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473
颗粒名称: 引水工程
分类号: TV211
页数: 1
摘要: 引水工程民国时期,金溪有引水坝65座,水陂371个,工程小、质量差。解放以后,县人民政府除对原有的引水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外,还新建了引水工程46座。万亩以上工程芦河渠拦河坝、进水闸座落在南城县黄狮渡,建立在芦河水系芦河上,集雨面积40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每秒4.5立方米,设计灌田4.5万亩。第二期工程原预期1966年冬结束,后因开展“文化大革命”,两天之内数千民工全部撤回,工程搁置,后经数年修建,直至1977年才将工程收尾。工程效益,芦河渠水来自芦河,枯水季节受上游资溪、南城两县许多水利设施控制,加之渠道下游植被差,淤塞严重,达不到设计标准,受益的芦河、石门、琅琚3个乡的灌溉面积为1.7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37.8%。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引水工程

内容

引水工程民国时期,金溪有引水坝65座,水陂371个,工程小、质量差。
  解放以后,县人民政府除对原有的引水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外,还新建了引水工程46座。至1985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111座,其中灌田万亩以上工程1座,干亩至万亩工程8鹰,千亩以下工程102座,引水最1870万立方米,总共能灌田57898亩,实际灌田38359亩,总投工324万个。
  万亩以上工程芦河渠拦河坝、进水闸座落在南城县黄狮渡,建立在芦河水系芦河上,集雨面积40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每秒4.5立方米,设计灌田4.5万亩。该工程于1965年9月16日破土动工,当年完成全部枢纽工程及部分渠系工程,并引水试流成功。第二期工程原预期1966年冬结束,后因开展“文化大革命”,两天之内数千民工全部撤回,工程搁置,后经数年修建,直至1977年才将工程收尾。
  枢纽工程有重力滚水坝1座,坝高6米,长100米,坝右侧设冲沙闸1座、伐道1座、进水闸1座。
  渠道工程有总干渠,长2.8公里,引用流量每秒4.5立方米;干渠有两条,左干渠长12.5公里,过水量每秒1.2立方米,右干渠长20.2公里,过水流量每秒3.5立方米;支渠4条,洛城支渠长30.5公里,过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安吉支渠长23.7公里,过水流量每秒1.5立方米,邹家支渠长10.5公里,过水流量每秒0.3立方米,石门支渠长12公里,过水流量0.2立方米。
  建筑物有446座,其中较大的工程有西排、武广、上东槽3座过山涵管,钢筋混凝土渡槽2座,26千瓦发电站1座。
  该渠总共完成土方146.2万立方米,石方13.4万立方米,总投工147万个,国家投资169.5万元。
  工程效益,芦河渠水来自芦河,枯水季节受上游资溪、南城两县许多水利设施控制,加之渠道下游植被差,淤塞严重,达不到设计标准,受益的芦河、石门、琅琚3个乡的灌溉面积为1.7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37.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