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区闹花灯 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3147
专题名称: 丰泽区闹花灯 习俗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88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泉州素有闹花灯之俗。节前,大街小巷摊铺布满各类花灯,有禽兽鱼龙、花卉瓜果、武器祥物等各类造型,有篾骨纸质花灯、绸质花灯、料丝花灯、玻璃花灯等各类材质,琳琅满目,种类繁多。20世纪80年代后,相继出现塑料花灯、电光电动彩灯等新品种。节前几日及当日,市民多买花灯,特别新婚家庭,娘家有元宵节送灯(寓“添丁”)之俗,所送花灯必有红、白莲花灯(红花喻女孩,白花喻男孩)1对、公鸡灯1只、“董永皇都市”或“天王送子”彩绘壁灯1盏,借祈出嫁女儿早生贵子。元宵节期间,由于年前回乡过年的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和厂矿工人返城,因此此时丰泽辖区大街小巷比春节时更加热闹。市区各主要建筑物遍饰彩灯,沿街商店骑楼、住家门前、机关、学校、工厂、寺院、公共场所张灯结彩。入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年轻人及小孩手提春灯,走街串巷嬉戏“游灯”。点灯时若不慎把灯烧了,曰“出灯”。大街上上演“迎神赛会”化妆游行。改革开放后,政府弘扬优秀民俗文化,“迎神赛会”之俗逐渐演变为“文艺踏街”活动。踩街时,中心城区部分道路戒严,踩街队伍按既定线路环城一周,一边行进一边表演“火鼎公火鼎婆”等各种文艺节目。长街一望,火树银花,人山人海。人们上街赏灯、看烟花、看大戏、踩街、游灯,举城同庆。不少旅外乡亲特别是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此时回乡探亲观光,感受家乡闹元宵的味道。各家整夜不熄灯。 元宵节前后,街道、社区或企事业单位往往开展舞龙、舞狮、办舞会、办笔会、踩高跷、听南音、看梨园戏、猜灯谜、攻炮城以及举办高甲戏、木偶戏,博饼、象棋比赛等文娱活动。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