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4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设置
分类号: U211
页数: 3
页码: 263-265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1905年,山东铁路公司在胶济铁路沿线设2个监督区管理工务。第一监督区设于青岛,第二监督区设于张店,以下共设13个养路区。1914年,山东铁道部设工务课管理胶济铁路工务,沿线改设为2个保线事务所和10个保线区。1931年,工务总段改为工务段。1933年,工务分段调整为青岛、高密、坊子、青州、张店、济南6个。1917年,工务处撤销,在总务处内设考工课、地亩课管理工务。1918年,津韩、韩浦总段下辖分段调整为良王庄、沧州、德州、济南、兖州、滕县、徐州、蚌埠、滁州、浦口共10个分段。陇海铁路徐州至大浦间1925年建成通车后,陇海铁路管理局设第七分段管理此段铁路。各线路大修队划归各分局领导。1985年底,路局工务系统机构设置情况。
关键词: 工务 机构 设置

内容

1905年,山东铁路公司在胶济铁路沿线设2个监督区管理工务。第一监督区设于青岛,第二监督区设于张店,以下共设13个养路区。1914年,山东铁道部设工务课管理胶济铁路工务,沿线改设为2个保线事务所和10个保线区。1923年,胶济铁路管理局设工务处,下设工程课,产业课;沿线设青岛工务第一总段、济南工务第二总段,下设青岛、胶州、高密、岞山、坊子、淄川、青州、张店、普集、济南共10个分段。1931年,工务总段改为工务段。1933年,工务分段调整为青岛、高密、坊子、青州、张店、济南6个。
  1914年,津浦铁路管理局设工务处,下设总务课、工事课、沿线设天津至韩庄、韩庄至浦口工务总段。1916年,工务处内改设文牍课、地亩课、工程课。1917年,工务处撤销,在总务处内设考工课、地亩课管理工务。1918年,津韩、韩浦总段下辖分段调整为良王庄、沧州、德州、济南、兖州、滕县、徐州、蚌埠、滁州、浦口共10个分段。1925年,改总段为津济、济韩、韩浦3个正段。1929年,恢复管理局工务处设置,改各正段为总段。1932年,工务处内改设稽核课、工程课、产业课及设计工程司室,各总段改称工务段,另设地亩课,林场及窑场。1936年,工务段又改称总段。
  陇海铁路徐州至大浦间1925年建成通车后,陇海铁路管理局设第七分段管理此段铁路。1930年,改在铜山县设第一工务总段,下设新浦、运河、铜山县分段。
  1938年,日军侵占后,在济南铁路局设工务处,后改称工务部,下设保线、改良等课。沿线设济南、泰安、兖州(1944年划归泰安)、青岛、坊子、张店工务段和禹城、济南、张夏、泰安、大汶口、楼德、南新泰、南村、兖州、高密、坊子、益都、博山、张店、周村、普集、明水分段。在徐州铁路局设工务部,下设保线、改良等课,沿线设徐州、临城、赵墩、海州工务段和柳泉、黄口、临城、邹县、枣庄、八义集、新安镇、海州、阿湖分段。
  1945~1948年,津浦区铁路管理局设工务处,下设产业、考工、设计等课。沿线设天津、沧县、济南、泰安、张店、坊子、青岛、临城、徐州、宿县、蚌埠、浦镇工务段以及四方、女姑口、坊子、青州、杨家庄、黄台、济南、徐州等苗圃、林业所农场等。
  1948年11月,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设工务处,下设行政、考工、设计、产业等课。1949年,工务处处内改设秘书室和养路、工程等科;在各分局设工务科;沿线设济南、张店、兖州、青岛、坊子、徐州、宿县、连云、新安镇、蚌埠、浦镇、沈家巷、九龙岗工务段。1950年,工务处内机构调整为处长室和线路、桥梁、基建、技术、财务材料等科;沿线增设砀山工务段,改连云工务段为新浦工务段,沈家巷工务段为合肥工务段。1952年,工务处内增设施工、地亩、人事、劳资科,改线路科为作业科、桥梁科为桥隧科、财务材料科为材料科和会计室;增设处直属单位:旧线测量队、桥梁检定队、技术定额检定队;沿线增设临城工务段,撤销砀山、新安镇、九龙岗工务段。1953年,工务处内撤销基建、施工、人事科,增设计划科,改地亩科为林地科;处直属单位增加工务机具修配厂、大修设计组、林场、石碴场及窑场;各工务段、线桥大修队,划归工务处领导。1954年,线桥大修队改编为第一、二、三线路大修队和第一、二桥梁大修队。1956年,建立回里工务段,撤销坊子工务段。1958年,机构调整,工务处内改设处长室、线路、桥隧、材料附业、计财劳等科;处直属增设地亩工作组、轨道检查车;蚌埠、合肥工务段随蚌埠分局划归上海铁路局;各线路、桥梁大修队划归工程指挥部。1959年4月,工务处又组建济南线路大修队和济南桥隧大修队。1960年,徐州、宿县、新浦工务段随徐州分局划归蚌埠铁路局。1961年11月,济南线路大修队改为第一线路大修队,并组建第二线路大修队,成立大修设计组。1963年,蚌埠铁路局撤销,徐州、宿县、新浦工务段随徐州分局划回济南局管辖;工务处内机构调整为处长室、技术、线路、桥隧、劳资、材料附业、计划财务、人事科;处直附属单位增加钢轨探伤组和林业所;同时,成立泰安工务段,撤销薛城工务段。1964年,组建第三线路大修队。1965年,各工务段划归各分局领导。1966年,各线路、桥梁大修队及工务机具修配厂、采石场划归工程总队领导;大修设计组并于路局设计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务处机构瘫痪。1969年,旧线测量队、桥梁检定队、轨道检查车、钢轨探伤组合组为路局工务直属队。1968年,路局“革命委员会”设工电组。1972年,路局改设工电处、各分局设工电科,工程指挥部第三工程队划归工电处领导、改称线路大修队。1975年,宿县工务段划归上海铁路局。
  1975年4月,成立工电大修总队。总队设办公室、施工技术、材料、工业设备、计划财务、人事、生活卫生、保卫科和安全监察室、人民武装部,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线路大修队、桥隧大修队、换轨队、大修设计组、通信信号工厂。1978年,改称工务大修总队。1981年撤销。撤销前工务大修总队机构如表77。
  1978年,路局恢复工务处,各分局设工务科;工务处内设处长室、线路、桥隧、技术、道口科;处直附属单位有工务大修设计组、杜科养路机械修理厂、工务直属队、林业地亩采石管理所和防震办公室;徐州工务段分为徐州一、徐州二工务段,回里工务段改为烟台工务段。1981年,工务大修业务并入工务处,工务处内增设大修、综合科、技术科改为技术设备科;桥隧大修队、焊轨厂划归工务处直属单位;增设济南西工务段。各线路大修队划归各分局领导。1983年,各线路大修队改归工务处领导,处内撤销综合科、增设林地、人劳、计划财务、物资设备等科和人民武装部。1984年,各大修队改称大修段。1985年底,路局工务系统机构设置见表78。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