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略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60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传略人物
其他题名: (以卒年为序)
分类号: K825
页数: 10
页码: 677-686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济南铁路局传略人物包括伦克忠、尹振帮、薛文英、纪子瑞、程云祥、刘凤来、孙义昌、俞长清、李润生、吕镜符等情况。
关键词: 济南铁路局 人物 传略

内容

伦克忠(1894—1925.9.6)字子亮,工运领导人,男,汉族,山东省章丘县埠村人。1913年去东北南满铁工厂学徒,1916年进四方机厂当工匠。1923年参加四方机厂“圣诞会”的组织工作。同年秋,到坊子火车站建立“圣诞会坊子分会”。1924年10月在四方机厂秘密组织工会,被选为委员。1925年2月,他和傅书堂等作为罢工委员会成员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获得胜利。当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1925年“青岛惨案”发生后,他作为“沪、青、粤、汉惨案后援会”会长,率领全厂1000多名工人,举行了青岛工人反帝、反军阀的游行示威。遭军阀镇压后,伦克忠等人秘密赴北京联络。8月6日,北京各界人民在天安门前召开追悼在青、沪各地惨案中遇害者大会,他在会上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军阀张宗昌残杀青岛人民的滔天罪行。会后,被张宗昌派往北京的特务张斌奎等逮捕。1925年9月6日在济南被杀害,同年被追认为共产党员。
  尹振帮(1905—1929)工运领导人,男,汉族,山东省高密县城关小王家庄人。小学毕业后考入青岛四方机厂艺徒养成所。1924年11月,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2月,四方机厂和胶济铁路举行罢工时,他积极组织参加罢工斗争,由邓恩铭、孙秀峰介绍参加共产党;3月初,成立胶济铁路总工会被选为执行委员。1925年5月29日“青岛惨案”后,他根据共产党组织的指示,潜回原籍高密活动。他会同尚鲁民与高密火车站工人和县中学联系,组织发动学生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并筹集捐款支援沪、青工人兄弟。1925年6月,他被选为共青团青岛地委候补委员。1926年3月,共青团青岛地委改组,他任组织委员和沧口特派员并兼支联干事书记。同年,被军阀逮捕,经刑讯抓不到实据被释放,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9年7月,被叛徒出卖,遭四处逮捕,他回到原籍家中隐蔽,被两个叛徒闯进家中捕回济南,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终被杀害。
  薛文英(1892—1930)原山东省委委员,男,汉族,山东省胶县薛家岛人。1914年考入济南大槐树机厂干油漆工。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与李广义一起在红房子宿舍组织“公所”群众组织,后在王荷波、王尽美的帮助下,将“公所”改成工人业校和俱乐部。1922年6月18日又建立了大槐树机厂工会。7月,发动第一次罢工,他作为工人代表赴津请愿,提出增加工资等12项条件,经过7天的罢工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部分条件,取得了胜利。二七大罢工后,领导全厂工人举行了3天同盟大罢工,并到督军府进行论理斗争。1924年秋,参加共产党。1925年2月7日,他出席了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组织了援助上海、青岛工人斗争的募捐活动。1926年5月1日,出席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回厂后,任机厂共产党支部书记,提出“工人要做工、要吃饭、要活下去”的口号,组织工人向军阀开展斗争。1928年他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委员。1929年被捕,1930年夏被保释,在原籍疗养中去世。
  纪子瑞(1895—1931.4.5)又名纪济民、纪玉夫,原山东省委委员,男,汉族,山东省胶县岔村人。1910年到四方机厂当木工。1923年初,参加“圣诞会”,积极作组织发动工作,成为“圣诞会”的骨干。1924年9月“圣诞会”被军阀封闭,他与傅书堂等秘密组织建立工会。同年加入共产党。1925年2月8日,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他是罢工委员会成员,并任工人纠察队长。“青岛惨案”发生后,他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抚恤遇难工友,支援工人罢工斗争。1925年7月他被厂方开除,并遭到当局通辑。1926年6月受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派遣,到枣庄开展工人运动和党建工作。1927年10月当选为中共山东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1929年根据共产党组织的指示再次回到四方机厂开展工作,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被杀害。
  程云祥(1888—1938.8)工运领导人,男,汉族,山东省高密县城关镇前埠口村人。1901年到胶济铁路高密车站当验车工。1925年秋加入共产党。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和胶高地委委员,组织领导高密铁路工人游艺团,从事工人运动和罢工斗争。1929年夏,因叛徒告密,高密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程云祥被迫远去东北,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又遭到敌人的通辑。后去粤汉铁路衡阳机务段检车所工作。1938年初,返回高密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组织了抗日职工联合会(即爆炸大队),积极开展破坏铁路等抗日活动。8月5日夜,他率爆炸队在姚哥庄站西埋设地雷,在站东锯电杆、掀钢轨、破路基时被敌人发现,在掩护同志撤退中,他腰部中弹壮烈牺牲。
  刘凤来(1903—1947)又名文早、念秦,叛徒特务,男,汉族,山东省金乡县大刘庄人。1931年在济南机务段干升火工。30年代加入共产党,中共济南站支部建立时,他为负责人,曾组织工人反对黄色工会剥削工人的斗争。同年,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和在青岛改组后的中共山东省委执行委员。1938年4月,成立胶济铁道大队,他任大队长。1939年8月,铁道大队分化,一部分人投奔八路军,刘风来却带一部分人投靠了沈鸿烈(重庆政府山东省主席)。1943年,刘凤来在滕县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又投降日本当了日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接收大员,任津浦区铁路管理局警务段主任和枣庄总工会负责人,并成为中统高密区通讯员、鲁室调查员枣庄组长,负责铁路沿线情报工作。1947年枣庄解放后被镇压。
  孙义昌(1899—1951)又名孙文卿,叛徒特务,男,山东省峄县马兰屯人。1919年入四方机厂学徒,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5年加入共产党;2月,被选为胶济铁路总工会副委员长;“青岛惨案”发生后,又被选为青岛工界联合会委员长;同年6月,被军阀张宗昌逮捕,叛变投敌。此后,历任国民党胶济铁路特别党部第二区党部常务委员,“国大”代表,国民党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宣传委员,津浦铁路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戡乱委员会委员,伪候补立法委员。他叛变后,胁迫共产党员“自首”,逮捕工人骨干,亲自刑讯逼供,残害工人领袖申春城、张治中等人,并开除进步工人30余人。1935年他结识了陈立夫,并参加中统特务组织。解放战争时期,他以中统专员和津浦区铁路剿匪护路纵队司令身份,加紧反革命活动,后又加入“反共大同盟”匪特组织,企图进行潜伏活动。1951年4月被人民政府镇压。
  俞长清(1898—1963)铁道部、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1948年9月入路,在济南铁路局运务处任杂夫,后调任基建处晒图员。他刻苦钻研技术业务,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各种晒图技术资料,自费购买多种化学药水,反复配料试验,革新成功了“第二底图晒图法”。将图纸洒上他自制的药水,划上线即自动显示为紫红色,可直接进行晒图。这项晒图新技术,在当时属国内先进水平,曾在全国铁路推广应用。1959年分别被评为山东省和铁道部先进生产者。
  李润生(1901.9—1967.4)曾用名李启胥,原副局长,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县李曹村人。幼年在村办私塾读书4年,后因生活所迫随父到青岛、天津等地做工。1937年12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9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任胶东军区团供给处副主任,胶东南海区供给处主任,即墨县县长等职。日本投降后,先后任青岛市政府办事处主任,胶济铁路办事处副主任,胶东区青潍铁路局局长。潍坊解放后,任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工委书记。为胶东地区的解放事业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以及铁路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济南解放后,任济南铁路管理局工务处长、工程处长等职,组织领导抢修铁路、恢复运输生产,在抢修淮河铁路大桥、明光铁路大桥、抢修淮南铁路中成绩突出,被铁道部记一等功。1956年以后,担任济南铁路局副局长和合肥铁路局(后改为蚌埠铁路局)副局长职务。
  吕镜符(1911.1.14—1967.8.9)原名吕振寰,又名吕冠宇,原副局长,男,汉族,山东省桓台县下湖田庄人。1926~1932年,在省立益都师范上学,曾带领学生开展对亲日派的斗争,受到学校警告。1932年考入胶济铁路,先后在城阳站、大港站、女姑口站、尧沟站任司事。1937年在潍坊站工作,7月,在博山加入共产党,并脱离铁路,与南竹泉等在淄博一带组织抗日游击队。同年12月,与八路军派来的干部廖云秀(廖容标)取得联系。自1939年1月起,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八支队先后任管理处长、供给处长、部长等职,对解决部队供给做出了贡献。1943年6月起,在清河、渤海行署任贸易税收管理局长、工商局长等职。1948年10月调到济南军管会,以特派员的名义协助接收铁路。后在济南铁路管理局历任运输处长、分局长、路局副局长等职。1954年10月调铁道部旅客局任副局长、局长。
  冯承珂(1941—1969.1)山东省五好职工,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范镇人。1958年参加铁路工作,任北集坡站扳道员。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大练基本功,使自己的意志和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有时冒着大雪干七、八个小时,雪停了,道岔里的冰雪也清扫干净了。他并摸索出一些扳道工作的规律和处理故障的做法,多次防止人身和行车事故,保证列车畅通。有一次,站内错扳手柄,使出站信号关闭,由于他紧盯信号,发现差错,立即向站里报告,重新开放信号,防止了事故。1966年,被评为山东省五好职工。
  宋振邦(1911.10.10—1969.5.30)山东省五好职工,男,汉族,山东省平度县曹哥庄人。少年时,当过童工。1927年到青岛当徒工和临时工。1937年7月入青岛工务段干铁工。建国后,他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工作,1951年被评为路局先进生产者,1952年5月,他制作的双头螺丝刀被推广应用。1953年7月加入共产党。同年调青岛电务段升为信号工长。他以工区为家,经常义务加班,发扬“一厘钱”精神,自制“万宝箱”,捡拾旧料,修旧利废,被群众誉为“红管家”。他关心青年工人的成长,热心传授技术,还常以自己的家史、身史进行传统教育。1966年被评为山东省五好职工。“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诬陷,于1969年5月30日蒙冤逝世,1978年平反昭雪。
  于海东(1906.3——1969.8.23)原名于莲堂,曾用名任五,原副局长,男,汉族,山东省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大马代村人。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937年秋,在本村组织了“青年互助会”,领导青年与日本侵略军及汉奸作斗争。1938年初与共产党取得联系,参加了抗日救亡团。同年2月参加共产党。1938年7月至1939年9月,在益都七区、临淄二区做党的组织工作和民政工作。1939年9月入山东分局干校学习。1940年10月,任清河特委、渤海行署清西专署公安局长等职,针对日本侵略军的蚕食政策,组织武工队、游击组深入敌后宣传群众,打击敌人,开展反分割、反封锁的群众斗争,保卫革命根据地。1946年7月起,先后任渤海区支前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三地委社会部长等职。1949年2月转入铁路工作,任济南警校教育长。1950年7月任蚌埠铁路分局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济南铁路局总监察办事处主任,1960年11月任济南铁路局副局长。对建立和组织开展监察工作,维护国家财产,改进生产管理,做出一定成绩。
  贺振华(1917—1970)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男,汉族,河北省唐山人。1943年唐山工学院毕业。1949年入路,先后任蚌埠工务段帮工程师,路局设计事务所建筑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职。建国初期,他积极参加修复蚌埠至明光间的铁路房屋,之后又设计了济南衡器修理所的厂房、张店甲检库、济南二七新村宿舍、疗养院礼堂、济南铁小运动场等。在修建蓝烟线时,他负责监察工作,严格检查工程施工,主动审核设计文件,提出改进意见,降低工程造价,并采用钢筋通砖梁,胶沙新配合漆等先进技术,改善和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李培元(1907.2—1971.12)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山东省高密县建设村人。1926年在高密秘密加入共产党,做地下交通工作,因党组织遭破坏,1927年失掉联系。1950年4月入路,历任青岛车辆段机械钳工,打风机司机。工作认真负责,精心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总结出听(声音)、闻(气味)、摸(温度)、看(电压、电流、摄氏表)“四字”作业法和勤俭查、勤修理、勤上油、勤紧固、勤擦洗的“五勤”先进工作法,使陈旧机械达到了标准设备水平。1961~1964年,连续被评为青岛市和济南铁路局的先进生产者。1962年6月重新加入共产党。1963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1966年9月退党,1968年1月退休。
  黄永安(1901.6.6—1972.11.4)原副局长,男,壮族,广西凤山县老里村人。共产党员,1929年6月参加红七军任战士,班长。1932年10月在红军三军团五师四十八团任政治指导员。1934年4月在战争中负伤。伤愈后于1934年11月至1940年12月,先后在红三军、二支队司令部、兵站等单位任战士、指导员等职。1941年1月至1943年12月,在一师后方医院任指导员、协理员、院长等职。1944年1月至12月任朗溪县军事科长、六纵卫生部协理员。1945年1月至1946年7月任苏中军区卫生部管理科长。1946年8月任后方医院副院长。1946年12月至1949年6月先后在第四、第十荣校任校长。1949年7月转入铁路,任蚌埠公安分处分处长,1952年9月至1961年7月任济南铁路局总务处长、客运处长。1961年7月至1962年8月任济南铁路局副局长,1962年8月调柳州铁路局任副局长。
  延春城(1893.4.11—1973.3.3)铁道部先进工作者,男,汉族,山东省广饶县延家集人。1927年5月参加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5月任广饶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1933年1月在广饶县因叛徒自首供出而遭逮捕,被押于济南第一监狱。他在狱中顽强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革命气节。1937年10月,国共合作后被无条件释放。出狱后任九支队司令员。1938年12月入军政干校学习。1939年1月任新泰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1年7月任第三军分区农救会长。1942年9月至1946年3月任青张工委书记。此后又历任青张办事处主任、济张工委书记、济潍铁路管理局组织部长、工会主任等职。1947年3月任张博铁路局政委、局长,1948年12月起,任济南铁路管理局林业所所长。他勤恳工作,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劳模和路局、铁道部先进工作者。1973年4月9日经山东省批准为革命烈士。
  郑宪坤(1909.2—1973.6)江苏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江苏省铜山县柳泉乡高村人。青年时期当雇工。1946年1月入路,在徐州站当装卸工。徐州解放后任装卸中心组长。1954年12月加入共产党,后任支部书记。他不计名利,胸怀全局,份内份外工作抢着干,报酬低和苦累脏的活留给自己干,率领全组协助兄弟班组义务完成急装急卸任务,与全组群策群力,利用废旧料制成卸原木器3副、土吊杆2架、小轨道50米用于装卸作业,使货车静载重一再提高,列车停时不断压缩。工作间隙,雷雨前后,别人休息,他巡视货场,见到货物包装破损,随手缝好或捆绑结实。数十年未出过1件货物碰损及被盗事故,并曾防止货物吃线和列车出轨事故。1964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生产者。1968年6月退休。
  宋富有(1901.6—1973.10)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天津市人。1914年参加铁路工作,历任兖州机务段擦车夫、司炉、司机等职务。他长期担任调车作业工作,严格地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掌握机车性能,站内信号和线路状况,出勤前,保证休息好,将公布的有关指示抄写清楚,根据天气情况,开好小组会,抓好重点工作,提醒交待有关人员注意事项,做好班前准备,保证安全;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检查机车,了解机车状态,发现小活及时修理;建立与调车组的联系,研究制定本班作业计划,防止反钩浪费;掌握停留车位置,送车时不发生冲动,掌握调车员、扳道员和连结员的信号显示距离,在操纵机车时慎重加速或减速,在遇阴雨天气时,加强了望、严格执行呼唤应答、鸣笛要道制度,从而创造了连续十余年调车作业安全无事故的成绩。1960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赵忠义(1929.4—1974.6.22)舍己救人烈士,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1954年,北京铁道学院毕业后,在济南站历任技术员、工程师、技术室主任,“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与工人群众密切配合,完成车站运输任务,组织制定车站有关行车规章制度,加强运输生产管理,并经常深入第一线跟班劳动,抓生产关键。1960年4月加入共产党。1974年6月22日,他参加班组调车作业,车辆一启动,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从车辆的钩头上跌落道心,车轮转动向前,就要接近孩子,在这紧急关头,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扑上去,一弯腰把整个身子钻进车轮间,伸手将孩子拉出道心,孩子得救了,可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路局和济南分局分别做出决定号召全局职工向赵忠义同志学习,并组织报告团,巡回报告他的事迹。《铁道工人》报、《济南日报》分别刊载了他的英雄事迹。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
  孔祥荣(1913.11.14—1975.6.11)原副局长,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县罗新沟村人。1929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31年在本县参加红四方面军11师任战士。1932年7月在湖北麻城加入共产党。后从鄂豫皖苏区到四川,先后在11师33团政治处和四方面军医院政治部任宣传干事。1935年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在四方面军“红大”和129师任政治指导员,1938年4月起任特派员。1942年5月在延安抗大总校学习。1943年8月起先后在延安烟厂、大光纺织厂任厂长。1945年12月入延安党校二部学习。1946年4月派往山东荣军学校任保卫干事、行政股股长,此间,因工作成绩显著立二、三等功各一次。1949年6月到华东铁路警备一团任参谋长。建国后,任济南铁路管理局公安处科长、公安分处处长、铁路检察院副检察长、铁路局处长、副局长等职。
  孙连芳(1904—1976.8)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天津市人。1918年参加铁路工作,先后任济南机务段司炉、副司机、司机等职。他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出勤时,先开小组会了解伙伴们的思想、技术状态,做到心中有数;交班时,彻底检查机车,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行车中,严格执行不间断了望和呼唤应答制度;平时注意苦练基本功和关心小组的每一个同志。他驾驶机车20多年,从未发生任何责任行车事故。1954年、1955年被评为路局先进生产者,1958、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李繁仔(1913.10—1977.2)江苏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安徽省萧县黄口镇陈河村人。1941年3月入路,在徐州工务段干巡道工。1958年12月加入共产党。他在巡道中拾到钱物如数上缴,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菜,割蒲草编扇子,全部用于改善职工生活。他身患关节炎、腰肌劳损等数种疾病,从不歇病假;休班时,还为工区修工具,或为退休职工送工资,或带孩子上线路整理石渣、拔杂草,被职工和家属们誉为“老义务”;工作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不论寒暑昼夜,勤检细察,先后发现重伤钢轨3根、重伤夹钣30余块、道岔间隙夹入石头4块,及时排除,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他研制的注油器、独轮小车及改进的整理胶垫工具,提高工效2至3倍。职工们称他是工务战线一个不知疲倦的排头兵。1964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生产者,1967年8月退休。
  尚鲁民(1903.7—1979.2.20)又名尚联辰,原中共山东省委委员,男,汉族,山东省高密县后埠村人。1925年,任高密机务段副司机。同年2月,他担任高密铁路工人罢工纠察队队长,领导高密地区铁路工人参加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3月,胶济铁路工会高密分会诞生,他是分会负责人之一;8月,经傅书堂介绍加入共产党;11月,中共高密机务段支部成立,他任支部书记。1927年3月建立中共高密县委,他任第一任县委书记。同年冬,中共胶高地委在宋家屯成立,他任地委书记,同时还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负责省委内部交通工作。1929年初,被叛徒出卖在淄川被捕。1934年8月被保释出狱后,奔赴安徽省无为县,重新参加革命。1941年3月重新入党。先后任区长、兵站站长、办事处主任。1949年起,历任青岛军管会铁路接收组组长、徐州机务段代理段长、蚌埠铁路分局安全监察室主任、分局助理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诬陷。1978年1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谭福廷(1947.10—1979.10)舍己救人的烈士,男,汉族,山东省临朐县城关殷家大队人。1965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1966年加入共青团。1969年加入共产党,并被选为支部成员。连续5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71年3月转业到贵阳铁路电务段,先后任报务员、组织干事等职。1978年9月调入张店电务段,任武装干事。1979年10月10日,他组织本段武装基干民兵到南定靶场进行手榴弹实弹训练,一基干民兵投弹时,因精神过于紧张,致使拉了导火索的手榴弹滑落在掩体内,直接威胁着3名民兵的生命。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抢上前去,推倒在场的民兵,捡起冒烟的手榴弹往外掷,这时手榴弹爆炸,他壮烈牺牲,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
  刘芳德(1925.7—1979.11)原名刘道源,山东省、铁道部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山东省兖州市栾家庄人。11岁学木工,1953年1月入路后,历任青岛建筑段木工、工长、工程师等职。1955年7月加入共产党。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先后研制出顶棚打钉机、自动分档划线架、木工万能工具台等8种机具。其中顶棚打钉机,提高工效5倍多;木工万能工具台提高工效8—16倍。1958年国庆节期间,万能工具台模型送到北京展览,受到国家科学院工程技术人员的赞扬。他应邀出席国庆献礼大会,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主席。他手把手地教青年工人学技术,工人们称赞他是“工人的工程师,群众的贴心人”。1959、1960年被评为山东省和铁道部的先进生产者。1978年3月因病退休。
  孙维臣(1926—1979)铁道部、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王舍村人。1941年入张店检车段当车手、技术小工。1948年调坊子列车股任货运员。1949年调张店车辆段,后调青岛车辆段,任修车帮工、钳工、检车员等职。他工作认真,坚决执行作业程序,1954年在列检中发现一车轴裂纹,防止一起重大事故。之后,又发现6次轮轴故障,保证了行车安全。1955年加入共产党。1959年在任青岛车辆段青岛站西列检所主任检车员时,带领全班创出380天无事故、无晚点的成绩,并使307趟列车恢复正点,防止各类事故215件,列车合格率达100%,压缩列车检修时间1173分钟,折合人民币54731元。1959年被路局评为先进生产者,1962年被铁道部评为先进生产者,1963、1966年被山东省评为先进生产者。1975年12月退休。
  颜宗平(1917.5—1980.2)江苏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山东省枣庄市田庄人。1940年8月入路,在徐州电务段任锻工及修配工区工长。1956年11月加入共产党。他生性刚强,善打“硬仗”,1958年在徐蚌区段安装复示信号任务中,他带领工区职工制作、安装配件,连续奋战两昼夜,高质量完成了臂板接触器26套、继电器箱20个;改造信号灯25盏,保证工程按期竣工。1959年他用半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了徐州地区信号握柄消灭磨耗的任务,为保证安全行车作出贡献。他对工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利用废旧料制成土镟床、土刨床,创造握柄锉平器和各类卡子及拐轴销孔的冷轧、热轧模具;新制导线线环、连结销及信号机转换器灯座等,革新创造20余项,其中有的提高工效8倍,在全局推广。1959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生产者,1967年12月因病退休。
  谢秉芳(1930—1980)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男,汉族,山东淄博市人。1951年2月参加铁路工作,历任办事员、司帐员、计划员、值班员等职。自1957年担任列车调度员以来,采取“全面铺图铺点”的工作方法指挥行车,并创造性地采用“抓两头、调中间”的方法,机动灵活组织运输,避免列车在高坡地区和起动困难的站停车会车。对已经晚点的列车采用组织给水站通过和列车“紧密交会”的方法,这样既恢复正点,又提高旅速,曾刨出旅速31.9公里的成绩,超过了图定24.7公里的指标。他还采用制订“两步计划”的办法,提高计划的兑现率;组织不摘车作业,保证货物的及时运输,加速车辆周转,压缩停留时间。1960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于兴邦(1956.12.17—1981.9.6)舍己救人的烈士,男,汉族,山东省即墨县城关人。1972年12月入张店工务段当锻工,不久,加入了共青团。1974年调桥梁工区,他主动地在40度高温中高空作业维修桥梁。在任轨道车司机中,曾防止与拖拉机相撞的事故。1980年春他任桥梁巡守员,在309号大桥上救了一名被驶近的火车吓呆的老妇。同年冬,当列车将要过桥时,突然一青年推自行车上了大桥,他飞速向前将人和车推出道心,并用自己的身体把青年紧紧靠在栏杆上,防止了事故。1981年9月6日,他值班巡守桥梁时,一列火车驶上大桥,突然有一妇女带四个孩子也上了桥,在这关键时刻,他奋不顾身,扑上前去救出了妇女和孩子,自己却被撞倒,受重伤而光荣牺牲。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山东省团委、铁道部团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和“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路局党委发了“向于兴邦同志学习的决定”。
  王万春(1916.2—1981.12)江苏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河北省东光县柴王庄人。1943年2月由临时工转为铁路正式工人,后在徐州站任扳道员、主任扳道员。1956年9月加入共产党。他工作勤恳,平时休班,或默默地来单位擦道岔,或义务为工友修缮房屋(仅1961年就修缮近20间房屋)。在扳道岗位上,加强了望,确认信号,1959、1960年防止机车侧面冲突、人身伤亡事故各1次,防止挤岔子事故数次。在任主任扳道员后,每到半夜便巡视各个扳道房,多次纠正错扳、误扳,率领全组创出安全生产1000天的成绩。1965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生产者。“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秩序紊乱,他带饭上班,一干就是几天。1969年参加了北京国庆观礼。1976年5月因病退休。
  李建军(1960.9.16—1982.1.19)公安部一级英雄模范,男,汉族,山东省长清县万德镇人。1967年至1977年7月在原籍上学。1977年6月加入共青团,1977年12月至1982年1月先后在济南铁路分局湖屯站任连结员,在肥城、泰安站公安派出所任民警。1982年10月18日,他听到山东省公安厅对杀人劫枪逃跑犯徐志高、颜兆树的紧急通辑令后,根据领导布置,严密注意,认真查堵。19日20点50分,1203次货物列车进入泰安站后,他和本所民警苏伟检查货车,发现机车后第一节车上有2个人,立即登车进行盘问。见那2人体貌特征与通辑令所述相似,随令其下车,那2人坚决不下车,并负隅顽抗。其中一人突然掏出手枪,把枪口指向李建军,李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扑了上去,凶犯仓惶开枪,击中李建军颔下,壮烈牺牲。凶犯徐志高被苏伟当场击毙,颜兆树脱逃后也被抓获归案。1982年10月26日济南铁路局党委追认李建军为共产党员,11月9日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烈士,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授予“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许世明(1923.2.14—1982.3.12)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男,汉族,山东单县人。十几岁流落大西北,在汽车公司当学徒、钳工、锻工、汽车司机等。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3年入铁路,先后任装卸工、汽车司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他在济南站技术室先后设计、革新改造了加冰机、龙门吊、电动叉式车、脱鞋道岔、DK59型缓行器等装卸机械和调车设备。1958年,研制成功了二十万分之一比例的吊衡,在铁道部召开的国庆献礼大会上被评为尖端产品,并在报刊上刊载和出席国庆献礼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检阅。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马吉良(1928—1982.12.26)铁道部、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男,回族,山东省济南市人。1949年7月在济南铁路公安段任文书,1953年3月起,在济南建筑工程大队先后任瓦工、技术员、工程师。在济南机务段改造工程中,他与锻工师傅共同研究试验,改进制成“薄腹梁插入式震动器”,提高效率三倍。在预制6米长、1.5米宽的大型屋面板的施工中,加工改进屋面板震动器,原预制一块需往返震动三次,改进后只震动一次就可预制一块,比原来提高效率二倍,加快了施工进度。他还试制成功小皮带锤、手摇套丝机,推行快硬性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法、钢筋破口孤形焊接法、翻云模板等,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1959年被评为铁道部先进工作者。1959、1960、1963年三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963年9月入长沙铁道学院学习一段时间。1978年10月调路局勘测设计所任工程师。
  李继虎(1903—1983)铁道部、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男,汉族,山东省单县人。1926年天津北洋大学毕业后,在洮昂铁路局任工务员。1937年调山东建设厅测量队任队长。1939年调济南市政府建筑科任科长。1946年调坊子工务段任工程师。1954年起,任济南铁路管理局基建处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1958年,陇海铁路中运河桥梁工程,原设计方案净孔总长1100余米,他结合实际,审核检算,提出压缩建议,未被通过;他又反复检算提出压缩设计的根据,经铁道部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了他的建议,缩短桥梁净孔271.7米,节约投资100万元。在津浦双线工程中,他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变更41座桥梁的设计方案,提前完成了津浦双线工程任务,节约投资300万元。1959年被评为铁道部先进工作者。1958、1959、1963年三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刘希忠(1905.4.5—1983.5.5)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男,汉族,山东省平度县申戈庄人。1947年3月入路,在青岛工务段先后任铆钉工、机械钳工、工长、技师等职。1960年3月加入共产党。他刻苦钻研,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先后主持研制了枕木拼接平刨、枕木接缝机、轻型小车车轮压模设备等,制做了桥梁维修方便折叠梯,为线桥维修机械化做出了贡献;他与工区工人一起制作了铆工作业万能板钻架,创造了“三喷、一铆”作业法,攻克了在桥梁拐角处和隐蔽部位铆焊作业的关键,提高工效50%;他改进的风枪、风顶把、风钻、风炉,曾在北京展览一年时间。1956年以来,两次被评为路局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71年7月退休。
  王子伦(1905.7—1983.11)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男,汉族,山东省滕州市人。1925年在临城工务分段当养路工。1948年解放后,他一个人巡守174米的赵王河大桥,以桥为家,整天吃住在桥上,忘我工作精心养护桥梁,并多次防止伤亡事故。1957年7月1日,天下大雨,7个卖豆腐的农民挑担上桥,正值列车由南向北驶来,农民不知道到避车台避车,慌忙把豆腐担扔在桥面向反方向逃避,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王子伦不顾一切冲上去,把担子拿开,把农民领到避车台,防止了一次重大事故。1959年7月加入共产党。1959、1960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冯维邦(1911—1983)山东省劳动模范,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后张路院人。1926年7月初小毕业,1927年初到坊子东鲁煤矿挖煤。1935年3月到坊子机务所当机手,1941年升为司机。1947年2月加入国民党,任区分部委员。1951年5月12日在坊子公安段登记交待,同年6月24日有关部门宣布对其留用并恢复公民权。在建国初期,他担当司机长,带领三个机班,学习实行包乘责任制,安全行车突破10万公里。1951年,被山东省评为劳动模范。1952年4月坊子机务段撤消,调入张店机务段。“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遣返原籍,1978年10月21日在原籍办理退休。
  朱恩德(1950.10.1—1985.1.25)舍己救人的烈士,男,汉族,山东省胶县河荣压人。1967年9月13日到青岛工务段当养路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在担任巡道工作6年中,曾17次发现严重设备病害,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了铁路运输安全。并曾7次奋不顾身抢救遇险群众。1985年1月23日1时,在值班巡道中,发现一行人搬着自行车横过铁路。此时,875次货物列车正飞驰而来,距离已经很近,行人仍未发觉,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冲上去将行人连同自行车推出线路。行人的生命得救了,朱恩德却被列车撞成重伤,经抢救无效而牺牲。他舍己救人的事迹,《工人日报》、《人民铁道》、《青岛日报》、《铁道工人》报,均在显著位置报道,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中共山东省委追认为共产党员。路局作出决定,在全局职工中开展“向优秀铁路工人朱恩德学习的活动”。
  李德顺(1901.11—1985.1)铁道部劳动模范,男,汉族,山东省胶县北关人。1921年1月到胶济铁路学徒,后在青岛电务段工作。1950年他主动要求到沿线工区工作,后担任青岛电务段胶县通信工区工长,他经常放弃节假日、公休日,日夜奋战在工区,带领工区职工,整修陈旧的电务设备,使全工区的设备达到质量优秀标准。1951年,他所领导的工区被评为铁道部先进班组,他本人被评为铁道劳动模范,出席了全路“先代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同年加入共产党。1952年任高密通信领工区领工员之后,他逐个工区蹲点劳动和帮助工作,并自制节约箱,常年拣拾废旧电线、螺栓、铜、铁等,开展修旧利废活动。还推行了阳光查线法,利用太阳和镜子的反射作用,检查线条有无伤痕,防止故障,保证通信线路畅通。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2年退休。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伦克忠
相关人物
尹振帮
相关人物
薛文英
相关人物
纪子瑞
相关人物
程云祥
相关人物
刘凤来
相关人物
孙义昌
相关人物
俞长清
相关人物
李润生
相关人物
吕镜符
相关人物
冯承珂
相关人物
宋振邦
相关人物
于海东
相关人物
贺振华
相关人物
李培元
相关人物
黄永安
相关人物
延春城
相关人物
郑宪坤
相关人物
宋富有
相关人物
赵忠义
相关人物
孔祥荣
相关人物
孙连芳
相关人物
李繁仔
相关人物
尚鲁民
相关人物
谭福廷
相关人物
刘芳德
相关人物
孙维臣
相关人物
颜宗平
相关人物
谢秉芳
相关人物
于兴邦
相关人物
王万春
相关人物
李建军
相关人物
许世明
相关人物
马吉良
相关人物
李继虎
相关人物
刘希忠
相关人物
王子伦
相关人物
冯维邦
相关人物
朱恩德
相关人物
李德顺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济南铁路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