管理机构 1948~1952年,杨庄村设村公所和农会,在区、乡的领导下,对农户进行领导,对农业生产进行服务。其管理机构及负责人:杨庄村村长
王洪昌杨庄村副村长 王洪昌
杨宝林张庄村村长 杨宝林
张家梓张庄村副村长 张家梓
王连昇杨庄村农会主任 王连异
杨庄村农会副主任 王洪志 闫振甲
张庄村农会主任 杨连玉
张庄村农会副主任 张忠亭
经济管理 此时,村干部主要带领贫 雇农斗地主、分田地,激励村民种好地,多打粮食,多产蔬菜,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建设。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村民斗地 主,分田地,在村公所和农会领导下,村 民们一家一户在自个的土地上种植作物。 农户以农为主,守着贫瘠的土地种植蔬 菜、水稻等农作物,兼在房前屋后种瓜种 豆等,自种自食。也有的农户农闲季节捕鱼、进城叫卖,搞些力所能及的副业。村里只负责征收公粮,完成上交公粮任务,对农户少有经济管理和经济服务。村民们一家一户按照个人意愿开展生产,各念各的“生产经”,各走各的“致富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绝大多数农户仍过着贫困生活,处于粮菜生产为主,养鸡、养鸭、养猪、养羊,补充花钱的不足。
第二节 合作化经济管理
管理机构 1953年起,大杨庄、大张庄和小张庄3个自然村走过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个阶段的合作化经济,其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
互助组设组长1~2人,在村长的领导下,发展农业生产。初级社设社长和副社长,领导农业生产。
杨庄和平初级社社长 胡起凤
杨庄光明初级社社长 王洪昌 王洪滨
张庄五五初级社社长 张玉宝
张庄星星初级社社长 王德琪 张家声
小进军高级社社长 胡起凤
副社长 张洪运
大进军高级社党总支书记 李树成
大进军高级社社长 边春才
经济管理 杨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分得了土地、房屋、农具和家具,为尽快摆脱贫困,几户或十几户为一组,组成生产互助组,以换工的方式,互帮互助,发展生产。互助组设组长,领导本组的生产。
生产互助组设立不久,根据中央的指示,又成立农业初级社,每社规模在20~40户不等。当时,杨庄建立“和平”和“光明”两个初级社,大张庄和小张庄建立“星星”和“五五”两个初级社。初级社设社长和副社长,社员在社长的领导下发展生产。初级社时期,以农业为主,从事粮菜生产,社员劳动积极性很高,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1955年年底至1956年年初,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杨庄和大、小张庄的4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进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久,为扩大规模,水屯、边庄、白鹤3个队合进来,成立了大进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成立党总支部和农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党总支书记李树成,副书记张国志、胡起凤、边春才。下设4个党支部,即水屯生产队党支部,边庄生产队党支部,白鹤生产队党支部,杨庄生产队党支部。高级农业社生产管理委员会设社长1人,副社长3人,边春才任社长。管理系统为:高级社——生产队——生产组,实行政社合一,具体领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杨庄、大小张庄3个自然村为进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四生产队,下设8个生产组,由生产队长和各生产组长具体领导本队和本组的农业生产。
此时,杨庄党支部书记胡起凤,副书记张洪运,杨庄生产队大队长李玉海。在党支部领导下,政社合一,对生产发展进行全面管理。
第三节 计划经济管理
管理机构 人民公社后,实行军事化编制,设营、连、排、班编制,进行军事化领导,主要是深翻土地、广种小麦,大炼钢铁,实行大兵团作战。1959年1月,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其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
北园大队党总支书记 李树成
北园大队党总支副书记 张洪运 关献森
王洪俊 边春惠 李文和
北园大队大队长 杨长贵
杨庄大队党支部书记 张洪运
杨庄大队大队长王洪昌 张洪运
杨庄大队一队队长 杨广胜等
杨庄大队二队队长 杨金昌、葛玉生等
杨庄大队三队队长 李洪滨、李玉海等
杨庄大队四队队长 王洪昌、杨东泉等
杨庄大队五队队长 张新民、张家洪等
杨庄大队六队队长 张云岭、杨明等
杨庄大队七队队长 张家梓等
杨庄大队八队队长 李少坤、张志明等
经济管理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至1978年,长达20年的人民公社走集体化道路,实行计划经济,土地归集体所有,实行工分制,按工分参加分配。此时,在北园人民公社领导下,大队设党支部和队委会,下设生产小队。杨庄人民在杨庄生产大队党支部领导下,由大队长领导全大队的生产。大队下设8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设正副小队长,具体领导本小队的生产。人民公社时期,大队、小队主要进行粮菜生产,以农为主,以粮为纲,指令性种植,保证完成上交粮菜任务
和社员口粮。在农闲季节,大小队组成副业队和副业组,进行副业生产,收入归集体,作为年终分配款。
第四节 商品经济管理
管理机构 1983年后撤队改村,杨庄村设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农工商经济合作社3套班子,分工合作,抓好经济工作。其机构设置及其负责人:
杨庄村党支部书记 葛国庆
杨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志朋
杨庄村村委会主任 张洪锡
杨庄村村委会副主任 杨玉林 杨玉岭
杨庄村农工商经济合作社社长 李志朋
杨庄村农工商经济合作社副社长杨金玉 王毓祺
杨庄村农工商经济合作社委员 杨景柱 张家顺
经济管理 1983年后,取消人民公社、大队和小队,建立村民委员会。杨庄人民按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10多年来,杨庄经济逐步发展,管理机构设置随着变化。1984 ~ 1992年,杨庄村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了杨庄农工商合作社,李志明任社长,杨金玉、王毓祺任副社长,杨景柱、张家顺任委员,具体领导全村的农业、工业、商业和副业生产。村机构设置为党、政、经三套领导班子,分头抓工作,农工商合作社主要抓好经济发展。
随着事业的扩大,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杨庄村1992~1994年建立了济南市汇北实业公司,对经济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服务。
第五节 市场经济管理
管理机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时期,市场经济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流。为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领导体制也做了重大改革,于1993年12月21日建立了杨庄村党委,1995年11月2日建立了济南北洋集团,在济南北洋集团工业园、山东装饰材料批发市场建立了管理委员会。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村党委下设工业
党支部、商业党支部、市场党支部和老年党支部,对经济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管理机构为:
经济管理杨庄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济南北洋集团三套班子通力合作,分工负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分别抓好党在经济工作中的保证作用,行政事务的服务作用和经济工作的协调作用。“三位一体”,保证济南北洋集团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管理和全面服务工作。
①对居办企业的管理服务。至2004年,全社区居办企业先后达40处。这些企业通过改制实行股份合作制的2处,“租壳卖瓤”的2处,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3处,租赁承包的11处,风险抵押的5处。对居办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主兴业,自主招用人才,一切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办企业。每年各厂企与居委会签订承包合同,年终按合同逐一兑现,实行“责任制,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缴了国家的(税),留下集体的(管理费),其余全是自己”的分配办法,党政不干预企业,三套班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调动了企业的活力,激励了职工的动力,使居办企业看着形势,跟着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每处企业各唱各的“拿手戏”,各念各的“致富经”,个个兴旺发达,处处长盛不衰。
②对济南北洋工业园的管理服务。济南北洋工业园系杨庄社区居委会兴办的一处大型工业园。工业园管理由杨庄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居委主任李志明为法人代表,由基建、财务、保安、水电管理等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履行对广大业户的监管、服务、保障等职能,全面为工业园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建功立业的业户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管理为:一是提供场地,自主建设,搞好服务,环境宽松;二是“以工带商,以商养工,前店后厂,多种经营”,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居属工商业生产甘当工业园“配角”,建起“商业城”,供业户租用场地、房屋,发展物流,为工业园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四是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引导业户走以商业为基础,工业为骨干,房地产开发为保障的贸工一体化发展路子。为壮大工业园建设,杨庄居先后建成近百座居民楼,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先后由2005户,5000余名城乡居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商品房,为城乡居民来本居兴办企业的职工解决了“兴业难”和“住房难”,为发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后勤服务,为云集杨庄的各路商家解除了后顾之忧,聚精会神地发展生产。
③对山东北园装饰材料批发市场的管理服务。一是建成4万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供业户租用兴业;二是建起市场管理委员会,由本居和工商、税务、业户组成管理委员会,协同管好市场,服务好市场场;三是提供安全保卫、水电供应、饮食住宿、交通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服务,使业户进得来,留得住,事业发展得好;四是自主经营,自行安排,缴了国家的税,付了租赁费,其余全由个人支配,不受任何干扰的发展生产,使市场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道路,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管理市场。
知识出处
《杨庄社区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本志内容包括:概述、行政区域、社区建设、经济管理与综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经济贸易、创业篇、文化、党政群团组织、居民、人物传略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