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唯一号: 140731020210000235
机构名称: 安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T00502_00.pdf
起始时间: 1951年2月

机构描述

1951年2月,建立县地方国营农场(简称县农场),驻县城南郊修田村岗下,职工7人,经营耕地50亩,负责水稻和棉花新品种推广栽培试验工作。1952年冬,迁至圆垄塅。1954年5月,改称县示范繁殖场,职工增至16人,土地扩至130.92亩。1955年7月复称县农场。1957年2月,县蔡坊劳动改造农场改称县农艺场,4月,并入县农场,为县农场蔡坊分场。12月,蔡坊分场划属高云山林农牧综合垦殖场。1959年10月,县农场改名为县农林水科学研究所。1962年3月,撤销县农林水科学研究所,成立县农业技术指导站良种试验场。同年9年,撤销县农业技术指导站良种试验场,成立县良种繁殖场。1970年5月14日,撤销县良种繁殖场,成立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农科所),下设农业、畜牧和水产组,负责农、牧业和水产科学研究及引进品种试验示范工作。1972年,县农科所试种杂交高粱3亩,收种籽600余斤。同年10月26日,畜牧组和水产组从县农科所划出,成立县鱼种场和县畜牧良种场,县农科所专责农作物优良品种栽培试验和推广工作。1973年在濂江公社和凤山公社示范推广杂交高粱成功。同年试种杂交玉米1亩,收种籽100余斤。1974年在凤山、濂江、车头、龙布等公社推广杂交玉米成功。1977年向全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4000余亩,获大面积丰收。同时试种无子马兰瓜成功。1983年5月,县农科所更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验场。1984年5月,复称县农科所。1985年,县农科所有职工15人,经营耕地71亩、池塘5.4亩。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