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知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535
颗粒名称: 茶的知音
分类号: TS971.21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本文介绍了茶的知音——水,以及茶与水的交融和相互成就。茶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成为真正的茶,而真正的茶需要在水中才能尽情绽放。水对茶的影响和茶叶的形态、香气、口感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茶叶 知音 茶叶加工

内容

我要写的不是陆羽,是茶的另一个知音: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和水相遇之前,茶只是一片树叶。在山坡、在枝头,鲜绿的叶片娇嫩天真。虽然拥有茶的资质,表面上却与其他叶片无异。和草木们一起淋浴阳光,承受雨露,那是茶么?那是“茶之源”。
  山中茶叶历经采撷、凉晒、炒青、揉念、烘焙等工序,鲜绿褪去,安静凝香,才被称为茶。但,还不是真正的茶。真正的茶,是在它遇到水之后。自离开枝头,一道又一道劫难,已使它对莫测的命运心平气和。只是,这一次来得太突然,刚刚还在冰箱里冻着,忽地滚烫的水骤然而至,冰火两重天。紧缩的“叶粒”颤抖、浮沉,怀揣的阳光雨露跌撞而出,随水雾升腾而起,清香四溢。
  与水初遇时,茶略带青涩。像初识的朋友需要相互了解,需要彼此磨合。水在茶叶四周轻轻环绕,热烈却不急躁。最初的惊悚过后,叶脉开始通透舒坦。随着水的悄然浸润,叶片慢慢恢复柔软、舒展,如回到枝头一般。久藏的汁液、封存的心,以及山中时日所盛的朗月清风,层层渗透出来,融入水中。水被浸染,有了金黄的色泽,有了隽永的甘甜。
  此时杯中之物,方为茶。
  惟在水中,茶叶才尽情绽放。所有的委屈得以包容,所有的苦得以倾诉,所有的甘得以共享。水给予无限的宽容,茶给予全然的信任。清香荡漾开来,色泽明亮起来,寻常的山中绿叶,有了精、气、神。与水的盛会,让曾经的种种磨砺,都有了价值。茶香淡雅、茶色明净、茶韵悠然,茶叶与水彼此映衬,相辅相成。甘苦与共,冷暖相知,若高山流水,有知遇之喜。
  然知音难觅。佳茗不易得,好水亦不易取。《茶经》的“五之煮”篇有言:“其水,以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而山水,又以“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可谓挑剔。山水最好,山水中又最好选取甘美的泉水、石池中缓慢流动的水。唯其挑剔,才见认真,才显珍贵。
  汲新泉、煮佳茗,闻之、品之。“一碗喉润,五碗肌清,六七碗两腋习习清风生”,可我们爱茶的清香,茶的雅韵,却鲜问片片青叶成为香茗的艰辛。“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在喝茶品茗时,我们在意的,更多是周遭环境、是自身心境,却扬言是爱茶之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佳茗新泉,茶香弥漫,品茗人只是旁听者。
  (作者系丰山卫生院卫技人员)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话茶论道; 第二部分茶史回眸; 第三部分兴茶富民; 第四部分茶香两岸; 第五部分放声茶歌; 第六部分茶技茶艺; 第七部分茗茶巡展; 第八部分茶榜题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燕妹
责任者
陆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