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华安茶产业竞争力 致力建设对台品牌农业合作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504
颗粒名称: 提高华安茶产业竞争力 致力建设对台品牌农业合作基地
分类号: 1;F326.12
页数: 8
页码: 5-12
摘要: 华安茶产业在政策驱动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通过提高茶叶品质和效益,成为全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华安茶产业面临多元化市场、企业规模小和科学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但也有国家重视“三农”工作、闽台农业合作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等发展机遇。未来,应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合作园区、龙头带动、打造品牌和拓展营销市场,以促进华安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华安县 茶业品质 茶文化

内容

一、华安茶产业发展成效与措施
  华安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21℃,昼夜温差大,晨雾缭绕,茶叶主要产区海拔大都在400-8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对冬季冷空气起着阻隔作用。华安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地理、气候、土壤、生态等茶叶生产优势,一年可采五季茶,形成了早登场的春季“明前茶”和迟上市的冬季“冬片茶”两大独有的特色,创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
  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精湛。据《龙溪县志》记载:“北溪(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自唐朝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建国以来,华安就致力茶叶发展,茶产业一直都是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1996年,华安铁观音茶叶的制作工艺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改过去传统做法,首创空调制茶新技术,人为控制青房的温、湿度,制作出来的茶品芬芳四溢、汤色黄绿,观音韵明,回甘鲜爽,茶叶质量大大提升,产品价格成倍增长,华安铁观音茶叶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1998年是华安茶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当年华
  安县举办了“首届乌龙茶茶王赛”,评出的华安铁观音“茶王”以50克1.8万元拍卖成交,华安茶产业从此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2000年以来,华安县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兴茶富民”发展战略,把茶产业作为第一民生产业、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制定了加快茶叶发展的措施,致力产业转型升级,专门成立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促进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至2008年底,全县拥有茶叶总面积达15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涉茶人员4万多人,年可产干毛茶1.4万吨,创产值12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4%。茶产业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渠道,2005年、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增幅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华安铁观音茶色香味形俱佳,品质上乘,多次荣获国内国际茶叶赛事大奖。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凯捷杯”茶王赛银奖、福建省名优茶评比名茶奖、厦门“9.8”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五星级茶王。2008年5月,参加中国(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哈龙峰”、“二宜楼”、“光照人”、“岩湖”、“仙宇”、“茶字典”、“雅之道”、“仙茗”等8家企业参展,均被评为“最受港澳茶客欢迎中国茶叶品牌”;2009年5月,在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茗茶评比中,“佳香源”得到乌龙茶系列最高分,荣获特别金奖,“雅之道”荣获金奖,“岩湖”和“贯虹”荣获银奖。
  华安茶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全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成为漳州市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成为华安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主要做法是:
  1、政策驱动,引导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出台茶叶种植加工优惠政策,县财政配套补助近200万元,用于西部片区发展茶叶种植及加工。制订《关于实施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工作方案》,出台奖励办法,对茶叶企业通过QS认证、无公害产地或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或商标使用权、有机茶认证的,新创国家驰名商标和名牌、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市级知名商标的,参加茶王赛获得奖项的,到省外新办专卖店、连锁店的企业给予重奖,提升全县茶叶产业化水平。华安拥有70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5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10家茶叶加工规模企业,外商投资茶企3家。其中,通过ISO9001认证企业2家,QS认证19家,无公害基地认证2家、绿色食品认证5家、有机茶认证1家;注册商标9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家,福建省名牌产品4家、著名商标3家。
  2、科技推动,提升茶叶品质与效益。注重科技创新,深入推广“五新”(新肥料、新农药、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有效提升茶叶的品质和效益。积极开展茶叶生产课题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清香型优质乌龙茶初制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五季茶栽培及加工技术标准化研究”获漳州市科技进步奖。今年来,以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铁观音茶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为契机,引进哈龙峰、皇家龙等7家企业新增投资7000多万元发展生态有机茶,建立示范
  基地6500亩,带动全县建立3万亩有机茶园、8万亩无公害茶园,促进茶叶品质和效益双提升。
  3、市场带动,促进茶叶产业化经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办法,主动走出县门,积极开拓茶叶市场。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漳州、福州等地举办茶王赛,并积极组织茶农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项名茶比赛,使华安茶叶声誉鹊起。2007年,通过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茶文化节暨华安铁观音交易会”,进一步提高华安铁观音茶叶知名度,有效拓展茶叶销售市场。致力培育茶叶专卖市场,投资6000万元建设“华仙茶都”,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第12批定点市场;出台经营优惠政策,鼓励各地茶叶企业在“华仙茶都”发展。茶叶营销网络初步形成,涌现出华安天福茶厂、福建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福建二宜楼茶叶工贸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经营华安铁观音的专卖店有563家,其中省外126家,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茶叶消费市场呈多元化趋势。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茶叶消费呈多元化趋势,其他地区的茶产品对华安铁观音的销售存在一定程度的冲击。如近年来正山小种红茶、金(银)骏眉以及普饵茶成为茶叶消费的新宠,增长势头迅猛,正山小种红茶、普饵茶在香气、滋味上和铁观音有着很大差别,消费者一旦接受了红茶、普饵茶的香气、滋味,就很难再接受乌龙茶。
  2、茶叶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产业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企业的竞争力。华安县有70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年创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只有50多家。生产的茶产品以原料茶为主,大多只能以干毛茶形式进入市场,为中间商充当“打工仔”的角色,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竞争力差,致使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严重阻碍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
  3、科学管理水平不高。受化肥、农药价格上涨,以及采茶、制茶工资提高的影响,茶叶生产成本大增,新茶区的茶农为节约成本,普遍出现投入不足,选用低价低质肥料,或减少施肥量,难于产出质量好的茶青,体现不出新茶区新枞铁观音“香高、味足”的独特优势。个别茶农文化水平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粗放管理现象依然存在。
  三、发展机遇与对策
  1、发展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机遇:
  (1)国家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来抓。茶产业作为华安农业的主导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巨大,政府重视“三农”工作,对华安茶产业发展无疑是一大机遇。
  (2)闽台农业合作潜力很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漳州市提出要“发挥漳台农业互补性强、合作紧密等先行优势,突出品种、技术、标准化生产的交流合作,拓展两地农业合作领域,丰富两地农业合作载体,提升两地农业合作水平,把漳州建成两岸现代农业互动发展、双向投资、互利共赢的交流合作示范区”。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就是生态、绿色,华安与台
  湾气候相近、生态条件好,同时也具有与台湾“五缘”优势。因此,闽台农业合作空间很大,深度合作潜力巨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对于华安茶叶产业来说,是一次提升产业现代化、科技化的良好机遇。
  (3)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福建省委卢展工书记说:“茶是产业,是文化,是增收的渠道,又是和谐的饮料”。茶叶作为一种健康绿色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需求量日益增加,名优茶市场空间巨大。华安具有生产绿色、有机茶叶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铁观音茶。
  2、发展对策。继续坚持和谐健康、科学发展的兴茶理念,加强对台合作交流,积极打造茶产业示范园区,推动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生产。编制《华安县茶叶标准综合体系》、《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制定华安茶叶质量的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切实改进和提高华安铁观音茶叶的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大力地倡导和普及推广,使华安铁观音茶规格化、商品化,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要增强标准化意识和质量意识,引导茶农按照茶叶生产标准发展茶叶生产,切实提高茶叶产品信誉度。广泛进行科技宣传培训,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平衡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叶标准化生产。
  (2)建立合作园区,推进可持续发展。以闽台农业开发区为平台,立足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规划、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乌龙茶为重点,引进台湾良种、先进生产加工技术、管理经验,提高园区
  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示范和创新能力,提高园区对当地农民和茶业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成产业规模适度、技术先进、特色明显、产加销体系完善的创业平台,建成全省全国性的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基地。
  (3)采取龙头带动,实现产业化经营。本着“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申报QS等认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实施“百人茶艺师,千人制茶师,万人种茶能手”培训计划,邀请专家传授国内外茶叶生产最新技术,打造一支科技兴茶的人才队伍,以先进技术推进茶产业向产业化发展。
  (4)积极打造品牌,拓展营销市场。统一申请注册并统一使用“华安铁观音”,全县茶叶生产经营者在产品外包装上要统一标识,采用统一的产品监制制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华安铁观音”品牌,举办名优茶评鉴会、茶王赛、华安铁观音“千壶万人品茶”等活动,组织茶叶经销商队伍参加大型活动,全面提升华安茶叶知名度,有效提高华安铁观音市场占有率。多渠道开展引资,加大茶业发展的投入,注重引进有开发能力、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茶叶新产品,打造华安茶叶品牌。依托华仙茶都和天福茶业,结合华安旅游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开设茶文化旅游项目,拓展华安铁观音销售市场。
  (5)营造浓厚氛围,提升茶文化品位。以立兴企业为龙头,着力研究开发速溶茶和茶类保健品,使茶叶产品不断趋
  向多元化,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多渠道、全方位拓展销售市场。建立“华安茶叶信息网”,及时发布茶叶生产经营动态,与国内知名的茶叶专业网站链接,提升华安茶叶的知名度。积极筹办大型赛事活动,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聘请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华安茶叶研究论文,提升华安茶文化品位。
  (此文系2009年11月福建省委组织部在广东省增城市举办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之交流材料)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本书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话茶论道; 第二部分茶史回眸; 第三部分兴茶富民; 第四部分茶香两岸; 第五部分放声茶歌; 第六部分茶技茶艺; 第七部分茗茶巡展; 第八部分茶榜题名。

阅读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