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2744
专题名称: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359.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昔时养牛主要用于使役,一般是几户农户合饲一头耕牛(闽南黄牛、当地水牛),以放牧为主。 民国36年(1947年),泉州民生农校从福州引进荷兰乳牛与境内黄牛配种杂交产生民生牛品种。 1949年,晋江县城郊区养殖牛919头,其中能参加农事劳役的571头,黄牛736头。1950年,增加到1237头。1951年,县级泉州市郊区养殖牛1464头。1958年,市郊区养殖牛4914头,1961年,增加到5618头。1971年末,境内(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农场)牛存栏5047头(绝大部分为黄牛),其中,东海公社2056头,占40.73%。1975年末,境内牛存栏4838头,其中,东海公社1984头,占41%。 1980—1984年,县级泉州市引进圣塔·格鲁特、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辛地红等良种公牛冷冻精液,其与本地品种杂交后在境内繁殖。该杂交牛种生长快、体型大,但受胎率低,难产多。1985年末,境内牛存栏5128头,其中,东海公社1967头,占38.36%。1985年以后,鲤城区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冷冻精液和一头公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后在境内繁衍。该杂交水牛生长快,体型增大,产奶量提高,但难产较多。闽南黄牛和大部分本地水牛成为耕牛。一部分杂交水牛专用产奶,其泌乳期7~9个月,每头产乳量400~800千克。奶牛大部分舍饲,饲料以青草为主,冬、春季和泌乳期间补饲农副产品饲料。 1990年末,境内牛存栏5751头,其中,东海乡2032头,占35.33%。1997年,全区牛存栏2411头,其中奶牛183头,占牛总存栏数的7.6%。此后因城市扩展、耕地日趋减少等因素,牛存栏数量急剧减少。 2004年,辖区大部分街道对牛实施禁养,牛存栏数量进一步减少。2007年,全区牛存栏442头,其中奶牛存栏181头,占牛总存栏数的40.95%。牛的主要品种为闽南黄牛和黑白花奶牛;黄牛主要分布在北峰和东海2个街道,奶牛主要分布在清源和东海2个街道。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