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套作茶叶的生长效应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554
颗粒名称: 油茶套作茶叶的生长效应研究
分类号: S794.4
页数: 8
页码: 234-241
摘要: 福建省华安县进行了一项关于油茶经营模式的试验,比较了油茶与铁观音茶叶套作模式和油茶纯林简单粗放经营模式对油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模式对油茶树高、地径、冠幅和春梢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并且显著提高了油茶果实产量。这为油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油茶 经营模式 生长

内容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耐瘠薄,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省份[1],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后在适生地区大面积种植,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加之油茶产值不高的客观事实,在一些地区被大面积砍伐,油茶林面积急剧减少。当前国家林业局提出在油茶适生地区推广油茶种植,以解决日益突出的粮油安全问题,但由于油茶产值相对比较低,所以找到一条适合油茶发展的经营方式尤为重要。
  2种或2种以上农作物套作的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农业经营中,不仅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起到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2]。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单一树种的纯林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套作模式可以在农林生长中大力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的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岭埔村[3],海拔600m,向阳南坡中部,年均气温17.5-21.4℃,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3.8℃,年均降水量1447.9-2023mm,属低山缓坡地,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pH值4.31,土壤疏松,土层厚度大于1m。20世纪70年代末大面积种植油茶,近年来由于推广茶叶种植,大部分油茶被砍伐。现有油茶均为1978年种植,株行距为2.5m×2.5m,在一部分油茶林中开展套作铁观音茶叶试验,主要在茶园管理同时进行简单抚育,茶园每年除草3次,施有机肥(腐熟猪粪)1次,施肥量为1500kg·hm2,茶园干旱季节采用喷灌。茶园种植时间为2003年,将原有油茶保留进行套作,套作方式为行间套作,油茶距离茶叶水平距离为1m。另一部分为油茶纯林,进行简单粗放的经营管理,每年采果前除草1次,没有施肥、灌溉及垦覆。
  1.2 试验林选择
  根据调查地点实际情况,选取2种模式进行比较试验,每个处理10次重复。处理1为油茶与铁观音茶叶套作模式,株行距为3m×3m;处理2为油茶纯林简单粗放经营的模式,株行距为2.5m×3m。
  1.3 调查指标
  油茶树高用标尺直接测量;地径用游标卡尺测量;2007年和2008年春梢生长长度以及粗度分别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量;油茶果实产量实地称量,每种经营模式调查25株,
  其中春梢长度、粗度每株10次重复。
  1.4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软件和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经营模式对油茶树高及地径生长的影响
  2种经营模式下油茶树高和地径生长见图1与图2。套作茶叶的油茶树高明显高于粗放经营油茶树高,两者相差0.78m(表1),通过方差分析(表2)P=0.0048,达到1%水平极显著差异,说明套作模式对油茶树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图1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树高生长差异
  图2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地径生长差异
  表1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树高及地径
  表2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树高生长方差分析*:*表示5%显著性差异,**表示1%极显著性差异,不同。
  2种经营模式下油茶地径生长有明显差异,套作模式下油茶地径明显高于粗放经营。由方差分析(表3)P=0.0473,达到5%水平显著性差异,表明茶园套作模式能够显著促进油茶地径生长。
  表3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地径生长方差分析
  本试验油茶为1978年种植,油茶与茶叶套作模式下油茶的树高、地径生长量表明,在气候土壤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套作经营更有利于油茶树高、地径的生长。这主要由于茶园在经营管理时,为了能够提高茶叶质量,基本采用了有机茶园管理方式,即有机无污染的管理方式,茶园定期的除
  草有利于油茶生长。另外,油茶中套作茶叶,水肥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粗放经营模式下的油茶。
  2.2经营模式对油茶冠幅的影响
  冠幅大小是油茶结实量的一个重要条件[4],冠幅增大,叶片数量相应增多,有利于油茶光合作用等物质合成积累。在一定树高情况下,冠幅较大更有利于油茶结实,与产量总体上呈正相[5]。由表4可以看出,套作模式下油茶东西及南北2个方向的冠幅明显大于粗放经营模式,通过方差分析均达到了5%水平显著性差异,冠幅乘积更是达到了1%水平极显著差异。可见,不同经营模式对油茶冠幅生长有显著影响,套作模式对油茶冠幅生长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表4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冠幅差异
  2.3 经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春梢生长情况直接影响到油茶结果枝条和营养枝条比例,也是油茶结果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2种经营模式油茶连续2年春梢生长长度和粗度调查(表5),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模式下油茶春梢生长明显比套作模式缓慢,2007年表现更为显著,套作模式油茶春梢长度及粗度接近粗放经营模式的2倍,这主要是由于套作在茶园中的油茶在茶园管理时也得到相对较好的管理,在水、肥等方面优于粗放经营模式。经方差分析,不同经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均达
  到1%水平极显著性差异。在同一种经营模式下2008年春梢长度和粗度生长均低于2007年,这主要由于2008年春季低温天气影响。
  表5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春梢长度及粗度差异
  2.4 经营模式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到,2种经营模式对油茶果实产量有明显影响,套作模式显著高于粗放经营,套作油茶平均单株产量为32.88kg,粗放经营平均单株产量为10.44kg,两者相差2倍以上。通过方差分析(表6)表明,2种经营模式对油茶产量影响达到了1%水平极显著差异。粗放经营模式老龄油茶树体生长缓慢,果实产量比较低,但通过分析可知,套作模式下30年生油茶老林产果量依然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图3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产量差异
  表6 不同经营模式油茶产量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油茶一茶叶套作及粗放经营2种模式油茶树高、地径、春梢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茶一茶叶套作模式油茶树高、地径显著高于粗放经营模式;油茶一茶叶套作模式对春梢生长量、冠幅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粗放经营模式下,春梢生长缓慢,冠幅增长也受到抑制;粗放经营不利于油茶生长结实。
  油茶是一种比较耐瘠薄的经济林树种[2],影响油茶生长结实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的优劣、种苗是否为良种、田间管理是否到位、采用何种经营模式等。为了油茶能够更好生长结实,并延长其盛果期年限,在种植油茶时应避免一些使其生长不良的环境,提供更好的管理。现阶段油茶单位面积产值不高,提供良好的管理就意味着更高资金投入,这样将使油茶单位面积产值更低,这两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找到一种能够促进油茶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对油茶产业发展有极大益处。本文对油茶套作茶叶和油茶纯林粗放经营2种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油茶中套作茶叶,不仅有利于油茶生长,降低管理费用,也对茶叶生长起遮荫作用。可为广大茶叶产区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方,何柏,油茶栽培分布与立地分类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5):64—73.
  [2]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3—6.
  [3]庄裕根.撑麻7号竹材构件因子关系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07,5(4):35-37.
  [4]申巍,杨水平,姚小华,等.施肥对油茶生长结实特性影响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39-242.
  [5]王永安,黄金玲,付达夫.湖南油茶产量影响因子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3,28(3):99-103.
  (作者系县林业局干部)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话茶论道; 第二部分茶史回眸; 第三部分兴茶富民; 第四部分茶香两岸; 第五部分放声茶歌; 第六部分茶技茶艺; 第七部分茗茶巡展; 第八部分茶榜题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森杰
责任者
何方
相关人物
何柏
相关人物
庄瑞林
相关人物
庄裕根.
相关人物
申巍
相关人物
杨水平
相关人物
姚小华
相关人物
王永安
相关人物
黄金玲
相关人物
付达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