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李开先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698
颗粒名称:
李开先和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开先和、其中包括了金学、研究的成果、人物等情况。
关键词:
李开先
金瓶梅
雪蓑
内容
二十世纪“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在众多的《金瓶梅》备选作者中,李开先较为突出,是他的可能性最大。”(赵冰瑞语)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大量考证,则直接认定《金瓶梅》的作者是李开先。
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明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戏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李开先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吏制腐败,民生凋蔽,明王朝由盛转衰。李开先此时步入仕途,进退维谷,危机四伏,挣扎在历史漩涡中。他刚直不阿,负才亢直,竭尽全力与腐朽的吏治进行抗争,但他无法超越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势单力孤,碰得头破血流,罢官归田。罢官后隐居山林,托孤寄愤,创作了世情小说《金瓶梅》。近日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李开先》,就依据这样的历史背景,构思了李开先创作《金瓶梅》的故事情节,试图用文学的形式破解《金瓶梅》作者这一旷世之谜。
关于《金瓶梅》作者问题,是现代“金学”研究中争论最大的热门话题,许多专家都认为是李开先,例如: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持此一说。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卜健著有《〈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三、徐朔方先生在《杭州大学学报》撰文,认定《〈金瓶梅〉的写作者是李开先》。四、著名学者吴晓铃在《〈金瓶梅〉的艺术特点》中以大量事实论据,考证作者是李开先。五、日本学者日下翠在《〈金瓶梅〉作者考证》中赞同此说。六、潘捷在香港《明报月刊》上介绍作者李开先说。此外,关德栋先生及美国、日本的一些“金学”专家也执此说。
考证李开先写《金瓶梅》的主要理由有:一、万历年间沈德符《野获编》指出:(《金瓶梅》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李开先是“嘉靖八才子”之一。其一,他在京十年,熟悉北京的风物人情,而《金瓶梅》中的许多描写都是以北京为背景。其二,书中大量运用山东方言,作者应为山东人。李开先是山东章丘绿原村(今东鹅庄)人,性爱收集整理民间文学。二、《金瓶梅》大量引用李开先《宝剑记》中的曲白,多处是完整的曲句。两者曲牌同名的有五种,二十支。小令同名的有十三种,三十四支。有共同的选曲倾向,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雷同或近似。三、李开先与《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一样,有经商之才,有丧妻夭子的经历,有纳妾嫖妓之行,西门庆的形象有李开先的影子。四、李开先在章丘富甲一方,大造楼堂馆舍。《金瓶梅》中的许多场景与李开先在章丘营造的堂舍相似。笔者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开先》的过程中,搜集了许多史料,也是以证明《金瓶梅》为李开先所作。
嘉靖四十年(1561),李开先满六十岁。八月二十八日寿诞之日,府内府外,张灯结彩,贺客如潮。李开先在客厅设宴,款待贺客亲友。门客刘卢阳一入席,便引起大家的戏谑。刘卢阳,长清人,逢人多戏,人常以“刘驴阳”戏称。李开先制谜让众客猜,不中者罚酒,谜曰:“绕遍洛阳寻不见,东风一限拔肠香。”客无一应者,遂酌酒遍饮诸客。李开先说出谜底是“留驴阳”,众客大笑。当时李开先的好友雪蓑和门客刘九在座。雪蓑名苏洲,号雪蓑道人,河南杞县人,书法奇绝,狂傲奇异。刘九名刘守,排行第九,济宁人,乃一瞽人,博雅记诵,说唱超群,善以头着地而竖立,两手代板,歌长套词。两人戏谑成习,乘酒性狂饮大叫,手舞足蹈。雪蓑出词,刘九击板演唱:“有位处士刘卢阳,为人戏谑又倜傥。个头不高又不矮,白面书生赛潘郎。娶妻金莲性贪床,处士无力来抵挡。一日处士暴疾去,阎王赐他皮一张。摇身一变成叫驴,喂呀哇啦好凶狂。判官查簿寿末到,叫他脱生再还阳。……”雪蓑起舞,刘九以头触地,板眼不乱。众客仰头抱腹,洒泪喷饭。(见小说《李开先》第511页)这一情节被写入《金瓶梅》第51回。此外,李开先的好友雪蓑写过一首诗:“柱杖两头担日月,葫芦一气隐山川。诗吟自得闲中月,酒饮多遗醉后钱。”(见小说《李开先》第439页)手稿现存于章丘市博物馆。此诗在《金瓶梅》中几次引用和化用。如第29回:“西门庆不得已,拿出一匹大布:‘送仙长做一件大衣如何?’神仙方才受之,令小童接了,稽首拜谢。西门庆送出大门,飘然而去,正是:柱杖两头担日月,葫芦一气隐山川。”第49回:“梵僧方才打问讯谢了,临出门又吩咐:‘不可多用,戒之,戒之。’言毕,背上褡裢,柱定拐杖,出门扬长而去。正是:柱杖挑擎双日月,艺鞋踏遍九军州。”
有的“金学”研究者不赞成作者李开先说,主要认为《金瓶梅》中大量描写临清的地理风貌,书中夹杂着吴语,而李开先既没有去过临清,何以写出这些言辞?小说《李开先》用文艺手段诠释了这一难题:即李开先的好友雪蓑云游天下,经多见广,既熟悉临清地理,又了解江南风情,帮助李开先搜集素材,编写话本,改写成世情小说《金瓶梅》,小说的成书雪蓑功不可没,合情合理地破解了这一疑点。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金瓶梅
责任者
李兆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李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