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硔”、“仙都”与闽南茶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511
颗粒名称: “茶硔”、“仙都”与闽南茶史
分类号: K928.6;TS272
页数: 10
页码: 49-58
摘要: 华安县与“茶硔”、“仙都”在历史上的变迁和地理、人文背景,以及“茶硔”与闽南茶史的关系。文中详细阐述了华安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变革,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对“茶硔”和“仙都”地名的来源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茶叶贸易的历史记录进行了介绍。华安县古称“古畲之邦”,“仙都”为重镇,与闽南茶史密切相关。文中提及了历史文献中对“仙都”地名的出处及相关族谱记载,以及其在茶史中的重要地位,在地理、气候和种茶技艺上的优势。同时也从口述和地名方面论证了“仙都”地名的来源和意义。华安的茶叶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 华安县 仙都 茶史

内容

核心提示:古闽南茶叶产地华安县域“茶烘”、“仙都”地名的形成,有523年以上的可考历史,这可以从明清的漳州官方府志、县志及姓氏族谱等文献中得于印证。其文脉清晰,古华安在晋唐时就有采摘野生茶树之叶做简单的煎、炒以为药引和解渴之用;宋朝时华安的仙都、华丰、新圩、良村和湖林的原住民就开始了茶叶的种植和加工;元末明初期开始大规模开垦山地进行茶叶种植;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初期,华安的“茶烘”、“仙都”就成为闽南茶叶的交易场所。
  华安地处九龙江干流,“八山一水一分田”,其气候、土壤均宜垦植茶叶,种茶。饮茶历史悠久。华安城关华丰镇古称“茶烘”、“茶硿”或“茶硔”,就是悠久茶史的体现。华安先民属华南土著闽越族,自古“山都”活跃,故又有“仙都”地名。唐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师入漳开拓蛮荒,而“渐开西北诸峒同”,“招徕流亡”诱导土著出山。《华安县志》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茶烘(华崶)已有产茶。”地方文献、谱牒也然。本文拟从考华安“茶硔”、“仙都”地名的由来,并推闽南茶史的一些线索。
  一、华安建县与“茶硔”、“仙都”的变迁
  华安县唐初属丰州龙溪县。贞观初废丰州入泉州,龙溪县又隶属于泉州,故仙字潭上峭壁间留有“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的石刻楷书10字、每字大6寸许。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隶属岭南道,公元760年(唐上元元年)割属江南东道,后又自成一道。龙溪在唐武后时属武荣州(今泉州),开元二十九年改属漳州,故称龙溪县为泉南。时华安地广人稀,蓝雷畲民为主和少量汉族先民以聚落形式散居于此。
  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武则天诏准陈元光建置漳州,福建自此称八闽。华安属地由潭内二十五都,潭外二十三四都组成。华安县治华丰在宋之前为九龙里游仙乡侯卿,仙都为九龙里游仙乡山兜,两地相连,是古华安的核心地带。北宋时期,两地为福建路龙溪县游仙乡九龙上里华崶保、宜招保。南宋淳祜年间,改龙溪县33里为3()都,华崶、宜招列为龙溪二十五都地。明嘉靖年间,华崶属地时作“茶硿”又俗称“茶硔”,分为二十五都华崶上营社、华崶中营社,而仙都属地时俗称“仙都”分别为二十五都宜招东山社、宜招刘山社。明末清初,华崶沿续旧俗称作“茶硔”,宜招(又谐音个别谱牒写作“渔樵”)称作“仙都”又俗称“兜”乾隆十一年(1746),华崶为龙溪县丞署。1912年华崶为龙溪分县,设县佐。民国17年5月2H,华安正式置县,县治华丰。民国30年,行政区划二区,县治华丰属第一区的华溪镇,仙都保为仙寨实验乡。1984年,华安县恢复乡镇建制,行政区划华丰、仙都名称改为华丰镇、仙都,沿续至今。
  二、“茶硿(硔)”与闽南茶史
  华安县治华崶古称“茶硿(硔)”,与闽南悠久的茶史密切相关。华安有九龙山和华崶岭。《漳州府志》卷四十八载:九龙江上“刘氏兄弟三人,从唐将军开漳,旧时岩、平、宁水道舟楫不通,刘氏疏而达之北溪之上”。《读史方舆记要》载:华峰岭“一名龙头岭,高千丈,垒石以梯行人。北溪流其下,滩濑粗,有三控二花之名,舟楫不通,上下皆当逾岭,溪旁有石,状如龙头”。[1]“从华葑入郡,朝发夕至(天启五年明进士陈天定言)。”
  明《八闽通志》和正德八年(1513)《大明漳州府志》等志书出现“茶硿市”等辞条是目前发现志书最早的“茶硔(烘)”、“仙都”等地名记载,已有523年以上的可考历史:明弘治二年己酉(1489)《八闽通志》卷一十四“地理”载:“茶硿市在二十五都”。清康熙五十六年重修《龙溪县志》十二卷也载“山都、茶硔”、“茶硔(烘)”、“仙都”在府城北、《新增龙溪县志》二十五都。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冬月版的《龙溪县志》卷之一·街市条目载云:“华葑市,俗名茶硔,旧有税,岁入五百余镪。里人吕式及子烨捐赀置地,免其税,都人祠祀之。”“店仔圩,山都圩、塔仑圩(址在新圩村柑仔园对面大石头),黄枣圩(俱二十五都)。”[2]。
  “茶烘”系闽南语谐音“烘茶或茶坊”之口误。我编撰《华安茶叶志》认为,“茶硿”、“茶硔”与“茶烘”近音(方言)不同义,“茶烘”的“烘”内涵的同音衍生演变过程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对“硿”或“硔”字的表达诠释为:
  “硿”[kōng]字源,空,从穴有洞穴义。辞书释义多作状声解,钟硿硿焉,这里指硿硿地(发出声响)。指用斧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焉,与“然”同。然则音义相生,在闽南话中,则文读[kōng]为象声,白读[kāng]为空穴义。形容词词尾。“硿”[kōng]示茶叶制作过程中“硿焙”即烘烤的意思。
  硔[hóng],古同“谼”,大谷;深沟:“流滑无声,快泻双石~。”又硔[hóng]<象>岩石崩落声,奇怪的岩石或宝石之意。硔,崩声。——《玉篇》硔,石崩声。——《字汇》。白读作[hāng],可通烘(白读)。
  从《八闽通志》、《福建物产志》、《泉州府志》、《漳州府志》及《龙溪县志》、《海澄县志》和《安溪县志》等等的记载中得以考证:漳州府龙溪县(包括华安)的乌龙茶生产在宋元时期盛极一时。进入明朝漳州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业就很繁荣。华安原属龙溪县在唐代曾属今泉州府,开元二十九年划归漳州。今泉州的安溪县龙涓、祥华的两个乡与华安县的仙都镇接壤并有插花地,与之相通的茶担古道在宋元至明清时期就一直很繁华。从仙都镇的詹氏、苏氏、唐氏和湖林乡吉土村的陈氏等姓氏族谱源流上得知,其先祖系安溪县境内迁来;也有姓氏互迁,可以谓之“骨肉相连,血溶于水”。例如:林氏开基祖宗鲁公次子光被于宋宝庆年间(1225-1227)迁往龙涓西坑;古称大地“五刘”的刘氏后裔三支系迁居龙涓乡的山后村、横坑村、后坑村及山层村等地,自古以来就有和安溪其它姓氏的嫁娶往来。仙都镇和安溪县均属福佬民系,讲闽南语。今细致考证,它们具有地缘、人缘、血缘、亲缘、神缘“五缘”。今考,再加三个缘字(习缘、茶缘和吃缘)的可称之“八大缘”关系,其气候土壤又相吻合。例证:1000多年前,华安张氏族谱中的《张睿轩制茶歌》记述了北宋时期茶业的繁荣。歌中:“欲知茗中极品,吾曰难求醇怡香。人间众口别好,唯皇适口是留连。”“斤茶可换斤金”,所以明末阮旻锡的《安溪茶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足可见当时华安人制茶精益求精和品茶之风盛行;据考张氏开基祖子惠于宋季迁居二十五都宋卿社,按祖训广开茶园,建坊制茶,兜售茗品;宋卿(今送坑)张氏一支后裔系迁安溪。当然就种茶、制茶、售茶而言是互通信息、互利互惠的关系。
  按现存版上限年代断定为清代中晚期的手抄本《宋卿张氏家谱》及《张睿轩制茶诀》。该家谱的倒翻背页同时记载有关清朝年间茶叶贸易事项:如某某来茶、重量、多少银,又贸易中的船工多少银、厘金(税收)、盘缠(费用)及得银多少等。是极为难得记录华安清朝时的茶叶海外贸易情况,弥足珍贵。
  《华安县志》载:清末,茶烘(今华丰)、义昭(今仙都)、新圩、沙建、归德(今高安)等5地商业兴隆,是县内主要商业活动中心,古今茶圩兴盛。华安的圩,以农历为准,各地订期不一,便于互相调剂。交易物资大多为土特产、农副产品及轻工业产品。龙岩、漳平、宁洋、南靖、安溪乃至潮汕一带茶商常顾“茶烘”圩。所谓“茶烘”,古老名称为“候卿(明清改称‘后坑’)”,后又称为石宝镇(现华丰镇)的城关圩;早期先民的查氏、狒(费氏)、魏氏(东晋至初唐)、叶氏(晚唐至北宋)、董氏(北宋)等姓族人在九龙江南岸的风吹仑、大丘后、浮圳
  头、四目坑、石碑格、后山岭、后坑、虎头山等山坡地上垦荒、多植乌龙茶树,规整茶山成厢成行。古代“茶烘”制茶作坊林立,茶业品质优良,所制乌龙茶畅销国内外,远销至苏门答腊、爪哇、吕宋等南洋诸岛国,时收购附近山地茶担的华葑市“每年的商税就有银五百多两”。故“茶烘”成为地方代名词,“斤茶可换斤金”于闽南大地上家喻户晓。
  清代仙都圩在宜招乡(又称义昭,现为仙都镇)中心地带,因当地是著名侨乡,又是茶产区,乡民比较富庶,圩日贸易兴盛,市况喧阗,商品以茶叶、草席、陶瓷、蚊香、豆腐干、米粉、地瓜、暑粉为主,都是土特产。而广州、潮州、泉州、漳州及邻县的漳平、宁洋、安溪、南靖和龙岩等茶商摆摊设店贩运乌龙茶叶于此圩。就近的大深(1954年7月划给漳平管辖)、涵口大小杞(1956年8月划给漳平管辖)、阿巴山、产坂、崎坑、多卿、白玉坂、南奇、深内、 兜、西庚、仙景、殊塔、乌石、仙草池、良垵、新岭、半林、崎畲及石井、湖林、田墘、吉土、大坪、前坑、良村、千字白、高墘、花山、官畲等地域民众的生产、生活用品,一旦有交易物必到仙都或茶烘。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仙都圩市为九龙江北溪的一大商贸中心。阅览《仙都民俗通鉴》(林长协抄录于清同治元年)录《仙都圩茶料店》对联:“芳名流出通三县,佳品制成盖一洲!”
  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龙溪县丞厅移驻华丰设县丞衙门,之后又称华丰分县,使华安茶叶生产和作坊受到官府的认可与呵护。例证:清同治四年(1865),漳州府在华丰设立厘金局,主要征税项目有茶叶等3种厘金。又新修编《华安县志》记载了清朝乾隆癸酉十八年(1753)珍山(今湖林乡)大坪茶商林启张发展茶叶,在华丰设坊采制乌龙茶开辟“茶烘茶行”、“茶烘茶肆”(茶馆设三处,地址现为县民政局后面至超市范围内设一处,现计生局和现物资局所在地各设一处)茶质优美,使“珍山乌龙茶”受到茶商的青睐。古俚语:“新圩没旧货,茶烘无青茶!”时珍山乌龙茶走购定销,外地茶商只看到华安“珍山乌龙茶”的商标就不必查验,立即放行。
  三、浅释“仙都”古名今用
  华安俗称“古畲之邦”,自古均属七闽之一的闽越族支系蓝雷的耕作和聚居地。“仙都”为华安重镇,“仙都、茶烘”构成华安县史的二个重要内容,即闽南茶史关系。据考证,我国最早以茶制药的是古越族。而漳州华安先民闽越族与越族有密切的渊源,可能自古就有采摘野生茶树之叶做简单的烹、炒以茶代药的传统,自古“山都”活跃,故又有“仙都”地名;其历史演绎过程中,实与雷姓为主的华安原住民在此繁衍生息、社会活动密切相关而成为乌龙茶生产基地,故古代华安“山都”、“山兜”与“仙都”出有多处:
  明嘉靖《龙溪县志》载:“山都市”、“茶烘市”。[3]。
  明嘉靖乙丑(1565)孟秋之吉同安县解元林奇石撰《义士金溪(宗继)黄先生行实》说“余适会于‘仙都’……”。
  清道光《苏氏族谱》曰:“元泰定四年(1327)十一月初一日,开基祖东泉公双溪及妈苏氏八世祖熙敏公居棣园,买旧岂修筑,喜得三子长熙懋次熙盛三熙敏。大明洪武戊申元年(1368)二月十六日复返‘仙都’上巷定居。”
  光绪五年岁次乙卯桐月抄录明嘉靖《林氏族谱》曰:“始祖宗鲁公居尤溪县万积洋,因避兵乱于南宋孝宗(1163-1189)期间,携妻、子迁徙至龙溪二十五都宜昭(义蕉或义昭)保‘仙都’定居,入籍二十五都四图差贯承炉户。第三世雄基公、雄普公、雄统公三兄弟受北苑茶文化的启发在洋坑尾、溪埔、后坂茶林埔、大坂坑种植乌龙茶并设茶叶作坊。”
  清康熙庚辰三十九年(1770)至辛卯五十年(1711)间,仙都林氏宗鲁公第十六世孙龙溪贡生、岁进士林登洲(1669-1766),俗称“四角坵公”,娶妻刘氏、陈氏,生九子。广置产业,承祖业在中圳三脚众、楼底建茶馆制作种仔茶,与漳城友人前往广东、台湾、日本和南洋贩买仙都、安溪和武夷茶叶而得一十四担白银,在漳州城购置土地2.576亩于道衙旁创建“追远堂”、“穀诒堂”、“林厝巷”和中圳村共6座大厝之后,并斥资以奖励后代求学上进者。
  又查阅仙都大地村2005年修编的《蒋氏族谱》及相关资料记载,清代中晚期,二宜楼创建者蒋士熊曾孙蒋身修(蒋氏第十七世孙,清朝国学)的四个儿子于1797年至1832年间创制了“福记·四宜茶”,并将茶叶出口推销到外洋,运到西欧,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后又改为“泽春”名茶品牌,蒋氏“泽春茶”也以其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而为人称道。获得巨大利润,为建造溪源堂和泽春四宜堂(即泽春大厝)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清光绪年间,二宜楼的第十九世孙(四房、二房)至台湾、日本和南洋贩买茶叶而成巨富,故有“一繁蔬、二摆礼、三繁丕、四水备”的富名榜。
  近年来,我先后走访安溪县龙涓、祥华,漳平县大官田及原宁洋县所辖乡镇的某些80岁以上老人,他们皆言小时候,上辈人都这样直口称呼之,至今称呼未改就称华安县城关地区为“茶烘”。俗名“山兜”的仙都就叫做“仙都”。口传“仙都”地名的来源有二,其一:仙都镇的入口处凤凰山麓有座始建于宋代的道场,传说神农古帝邀七仙女驻足布施草药于此处,故取名“仙亭”。清朝乾隆四年安溪进士,官任提督陕甘学政、迁詹事府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官献瑶为本道场的下亭亲笔题写《七宝殿》饰金木制匾额一方。兹认为“仙都”地名应该与“仙亭”有直接关联性。今抄录清同治三年《仙都民俗通鉴》仙都圩作中元对联:“仙佛场尽多施舍处,都人士勿作等闲看”。其二:与仙都林氏开基祖宗鲁公之发源祖地的地理形似“仙人撒网”也有关联性。仙都林氏十三世茂山公深研堪舆,于明朝嘉靖年间,筹资择原属邓氏放马寮地盘,并重建“红瓦祖”祠,供奉宗鲁公灵位。时茂山公根据林氏子孙居住区所的仙都盆地山脉川流走向似“仙”字之形态,是福贵赐大地也,因而冠以“仙都”之名,祈求林氏后裔繁荣昌盛。由以上考证,窃以为“仙都”地名应为茂山公所取。有刘家郎娶林家闺女联:“仙都自有天台女,大地岂无刘阮郎”。再有林家大户做《六十岁寿二月联》:“海屋寿方添算百年只增四千,仙都桃有实从二月起算三千!”等等联语中的“仙都”地名为嵌字联,妙趣横生、有据可查。
  “仙都”、“茶烘”从地形上属九龙山东南盆地,气候、地理、土壤和水质条件适宜种植茶叶。与内安溪的采摘期相差7-10天,在用工及制茶技艺上可以互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华安茶叶蓬勃发展,如今已无愧于“全国笫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铁观音地理商标”、“华安铁观音——中国注册商标”等称号!
  结论:古闽南茶叶产地华安县域“茶烘”、“仙都”地名的形成,有523年以上的可考历史,不容置疑。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定稿注释: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九。
  [2]明嘉靖《龙溪县志》;明《八闽通志》卷一十四“地理”;清康熙五十六年重修《龙溪县志》十二卷;霞文书院藏版《新增龙溪县志》。
  [3]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之二“公署·市”。
  (作者系华安县博物馆长,文博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话茶论道; 第二部分茶史回眸; 第三部分兴茶富民; 第四部分茶香两岸; 第五部分放声茶歌; 第六部分茶技茶艺; 第七部分茗茶巡展; 第八部分茶榜题名。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艺谋
责任者
武则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